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雪芹传(全二册)

曹雪芹传(全二册)

1星价 ¥54.9 (5.6折)
2星价¥54.9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44701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04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59644701 ; 978-7-5596-4470-1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文史爱好者1.详尽!从出生到死亡,从祖上到家庭,以及社交朋友圈,全面描写曹雪芹的一生。 2.真实!以现有文物及史料为基础,言之有据。配有现存文物插图。 3.丰富!从十八世纪的清代社会、旗人生活、曹雪芹的家庭、学养、审美等等,全面解析红楼梦创作的现实土壤。

内容简介

《曹雪芹传》是曹雪芹纪念馆研究专家樊志斌先生十余年研究成果,是原有曹雪芹传予以全面修订和增补。全书分为上下册,以曹雪芹一生的时间为线索,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为“引言:想见其为人”“章 金陵岁月(一到十四岁)”“第二章 京师纵歌(十四到十八岁)”“第三章 风月真可鉴(十九岁至二十四岁)”“第四章 红楼梦正长(二十五岁至三十七岁)”“第五章 隐居西郊(三十八岁至四十八岁) ”“第六章 魂归青山兮(四十九岁)”“跋:身后与今日”。作者通过探索十八世纪清人所处的环境、生活的节奏、学术的背景、学养的结构、思想的认同、审美的倾向等,全面描绘了曹雪芹的一生,让读者回到清朝中期曹雪芹生活的时代,了解到红楼梦这一伟大著作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作者跌宕不平的一生经历。

目录

目录:

序:回到作者的“历史现场”

引言:想见其为人

一 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二 《红楼梦》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而不是读者的《红楼梦》:不知其人其事,不能“懂”其书

三 如何撰写曹雪芹的“传”

四 每个研究者都在路上

五 凤鸣九霄:曹雪芹之不可及

**章金陵岁月(一到十四岁)

**节 雪芹出生

一 一说曹雪芹出生在苏州

二 满月与抓周

第二节 生活与教育

一 曹霑的生活:家族、家风

二 曹霑的教育:开蒙、入塾

三 曹寅、李煦的书房与曹家的家风:读书射猎,自无两伤

四 家族史

五 见识:洋货与洋人

六 成就与见闻

第三节 历劫:革职、抄家、返京

一 康熙晚期的弊政与新皇帝的改革

二 皇帝的南巡与曹李两家的接驾、亏空

三 苏州织造李家的革职抄家

四 江宁织造曹家的处境

五 曹頫在皇帝心中的印象不好了

六 祸不单行:吴老汉案与李煦案

七 风口上的失误:骚扰驿站与革职

八 好防元宵佳节后,便是烟飞火别时:转移家产与抄家

第二章 京师纵歌(十四到十八岁)

**节 崇文门外

一 回京与崇文门外十七间半

二 家里的生活来源

第二节 京师亲戚与交游

一 平郡王家族

二 曹氏家族

三 傅鼐、昌龄家族

四 李鼎家族与庄亲王家族

第三节 咸安宫官学

第四节 时代

一 清代知识分子与四书、理学、八股文

二 曹霑生活的时代

三 坐集千古之智:文化集大成的时代

四 曹荃的《四言史征》与“御赐萱瑞堂”印

第五节 旗 人

一 旗人的衣食住行

二 旗人的服饰

三 旗人的饮食与习惯

四 康雍时期旗人的性格

第六节 行走平王府

一 铁帽子王:平郡王府

二 四大王府

三 王府的规矩

四 雍正十一年敲诈隋赫德案

第三章 风月真可鉴(十九岁至二十四岁)

**节 京 西

一 暂避京西

二 怡王府、寿安山、白家疃

第二节 傅鼐、福彭

第三节 《风月宝鉴》

一 生活、小说

二 风月与《风月宝鉴》

三 西山景物入慧目

第四节 新政

一 乾隆新政与曹頫得释

二 福彭、傅鼐受到重用

第五节 功 名

一 好言善辩的曹霑

二 功名:贡生

三 福彭退出协办总理事务处

第四章 红楼梦正长(二十五岁至三十七岁)

**节 乾隆初的政治

一 诸宗室阿附庄亲王案与弘皙案

二 平郡王福彭退出政务与曹雪芹的侍卫生涯

第二节 学术、曹雪芹、《红楼梦》的书写

一 三教归一、理学

二 清初学界对朱子学术的回归

三 开笔《红楼梦》:曹雪芹的生活与思想的变化

四 四书、理学、《红楼梦》

五 圣贤的“存天理、灭人欲”和无为法、理学、《红楼梦》

六 李渔的“情”、曹雪芹的“意淫”

