- ISBN:978755964589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59645890 ; 978-7-5596-4589-0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图书馆、档案馆从业者;文献学研究者1.以体系法和实验法做支撑。体系法指的是本书以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出文献缩微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为轴心,次第上溯或延展出文献缩微标准体系、培训体系。 2.作者通过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长期的工作实践,从中取得具体的数据和结论,用于验证和充实本书的理论,并结合案例分析缩微文献开发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原因,提出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专门人才和综合人才的培训机制、建立部门间沟通机制,以达到织管理层面上对文献开发流程的有效控制。 3.应用现代质量管理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大量的理论设计和试验测验,对文献缩微工作进行了基于新视角的全方位、创新性阐述和研究。
内容简介
应用现代质量管理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大量的理论设计和试验测验,对文献缩微工作进行了基于新视角的多方面、创新性阐述和研究。全书分成标准体系、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创新、培训体系和具体案例等若干章节,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读者呈现了一种基于质量管理学理论与方法之上的、对文献缩微工作进行全新解构的系统理论与实践方法。本书从文献缩微工作的标准化入手,通过文献缩微的标准体系建设展开质量管理建设的基础;以文献缩微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为基础,从基本思路和人才培养体系两方面论述文献缩微质量管理的创新方式。本书在内容结构上分成上、中、下三篇,分别从理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设计思路、实践三方面,介绍了文献缩微工作已建成的质量管理成果和未来要达到的更进一步的质量管理目标。
目录
上编 文献缩微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章 文献缩微标准体系 \ 3
**节 企业标准体系的指导地位 \ 4
一、企业标准体系的概念 \ 4
二、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 \ 8
第二节 文献缩微标准体系的内容 \ 10
一、建立文献缩微标准体系的要点 \ 10
二、文献缩微标准体系介绍 \ 12
第三节 文献缩微标准体系建立的方法和程序 \ 18
一、标准体系建立的初级阶段:工作写实和工作分析 \ 18
二、标准体系建立的中级阶段:工作设计 \ 20
三、标准体系建立的高级阶段:体系建构 \ 22
第二章 文献缩微质量管理流程 \ 28
**节 文献缩微质量规划 \ 29
一、文献缩微质量规划概述 \ 30
二、文献缩微质量计划设计方案——以工作流程图为例 \ 33
三、文献缩微质量计划成果 \ 43
第二节 文献缩微质量保证 \ 46
一、文献缩微质量保证概述 \ 47
二、文献缩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成 \ 49
三、文献缩微质量审核与认证机制 \ 51
第三节 文献缩微质量控制 \ 55
一、文献缩微质量控制概述 \ 55
二、传统缩微拍摄的质量控制体系 \ 59
第四节 文献缩微质量改进 \ 65
一、文献缩微质量改进概述 \ 67
二、文献缩微质量改进的实施 \ 71
中编 文献缩微质量管理创新
第三章 文献缩微质量管理创新思路 \ 77
**节 文献缩微质量管理创新的内在动力 \ 78
一、 信息化的时代主题是文献缩微质量管理进步的内在动力 \ 78
二、文献缩微质量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 \ 79
第二节 文献缩微质量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 83
一、硬件创新 \ 83
二、软件创新 \ 85
三、工作模式创新 \ 89
第三节 质量管理软件创新实例:数转模流程控制系统 \ 92
一、通过数转模流程控制系统实现质量控制的方式 \ 92
二、该系统在数转模流程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 95
三、文献缩微工作要创设人才培养新模式 \ 98
第四章 文献缩微质量管理培训体系 \ 101
**节 培训体系的理论基础 \ 102
一、六西格玛理论的应用 \ 102
二、卓越绩效理论的应用 \ 105
第二节 文献缩微人才培训的需求分析 \ 109
一、需求分析相关理论 \ 110
二、文献缩微人才培训需求分析实例 \ 112
第三节 培训体系的*终效果 \ 116
一、效能质量管理 \ 116
二、综合质量管理 \ 119
下编 文献缩微质量管理实例 ——以文献开发质量管理为例
第五章 A 图书馆的缩微文献开发质量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 127
**节 A 图书馆的基本情况 \ 127
一、A 图书馆缩微技术背景简介 \ 127
二、A 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机构组织结构 \ 129
第二节 缩微文献开发项目特点分析 \ 130
一、缩微文献开发项目的特性 \ 130
二、缩微文献开发的工作内容 \ 131
第三节 关于缩微文献开发质量情况的调查 \ 133
一、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 134
二、调查范围及客户分析 \ 136
三、调查情况分析 \ 137
第四节 分析查找关键问题 \ 139
一、制作质量问题 \ 139
二、资源收集问题 \ 140
第五节 分析问题成因 \ 142
一、切字、漏页和内容不完整问题的发生情况统计及分析 \ 142
二、导致切字、漏页发生的潜在原因分析 \ 147
三、导致资源收集不足的潜在原因分析 \ 152
四、问题成因小结 \ 155
第六章 缩微文献项目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 \ 156
