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志的理论与实践](http://image12.bookschina.com/2021/20210918/1/8567317.jpg)
扶贫扶志的理论与实践
![](http://o.bookschina.com/images/ling.png?id=01)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1990359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4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19903596 ; 978-7-5199-0359-6
本书特色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逐步纵深推荐,有关扶贫脱贫的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其中,贫困人口的主体性成为一项核心议题。如何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调动贫困人口主观能动性,实现扶贫扶志有机结合,参与脱贫致富进程,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成为主要核心。《扶贫扶志的理论与实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对扶贫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运用了实地调查、政策分析和理论研究等方式开展综合性探讨。并以10个不同的案例进行展现。该书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内容简介
《扶贫扶志的理论与实践》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运用了实地调查、政策分析和理论研究等方式,系统梳理了扶贫扶志的内在激励机制、实现路径和政策思想,并通过十个扶贫扶志典型案例,总结和提炼了精准扶贫实践中解决精神贫困问题的经验,并为全国解决精神贫困问题、提升内生动力提供模板、经验和参考。
目录
研究背景
一、理论背景
扶贫扶志的研究进展
一、精神贫困和精神扶贫的概念界定
二、精神贫困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三、精神贫困的表现、特征与类型
四、扶贫扶志或精神贫困的成因
五、扶贫扶志或精神扶贫的应对做法
扶贫扶志的基本认识
一、扶贫扶志的核心要点
二、扶贫扶志的突出问题
三、扶贫扶志的实现路径
扶贫扶志的问题指向:精神贫困的表现与类型
一、贫困人口的“等靠要”思想和“求粘赖”行为问题
二、区位劣势与贫困文化交织
三、贫困人口“自我意识缺位”现象问题
四、贫困农户参与扶贫政策和项目的意愿问题
扶贫扶志的实现路径
一、开展教育培训
二、典型示范引领
三、改进帮扶方式
四、推进移风易俗
五、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扶贫扶志的政策思考
一、精神文化层面:扶心扶知,激发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二、政策执行层面:聚焦贫困人口需求,调整帮扶方式,引导贫困人口参与,提升精准扶贫政策与贫困地区实情的契合度
三、社会治理层面:依托基层社会组织,重建贫困人口与乡村社会的社会联结
四、机制创新层面:宣传宣讲典型人物和事迹,发挥脱贫致富示范带动作用
五、组织创新层面:发挥社会组织纽带作用,培养社区工作队伍
实践篇
以农民讲习所为依托开展扶志教育——贵州省毕节市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
一、背景
二、运行过程:谁组织、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
三、实施效果:“讲”“习”并重、知行合一
四、基本经验
以农民夜校推动扶贫教育培训——海南省“电视+夜校+热线”扶贫教育模式
一、背景与概况
二、以农民夜校推动扶志教育的过程与特点
三、经验与启示
以创业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江西省石城县“党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
一、基本概况
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的实现机制与效果
三、经验与启示
以重塑贫困人口信用观念破解诚信困境——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蔡川村金融扶贫创新
一、缘起与概况
二、“蔡川模式”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三、经验与启示
以“歇帮”机制惩戒不良行为——四川省屏山县帮扶机制创新
一、问题与背景
二、“歇帮”机制的政策体系与实施过程
三、经验与启示
以优秀传统文化应对精神贫困——山东省济宁市、临沂市精神扶贫行动
一、背景
二、主要举措与效果
三、经验与启示
以红色文化助力扶贫扶志行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精神
一、背景与概况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三、经验与启示
以红色电商引导贫困人口创业就业——江苏省宿迁市“支部+电商”乡村发展模式
一、背景与概况
二、“支部+电商”乡村发展模式的过程与特点
三、经验与启示
以多措并举应对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难题——四川省南充市的实践与经验
一、问题与背景
二、主要举措与效果
三、经验与启示
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开展扶贫扶志行动——来自四川省凉山州的实践与探索
一、深度贫困地区为何更需开展扶贫扶志行动
二、四川省凉山州脱贫攻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三、四川省凉山州扶贫扶志行动的主要举措
四、四川省凉山州扶贫扶志行动的实际成效
五、思考与认识
总结与结论
一、聚焦“两业”发展,实现可持续生计
二、赋能贫困人口,应对能力贫困难题
三、考量多维贫困,推进整体性治理
四、凸显贫困人口主体性,实施类型化治理
五、消解贫困文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李海金 男,汉族,1979年生,湖北随州人。政治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年、2005年、2008年,分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学研究院,获法学学士、硕士、学位。 20082012年,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2011年,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担任客座研究员。20102013年,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2018年,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学研究院工作,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 2015年,在日本京都大学做学术访问。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9¥36.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9.0¥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7¥32.0 -
性心理学
¥19.7¥58.0 -
张舜徽集清人笔记条辨
¥13.4¥32.0 -
乡土中国
¥12.2¥2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1.3¥45.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5¥45.0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5.5¥42.0 -
遇见天堂鸟
¥13.5¥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4¥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2.1¥6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女性生存战争
¥22.6¥66.0 -
理解生命
¥9.8¥32.8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14.7¥46.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4.1¥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9.0¥28.0 -
万物皆无序
¥17.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