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4391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13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108043917 ; 978-7-108-04391-7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是一部用土木写就的史书,记录着中国社会历史演进的脉络,是古代中国各个时期和中华各族人民聪明睿智和艺术创造的丰碑。 本书的写作旨在以建筑的艺术特征为线索,力图将建筑艺术置于产生它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中进行剖析,以期读者对中国建筑艺术的总体轮廓和发展历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对建筑艺术的本质有所体悟。

内容简介

本书分孕育时期、萌生时期、形成时期、成熟时期、持续与发展、转型时期。内容包括: 原始聚落与聚居文明 ; 居住方式与建筑样式 ; 军事城堡与早期的城市等。

目录

前言

**章 孕育时期(7000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节 概述
第二节 原始聚落与聚居文明
第三节 居住方式与建筑样式

第二章 萌生时期(夏商周至战国,公元前2070-前221年)
**节 军事城堡与早期的城市
第二节 建筑布局与外部空间艺术
第三节 建筑形式与风格
第四节 建筑色彩与装饰
第五节 园林艺术
第六节 建筑思想

第三章 形成时期(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589年)
**节 繁华的城市文明
第二节 建筑布局与外部空间的发展
第三节 园林与景观艺术
第四节 建筑形式与风格的演变
第五节 建筑装饰
第六节 建筑工程

第四章 成熟时期(隋至宋元,581-1368年)
**节 城市文明的变迁
第二节 外部空间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 建筑造型的演变
第四节 造园艺术

第五章 持续与发展(明、清,1368-1911年)
**节 城市文明
第二节 建筑群和外部空间艺术
第三节 园林艺术
第四节 居住建筑
第五节 建筑造型与技术的演变

第六章 转型时期(清末至民国,19世纪中叶-1948年)
**节 建筑观的演变
第二节 传统建筑的延续与转折
第三节 民族形式的探索与追求
第四节 中国近代建筑师的崛起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学的诞生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托,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研究生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中国工艺美术馆常务副馆长、《中国建筑艺术年鉴》主编。长期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与《中国美术史》《中华艺术通史》《中国建筑史》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撰写工作,出版有《建筑艺术》《园林艺术》《澳门建筑》《徽派建筑营造技艺》《建筑艺术文论》《中国建筑艺术集萃》《中国风水研究现状调查》等著作。曾获文化部“文化科技创新奖”和“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