**节 质量管理问题解决办法分析 \ 156
一、数据接收环节质量问题解决办法分析 \ 157
二、文献编辑环节问题解决办法分析 \ 157
三、培训问题解决办法 \ 158
第二节 数据影像接收环节质量管理的整改 \ 159
一、质量控制的要点、依据和办法 \ 159
二、扫描数据分配的质量控制 \ 161
三、数据影像提交的质量控制 \ 162
第三节 文献编辑环节质量管理的整改 \ 162
一、建立文献编选委员会制度 \ 163
二、建立部门间沟通机制 \ 168
第四节 缩微文献开发的人才队伍培训 \ 172
一、专门人才的培训 \ 172
二、 综合人才的培训:轮岗与综合管理人才的产生办法 \ 177
第七章 缩微文献开发项目质量管理改革的成效 \ 180
**节 数据接收环节自查符合预期目标 \ 180
第二节 缩微文献开发客户的满意度提升 \ 183
第三节 文献缩微质量管理创新实例的结论 \ 185
后记 \ 187
节选
绪 论 一、文献缩微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对一般社会公众来说,文献缩微技术可能与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大多数人对这项技术及其应用所知甚少。对部分研究人员来说,文献缩微工作对他们*直观的印象可能是提供了许多与原始纸本文献没有任何内容、外观差异的缩微胶片,极大地便利了他们的研究、教学等学术工作。对图书馆人来说,缩微品是图书馆三大文献载体之一,在进入21 世纪之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提供的文献形式基本上以纸本文献和缩微胶卷为主,后者对于许多专业领域的研究发挥了巨大作用。举例来说,俄藏黑水城文献就是以缩微胶卷的形式重新回到祖国,得以为我国西夏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几乎整个20 世纪,文献缩微技术得益于缩微摄影技术的不断成熟,为人类文明的保存与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缩微胶片稳定的物理性质,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得以延长数百年的寿命。有一句笑谈,宋朝时这本书上如果有个污迹, 那么到今天,这个污迹存在了上千年,而缩微胶卷还可以再让它存在上千年。 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将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故而保护珍贵文献对人类文明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缩微技术作为文献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经过百年实践检验,具有稳定性好、安全性强和保存时间长等优点,是行之有效的文献抢救方法, 在文献长期保存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缩微品是全世界所公认的,替代纸质文献永久保存*为理想的载体之一。 缩微技术在国外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我国图书馆界从20 世纪30 年代开始接触这门技术以来,已由*初的个别图书馆、几台设备、零星的缩微品发展到今天大多数省、市的大、中型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都有了自己的缩微复制设备,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文献缩微事业格局,并在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和为读者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典籍宏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以“保护为主,抢救**,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总指导方针,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一大批图书馆藏书库,让数以千万册的典籍得到了初步的保护。1985 年,在财政部的专款支持下,文化部成立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简称为“缩微中心”), 负责制定与实施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抢救工程的规划和年度计划, 组织和协调各成员馆文献缩微复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由缩微中心统一管理的国家缩微品母片库。通过集中采购设备及每年度的专项经费,缩微中心为二十多个省级公共图书馆配备了成套缩微拍摄、冲洗、拷贝、阅读等设备,并有效开展了文献再生性抢救工作。 然而,传统的文献缩微技术在20 世纪末、21 世纪初,面临着史无前例的重大挑战和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传统文献缩微工作在设备、人才、财政支持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断档、流失、枯竭的现象。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的现实,决定了我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一项技术,如果缺少多元交流的外部环境,都将难以为继。 发达国家的文献缩微技术为什么会从巅峰陡然跌落呢?*主要的原因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的兴起。相同的一部文献,如果用数字技术进行扫描,则可以远距离传输,而且几乎不占据任何物理空间,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尤其在信息共享的层面比传统缩微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尽管如此,文献缩微技术并没有因此沉沦。 数字技术在存储、传输等方面的巨大优越性,恰恰也是其软肋所在。新世纪初期的几场高技术战争表明,信息网络战已经是瘫痪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经济组织能力的重要手段。