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历史的细节:卷四:火药、枪炮与革命
读者评分
5分

历史的细节:卷四:火药、枪炮与革命

1星价 ¥38.1 (5.6折)
2星价¥38.1 定价¥6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56144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4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45561449 ; 978-7-5455-6144-9

本书特色

◎视角独特——通过人类文明史上许多不起眼的小物件的发明、改进与影响,从世界科技发展的视角,折射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的历程。
◎史料详实——旁征博引,经史子集、诸子百家、远古法典、近代哲学……古今中外兼容并蓄。
◎图文并茂——数百幅绘画、照片、雕塑精美插图,另有数十幅大幅彩插。涵盖古今中外,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名家盛赞——获得过多项推荐好书、优秀图书奖,许倬云、郭建龙、余世存、梅毅等当代名家赞赏推荐!

内容简介

轮子、马镫、弓箭、火药和帆船,在历史的时间线上,每一个器物都有它值得诉说的故事,它们引发国家变革,让不同的文明之间发生碰撞,因此形成了人类的文明史,而历史的神秘和趣味也在于此。本书是“历史的细节”系列的第四卷,从火药的诞生说起,讲述东西方对火药及火器发明和利用的不同历程,以及由此演变的不同历史与文明。火药是文明的产物,是对付骑射游牧民族的武器,然而发明了火药的古代中国经历宋元和明清之变,却并没有逃脱被马上民族征服的命运。在西方,火药及火器却击破了骑士的甲胄和领主的城堡,君主在集权中崛起。在枪炮为主要武器的革命中,现代世界的大门轰然打开。

目录

引子

**章??战争的起源
好斗的人类
马尔萨斯诅咒
人力型战争

第二章??战争的能量
从火攻到火药
发明火药

第三章??围城之战
兵临城下
固若金汤

第四章??蒙古折鞭
宋朝火器热
突火枪
钓鱼之城
上帝的鞭子
蒙古世纪
中国喷火龙
野蛮的终结

第五章??*后的罗马
中国雪与希腊火
奥斯曼崛起
乌尔班巨炮
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

第六章??火药革命
西方的兴起
新时代的礼炮
阿尔汗布拉宫的回忆
中世纪的终结
城堡的坍塌
军事革命
帝国主义的武器
炮兵的胜利
火炮与火枪
欧洲暴力的民主
战争制造者
火器的征服