七 何以以女性为写作对象

八 空空道人与情僧

九 三教异同、三教归一、《红楼梦》

十 自然随顺:焚书、醉金刚、娄真人

第三节 生活、见闻与书写

一 礼出大家

二 四时风俗

三 雍、乾时代中国文化艺术的集大成特色

四 侠也者:三官保、张凤阳、醉金刚倪二

五 天才:以中国画技法入小说写作

六 《红楼梦》中的满汉习俗

第四节 宗学、亲友

一 亲友、宗学

二 宗学、友人

三 骚达子

四 什刹海、天香楼

五 鹡鴒之悲、棠棣之威

第五节 离 城

一 觉悟、离城

二 白旗生活:正白旗、健锐营、曹雪芹

三 《红楼梦》的修改、传播与亲友的批评

第五章 隐居西郊(三十八岁至四十八岁)

**节 妻子亲友

一 妻子、地藏沟

二 曹雪芹、僧舍、曹頫

三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经典的目的、指向与传播悖论

四 脂砚、畸笏

第二节 迁 居

一 公主坟、北上坡、镶黄旗

二 风筝、《南鹞北鸢考工志》

三 徙居白家疃

四 生死与生活

五 笔山、绘画

六 会于景廉处

七 懋斋集会

八 访张宜泉

第三节 南游、再娶

一 南游

二 再娶

第四节 交 游

一 曹雪芹、陈浩与《李谷斋墨山水陈紫澜字合册》

二 新工作又紧接着展开

三 种芹人曹霑画册

四 游广泉寺

五 寻诗人去留僧舍

六 独坐幽篁图

七 聚饮

八 聚敦诚处

九 知君诗胆昔如铁

第五节 《废艺斋集稿》

第六章 魂归青山兮(四十九岁)