西方国家在信息网络、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的巨大相对优势,使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入侵一个国家的信息中枢,让这个国家历经千辛万苦建成的信息库瞬间化为乌有。更为严峻的是,随着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任何恐怖组织、黑客都可以依靠信息手段,入侵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数据库,让这些珍贵的资源荡然无存,这已经成为军事、经济斗争的基本方式。如果把珍贵的民族文献, 全部寄托在数字技术上,那么一旦遭到恶意攻击,或者一旦读取、扫描技术由于迭代、企业破产、专利失效而发生不可逆变化,这些数字文献极有可能瞬间化为乌有。 相比于此,文献缩微技术的传统优势不言自明。虽然缩微胶卷需要专门的存储场地和物理介质,但是,只要不发生直接的物理破坏,缩微文献的保存保护是可控和稳定的,是人类文明可靠的诺亚方舟。另一方面,文献缩微技术没有停止与时俱进的脚步, 通过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扬长补短,与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共舞。 二、文献缩微必须实现质量管理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抬升,人类社会与技术的同态化在迅速加强,我国在融入全球市场的过程中,不能对通行的一套市场规则和管理方式视而不见。全球化下的标准化与质量管理化已成为文献缩微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如果说在技术上,文献缩微工作跟上时代的主要表现是数字缩微技术兴起的话,那么在非技术方面,亦即观念、组织形态、行业文化上,文献缩微工作不落后于时代主要依靠质量管理化。过去,不仅文献缩微工作,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遗留问题, 我国许多行业,还没有实现应用现代管理学理论与方法配制资源、开展生产。质量管理,对于许多业者还是一个陌生的甚至从未听说过、考虑过的概念。 缩微中心成立后,制订了《文献资料缩微复制范围及有关规定》《文献资料整理编辑规程》《中文报纸缩微品著录条例》《古籍缩微品著录条例》《35 毫米银盐无孔片报纸缩微拍摄标准》《在35 毫米胶片上缩微摄制线装古籍的规定》《缩微母片库管理细则》。到了1987 年6 月,全国缩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该委员会是在国家技术监督局领导下,负责制定我国缩微技术标准的全国性组织,并与ISO/TC171 组织对口,秘书处设在缩微中心,日常工作由缩微中心负责。 这二者为标志的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以标准化文件、标准化组织为代表的“组织- 领导方式”,这种方式对业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尚无系统化的认识和设计。毋庸置疑的是,标准化是现代大工业兴起的基础条件,没有标准就没有标准化大生产,也就不会有工业和社会现代化。然而,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标准化工作面临着信息化的历史节点。从简单的产品标准化、对物的标准化,要实现管理的标准化,也就是流程的标准化,进而还要实现操作者培训的标准化,这种标准化是要实现人在整个标准化流程中自身的标准化,*大限度地去掉主观造成的误差、盲目性、随意性,从而*大限度地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出来,实现人的劳动*终集中到创造性领域。一言以蔽之,用“质量- 管理模式” 取代传统大工业时代的“组织- 领导方式”,是文献缩微工作在现阶段的重大历史任务。 质量管理理论兴起于美国,将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则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创建于1965 年的以欧洲为主体的国际质量管理协会和创建于1969 年的美国质量管理学会是质量管理的两大研究组织体系。20 世纪70 至80 年代质量管理迅速传遍了世界各国。从*初的军事质量和宇航质量管理,扩展到各种类型的民用质量管理。质量管理除了计划、协调和控制外,对采购、合同、进度、费用、质量、风险等给予了更多的重视。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为了在迅猛变化、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挑战,质量管理更加注重人的因素,力求在变革中生存和发展,开创了区别于传统管理体制下的新型管理模式,质量管理理论也由此而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质量,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质量投资是决定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动力引擎,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质量投资,进而直接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质量管理理论体系的建设与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是21 世纪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新制高点。质量管理是为创造产品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同时,因为产品质量具有隐含性,有时需要较长时间甚至要等到产业化后才能显示和反映出来,因此需要建立质量管理知识体系来对质量进行动态跟踪与管理。 对于质量管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已经相当成熟,怎样将其与我国的实际条件,特别是文献缩微工作所蕴含的特征相结合, 是一项历史性的命题,也是本书要解决的问题。“质量- 管理”既强调了产品质量的核心地位,又强调了人本身的管理化的工作方式。因此,本书主要从标准化和管理化两个角度来设计未来文献缩微工作开展的方式。这种标准化是质量管理化的标准化,是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标准化,强调了信息时代的、兼顾人的发展的标准化,也就是产品、岗位多元的标准体系。