第七章??火器帝国
扬州炮祸
天启大爆炸
佛郎机
澳门铸炮
铁炮与鸟铳
万历朝鲜战争
关白之梦

第八章??明清革命
女真的崛起
红夷大炮
英雄,还是汉奸?
帝国的溃败
历史的飞去来器
红衣大将军

第九章??权力的道具
被禁止的火器
军事大分流
武器的批判
清朝的巫术
八里桥伯爵
安内与攘外
中国的光荣革命

第十章??暴力的技术
太阳神的儿子
暴力与本能
大众的反抗
铁与血
火枪时代
可怕的机枪
战争的演变
囚徒困境
诺贝尔的战争
未来的战争

尾??声
战争的终结
人为什么打仗
卢比孔河
展开全部

节选

明朝的灭亡证明,这场以西洋火器为方向的军事改革并不成功。这场改革的成果也未能被清朝全部继承,准确地说,清朝只是继承了其中一部分。而仅仅这一部分,就已经保证它足 够创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与一切专制文化一样,清朝担心擅长技术的汉人以火器来威胁其统治,不仅禁止民间的火器技术,还禁止地方官府研制火器。 康熙五十四年(1715 年),山西总兵愿捐造子母炮,玄烨御批:“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到雍正时,又令除盛京、吉林、黑龙江外,其余各省一概将子母炮收缴送交兵部。 康熙年间的戴梓发明连珠火铳后,清朝不予推广,只能“器藏于家”。清朝的三个火器制造工场都在北京,而*大的就在皇宫里,*先进的火器都藏在养心殿。即使需要用火炮镇压“暴民”,一旦完事,也要马上运回紫禁城封藏,以保证统治安全。 在清朝前期,基于镇压反叛和维持统治的考量,清政府对火器的生产和研发工作颇为重视,由兵仗局统一管理各铸炮厂和火药厂。“自康熙十三年(1674 年)迄十五年,共制大小炮一百二十位,至二十一年(1682 年)四月吏部题称,……南怀仁先铸炮一百三十二位,又神威炮二百四十位,指样制造精坚。”(黄伯禄《正教奉褒》) 耶稣会士南怀仁因为铸炮有功,还被加官工部右侍郎。在平三藩、灭噶尔丹等战争中,这些红衣大炮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使得清朝对红衣大炮更加迷信,以至于佛郎机*后竟然失传,甚至连杀死努尔哈赤的开花炮技术也失传了。 与欧洲早期的愚蠢经历一样,清朝的红衣大炮越来越大,技术却越来越与世界脱节。这些动辄就万儿八千斤的巨无霸大炮完全失去了机动性,而射程并没有多少提高。 同治年间,在西北地区镇压暴乱的左宗棠,从关中凤翔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100 余枚开花弹1,不禁惊叹:“利器之入中国三百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指英国)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左文襄公书牍》卷十三) 左宗棠戎马半生,竟然不知道杀伤力巨大的开花弹,更不知道这是中国人的独立发明。 康熙时代的雅克萨之战,显示清朝军队与沙俄军队已经在火力上存在不小的差距。826 名俄军拥有火绳枪100 支,先进的燧发枪850 支。1 清军虽然人数占优,主要武器却还是弓箭刀矛,鸟铳不超过100 支。清军*后采取围困战,才迫使据守雅克萨城的沙俄人接受议和,这就是《尼布楚条约》的代价。 到了“文治武功”的乾隆时代,火器技术不进反退,大不如前。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755—1761 年)平定西域时,廓尔喀以及阿睦尔撒纳、准噶尔叛军的枪械装备已稍强于清军。一场攻缅之役,清朝绿营兵“有闻枪炮声即股栗窜伏者”。 在镇压大小金川土司民兵时,面对“地不逾五百里,人不满三万众”、原始火器武装的嘉绒碉楼,曾经攻无不克的清朝军队竟然束手无策。为了攻下碉楼,乾隆令工部在北京西山专门修筑了三座碉楼,2000 名八旗精锐在此日夜演习。 两次金川之役,用时六年,耗费近亿两国库帑银。近20 万大军,阵亡者就有25000 人以上。第二次战争时,几乎举国出动,动用了当时*先进的威远炮、冲天炮和九节炮,每日要用万斤火药,总共消耗了420 多万斤火药和300 多万斤铅铁炮弹。 总体而言,明清两朝对火器技术的追求仅限于镇压内部叛乱。在没有外部压力时,火器技术便停滞不前,甚至发生倒退。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化更加明显,火炮带来了更直接的中央统治。在边疆地区,传统的土司自治制度遭到废除。“改土归流”1 背后,完全以枪炮作为后盾。这种现象与欧洲发生的封建制瓦解可以说极其相似。 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金川战事刚刚结束,清朝立即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火器。当时,大学士高晋奏请改革武闱科举考试,将舞刀改为考试鸟枪,乾隆毫不犹豫就拒绝了,并严加 申斥。 在此之前,受命镇压山东王伦起义的大学士舒赫德在奏疏中言: 王伦滋事一案,虽由满汉官兵鼓勇无前得以早行剿灭,而亦因贼无鸟枪一项,搜捕较易为力,是知民间藏匿鸟枪所关甚巨,若不实力查禁,恐日久滋生事衅。臣愚以为,所有商民防御盗贼猛兽应用鸟枪呈明制造之例,请永行停止,其竹铳铁铳之类亦概不许私自制造。其民间现在存藏在家者,请立定限期交地方官查收。如有逾限不缴及地方官不能查察者,并请皇上敕部严定科条,以示惩儆。(《乾隆朝宫中朱批奏折》) 从乾隆四十六年到乾隆五十八年(1781—1793 年)的十余年间,清政府收缴的鸟枪铁铳多达43666 杆。此后各省年终汇奏时,多称查缴已尽。通过对民间火器的查禁和清缴,清廷获得了绝对的武器优势,增强了皇权对民间的威慑力和控制力。 当时,西方先进的枪炮技术仍然能够通过朝贡贸易进入中国,但这些高科技武器跟自鸣钟一样,只是皇家用来收藏打猎的玩物,很少流入民间,因此,对清朝总体的火器水平没有构成任何 影响。 比如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荷兰给清朝的贡物中,就有100 支火枪(铳):“厢金鸟铳二十把,厢金马铳二十把,精细马铳十把……精细马铳中用精细小马铳二十把,短小马铳二十把,精细鸟铳十把。”(王士祯《池北偶谈》) 嘉庆十八年(1813 年),直鲁豫三省连遭天灾,华北天理教起事,200 名教徒由东华门和西华门攻进北京皇宫,“酿成汉唐宋明未有之事”。 当时还是皇子的爱新觉罗??旻宁在情急之下,手持西洋火枪还击,毙一人,伤一人。1 危急关头,火器营的军兵及时赶到,火器齐射,这些手持刀矛弓箭的天理教徒被全部屠杀。事件之后,射在隆宗门上的一个箭镞一直被保留下来。 从这次突袭战可以清晰地看出,清朝严禁民间火器的深层原因。

作者简介

杜君立,关中人,通识历史写作者。主要作品包括:《历史的细节》(五卷本)、《现代的历程》、《新食货志》、《历史的慰藉》等。其中《现代的历程》曾获得2019年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奖,“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