**节 没有定局的后四十回

一 后四十回

二 入 京

第二节 伤 逝

一 丧 子

二 伤 逝

三 余音:寡妇飘零、书页散落

跋:身后与今日



展开全部

节选

四 家族史 家族的事情,随着曹霑年龄的增长,他听到的也就更多。 长辈们经常会说到,咱家本朝定鼎以来,已近百年。 百年,听起来不长,想起来不短,那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呢? 曹家世代为江宁织造,家族的历史与荣耀是祖母、叔叔并一干家人常常念叨的事情。 之所以如此,不仅让他知道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要让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儿:曹家是皇帝的包衣,他将来要肩负起家族的使命。 (一)家族:战争改变了曹家的身份——从明朝官员到清人的包衣 曹家本住铁岭,籍贯却在辽阳——因当时辽阳是明朝在关外*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而铁岭却更多的只有军队和商人。 明末清初,曹霑的四世祖曹世选到沈阳为官,将家从铁岭迁到沈阳[ 樊志斌:《曹雪芹家族世系考》,《曹雪芹家族文化探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版。],据说官声不错。 不巧的是,这时候,占据东北一带的女真人迅速崛起,在他们杰出领袖努尔哈赤的领导下,不断威胁着明政府在东北一带的军政据点。 天启元年(1621)二月十一日,大金国主努尔哈赤统率诸王、大臣领兵数万攻击沈阳。三月十二日,破之。在沈阳的曹世选一家被俘:曹世选、妻子、曹振彦无一幸免。 这时的金国,还处于奴隶社会。 在征服者看来,战争中俘虏的人众和财物、牛马一样,都是可以分配的财产。金兵在沈阳停留五天,论功行赏,将俘获的人口牛马分给众军,令其先行返回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境内)。 于是,曹世选一家三口就被分到了满洲正黄旗下。 所谓八旗,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兵民合一的一项制度。在八旗下,牛录是*基本的组织单位,每一牛录管辖三百人[ 牛录后更名为“佐领”。为了授官推恩,每个佐领的人数陆续降低,康熙间,曾将至100人为一佐领,乾嘉时期改为150人一佐领。]。牛录之上有甲喇、固山: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就是旗。也即,一旗有兵7500人。 “一国之众,八旗分隶。”[《东华续录??天命》卷四。]八旗兵丁由努尔哈赤和他的子侄分领。凡有兵役徭役,八旗分出;但有斩获,八旗均分。这时,领有正黄旗的是努尔哈赤的三个幼子阿济格、多尔衮兄弟,多铎领镶黄旗。 这种北疆少数民族长子析产、幼子守产制度,在曹霑后来的《红楼梦》中也有反映,贾府的老太君贾母就是跟随幼子贾政生活的,当然这是后话。 战争中被俘虏的汉人,被分到各王、贝勒旗下,他们被称作“包衣”,即“包衣阿哈”的简称,意思是“家里的”,指供女真人役使的奴隶。 一说,曹世选后来作了阿济格府上的管家。这倒是可以想象的,毕竟曹世选是读过书、管过人的。 此后,随着金人的征战和迁都,曹家人在赫图阿拉、辽阳、沈阳之间迁移;此外,随着皇帝的更迭,金人有过两次换旗事件,曹家*终的旗籍落到了内务府正白旗[ 皇太极登基后,还将多铎的镶黄旗与自己的正白旗旗纛互易,将阿济格的正黄旗与自己的镶白旗旗纛互易。于是,曹家的身份就由正黄旗下包衣变成了镶白旗下包衣。顺治继位后,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很快,多尔衮便将自己的镶白旗与多铎的正白旗旗纛互易。多尔衮死后,正白旗被收归顺治皇帝亲领。]。 (二)曹振彦:正白旗、内务府、仕途 曹世选籍籍无名,但他的儿子曹振彦是个能干的家伙。至天聪三年(1629),辽阳玉皇庙重建碑文阴面题名处已经有了“致政”“曹振彦”的名字。 曹振彦因为自己的能干,至天聪八年(1634),就已经作到“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属下旗鼓牛录章京”的位置,并因“有功加半个前程。”所谓旗鼓牛录,《御制增订清文鉴》解释说,“包衣汉人编立的佐领,叫旗鼓佐领。”[ 昭梿《啸亭杂录》第10卷第13页。道光年间宗室奕赓在《寄楮备谈》中写道:“内务府三旗汉军佐领俱名旗鼓佐领,旧作齐固佐领。”在古汉语中,旗鼓有“姿势”、“架势”的意思。因此,清入关前的旗鼓牛录很可能是用于旗主仪仗、护卫以及旗主家庭事务的处理包衣组织。] 崇祯十七年(1644)九月十九日,顺治皇帝的车驾到达北京。十月初一日,皇帝到天坛,行祭天大礼,即皇帝位。十月,在京畿各州县圈地,分给来京八旗诸王、勋旧、兵丁。在宝坻,曹家也分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土地[ 曹寅:《东皋草堂记》:“予家受田亦在宝坻之西”。《楝亭文钞》。]。 六年后,也即顺治六年(1649),清政府特命廷试八旗通晓汉文人员,择其“文理优长者,准作贡士,以州县即用。”就是在这次廷试中,曹振彦因为家学的缘故,被皇帝选中,获得“贡士”的身份,被外放到山西平阳府吉州知州任上,为一方父母[ 张书才:《曹振彦档案史料的新发现》,《曹雪芹家世生平探源》,白山出版社,2009。 嘉庆《山西通志》卷八十二《职官》叶五十六载:“吉州知州:曹振彦,奉天辽阳人,贡士,顺治七年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 不过,不测的风云却未必一定是坏事。 顺治八年十二月初九日,摄政王多尔衮病逝于喀喇城(今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滦平镇)。随后,十三岁的顺治皇帝亲政,先治多尔衮兄长英亲王阿济格“谋乱”之罪;次年,复治多尔衮“阴谋篡逆”罪,并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皇帝亲自掌控,与正黄、镶黄两旗,并称“上三旗”。 正是因为这一变故,曹家从此由摄政王府的包衣变成了皇家内务府的奴才。如果说,被满人俘虏、成为包衣,改变了曹家的命运;那么,成为皇帝亲管的包衣,就奠定了曹家飞黄腾达的基础。 凭自己的能力、凭清初的形势,曹振彦*终作到从三品的浙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 曹振彦是曹霑家族在清朝**位成为政府官员,并身居高位、声名显赫、官声颇佳的历史人物,曹家在清朝的辉煌也就由此拉开大幕。 曹振彦给后代子孙留下了三份财富:“文武传家”的传统、忠心事主的作风和正白旗包衣旗籍,这决定了曹氏家族在未来的崛起和发达[ 忠心事主、满洲包衣使他们成为皇帝的心腹人,这使他们能够成功地获得参选大清众多官职的身份;文武传家,则让他们在众多的候选者中脱颖而出,使他们能够真正去面对官场上所要应对的各种任务、规则和令人头疼的各种势力。]。 (四)皇帝的保姆、接驾、萱瑞堂 皇帝南巡、曹家接驾的故事,不同的人讲了一遍又一遍。 也难怪,天底下有谁家住过皇帝呢? 接驾是荣耀的,其中*荣耀的,当属皇帝给曹霑的曾祖母孙氏题写“萱瑞堂”和爷爷曹寅救下清官陈鹏年的事情。 ……

作者简介

樊志斌,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曹雪芹纪念馆副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曹雪芹研究》常务编委,主要从事红学、兰学、北京民俗研究,著有《曹雪芹传》《红学十论》《曹雪芹生活时代北京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等十部,撰写发表各方面专业论文六十余篇,百余万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