这种管理化也是基于标准化的管理,不同于指令性经济模式下对人的简单指导,而是实现人本身的自我进步的管理方式。通过这种质量管理模式, 一方面强化缩微事业本身的质量至上,保证“诺亚方舟”内的样本都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另一方面强化缩微队伍本身的专业化, 保证“诺亚方舟”的建造者本身技术过硬、精益求精。只有如此, 文献缩微事业才能担当起21 世纪的文明守护者的角色。 三、本书的内容、结构与方法 本书从文献缩微工作的标准化入手,通过文献缩微的标准体系建设展开质量管理的基础,并在设计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对文献缩微质量管理全流程进行设计,以工作流程图为工具,按照质量管理的经典模式构建文献缩微质量管理流程。以上两部分构成上篇,是全书的理论基础。 以文献缩微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为基础,从基本思路和人才培养体系两方面论述文献缩微质量管理的创新方式。其中,人才培养体系是其中的重点,本书认为,标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是未来文献缩微质量管理工作要重点建构的三大体系。标准体系是基础,质量管理体系是核心,人才培养体系是实践重点。由于文献缩微工作在设备、技术等方面的特殊性,人才体系成为实现标准化、从粗放模式到质量管理模式进步的重点,这其中的原因还将在后文进一步阐述。以上两部分构成中篇,提出了一种落实理论的基本方式和从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方法。 全书的下篇来自于以文献选题开发工作为落脚点,对文献缩微工作的质量管理化改革做出的试验报告和总结。该试验中所设计的思路已经陆续在现实工作中展开,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和反馈。 综上,本书在内容结构上分成上、中、下三篇,分别从理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设计思路、实践三方面,介绍了文献缩微未来要达到的质量管理状态。本书的目的是通过这些理论、桥梁、实践各方面的设计和实验,*终实现文献缩微工作的质量管理。只有实现了质量管理,文献缩微事业才有未来,才能跟上时代和技术进步的速度。 支撑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为体系法和实验法。体系法指的是本书以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出文献缩微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为轴心,次第上溯或延展出文献缩微标准体系、培训体系。这三大体系之间有密切联系,比如标准体系中包括岗位标准子体系,而质量管理中又包括对人的管理。实验法的含义是作者通过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长期的工作实践,来检验和试验设计出的方法和模式,从中取得具体的数据和结论,用于验证和充实上文所说的三大体系为代表的理论设计。两种方法互为表里, 互相促进。
作者简介
王浩,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主要科研经历如下:国家文化科技提升项目《中文字符数转模技术研究》,主要参与者。文化部创新项目《缩微文献影像数据库建设标准的研究》,主要参与者。文化部创新项目 《缩微文献长期保存保护研究》,主要参与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籍数字化工程研究》,参与者。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子项目《非文献类馆藏的数字化加工规范与应用指南》,参与者。国家图书馆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标准规范项目D003子项目《国家图书馆对象数据项目》,参与者。国家图书馆青年立项《缩微品母片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参与者。国家图书馆青年立项《国家数字图书馆音像出版物数字化及服务模式研究》,参与者。 参与修订两项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T 7516-2008《缩微摄影技术缩微拍摄用图形符号》,国家标准GB/T 18405-2008《缩微摄影技术ISO字符和ISO 1号测试图的特征及其使用》。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组织推动了文献缩微事业的标准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参与的科研成果已逐步被文献缩微行业采纳,作为行业规范被予以推广和使用。
-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
¥18.1¥49.0 -
经典常谈
¥5.3¥14.8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山海经
¥5.3¥15.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23.2¥28.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9.6¥32.0 -
蔷薇花与十字架
¥12.2¥45.0 -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模样:走进民国大学图书馆
¥12.5¥39.0 -
中国馔馐谭
¥9.9¥23.0 -
敦煌的历史和文化
¥16.6¥52.0 -
先民的智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经验
¥7.6¥28.0 -
茶经(黑白版)
¥14.2¥48.0 -
黄河上的古都
¥13.8¥46.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9.5¥29.8 -
刘荫柏讲西游(九品)
¥31.9¥58.0 -
敬你一杯烈酒(八品)
¥9.5¥45.0 -
文史足徵录
¥14.7¥49.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26.0¥46.0 -
溥仪偷运国宝
¥8.8¥26.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7.6¥22.0 -
地理的故事
¥12.7¥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