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书--寻找·苏慧廉(修订版)(精装)

包邮新书--寻找·苏慧廉(修订版)(精装)

¥67.0 (7.6折) ?
1星价 ¥67.0
2星价¥67.0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807047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37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108070470 ; 978-7-108-07047-0

本书特色

l 关注沈迦、关注他追寻苏慧廉史迹,已有六七年。此书尚未成稿时,就曾有幸批阅书中大部分内容以及历史照片。我曾邀请诸多学者来seminar讲演,但z为另类却也z具专业精神的,则是沈迦的演讲,不仅吸引了我和学生,也吸引了史学专业之外的其他人。我感慨传主苏慧廉那样重要的史迹几近淹没;也感慨百年后终于有中国人重走苏慧廉之路,直至远赴英伦,寻访他*后的墓地。“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是史家门训,但像沈迦这样虽非史学出身,却为寻找百年前曾到他家乡传播火种的一位传教士,自费走遍世界,即使在我们这些以教授史学为生的人中,也已经非常罕见了。——朱学勤
l 中国人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族群,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今天对利玛窦以来的传教士还缺少一个道歉,缺少一声感谢。在这一长串传教士名单中,苏慧廉就是其中一个佼佼者,这部书忠实地记载了苏慧廉极不平凡的生命轨迹,值得一读。 ——马勇
l 苏慧廉是英国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欧洲一流的汉学家。他一生z好的时光都在中国度过。二十出头的他,漂洋过海从英国来到中国,他的未婚妻追随而来,他的孩子出生在这里。他在温州定居二十余载,设立禁烟所,修医院,建学堂。学习温州方言,编撰便于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四千常用汉字学生袖珍字典》,向西方介绍中文典籍。由于他在教育方面的杰出才能,被聘为山西大学堂的总教习。随后受聘牛津,成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而苏慧廉之后的继任者,正是陈寅恪(因二战未成行)。苏慧廉经历中国*动荡的时期,而他的历程,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理雅各、李提摩太、赫德、严复、王国维、蔡元培、吴佩孚、胡适、顾颉刚、费正清,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苏慧廉有着或近或远的联系。——林建刚 l 深圳读书月十大好书。

内容简介

作者沈迦凭一己之力,历时六年,走访苏慧廉生活过的地方,找遍英美各大图书馆,利用口述和各种现存的档案文献资料,完整地书写了作为传教士、学者的苏慧廉精彩纷呈起伏跌宕的一生,还原了近代基督教在华的曲折传布、接受、互动生长的过程,也以苏慧廉一家这个个体的经历牵引出当时的一些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折射出动荡时代教会、士绅、民间等不同权力的颉颃,社会思想的裂变,以及纷繁复杂的中西关系谜局。

目录

自序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主要人物 小引 **章 陌生人(1861-1890年) **节 温州城里的陌生人 1861年 模糊的苏慧廉 呼召 偕我公会的中国版图 李华庆的生命与爱情 第二节 那时温州 小城图景 烟台条约 曹雅直独腿“开教” 第三节 苏慧廉来了 没有人期待他的到来 说温州话,做温州人 为温州话注音 街头与教堂 第四节 甲申教案 十月四日晚 历史三调 玛高温登场 孤屿江心 钦此 第五节 荒野玫瑰 火光中的胸牌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金先生 白屋 “达玲”谢福芸 第六节 **个十年 教堂重建 到农村去 乐清传教站 神医 苏慧廉 戒烟所与戚宅 调寄《茉莉花》 海生 十年成绩单 第二章 客卿(1891-1900年) **节 新十年的开端 海和德加盟 城西小诊所 香港惜别 第二节 回英述职 翻译四福音书 大英图书馆里的温州《圣经》 “剑桥七杰”与霍厚福 第三节 枫林迷局 一纸公告 枫林教案 温州堂审 捉放徐 踏访枫林 第四节 定理医院 一个叫定理的人 老照片 以定理之名 第五节 戊戌 北戴河的维新百日 莫理循 北京*后一晚 扩建城西教堂 第六节 世纪之交 两则书讯 方阵 **次联区会议 红灯照、哥老会、神拳会 维新变法的反动时期 第七节 庚子年 出温州记 中国式告别 留守 世界传教大会 国变 回温州 英雄与歹徒 第三章 初熟(1901-1906年) **节 或明或暗的新世纪 献殿大典 温州撞了瘟神 夏正邦去世 《新约圣书》 第二节 艺文学堂 新来的蔡博敏校长 艺文前身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 X先生 海坛山麓 第三节 开学大典 孙诒让年谱上的记录 李提摩太的演讲 合影 艺文新页 刘廷芳 第四节 女性的天空 娒娒与妹妹 艺文女校 金达玲 第五节 温州医事 他叫白累德 外国包医生 温州来鸿 天职 为朗召拍照 第六节 转折 《中国传教纪事》 百年传教大会 温州功业 圣道公会 第四章 山之西(1907-1911年) **节 生命中的贵人 丁则良的明信片 文化传教 亦师亦友 第二节 山西教案 滴血的记录 何礁 从太原到山西 第三节 山西大学堂 共赢 两条路线的斗争 历史的安排 第四节 西学斋 侯家巷的早晨 西学斋 前任敦崇礼 第五节 太原生活 屋前的杨柳 主持西斋 Y.M.C.A 第六节 一本破旧的《论语》 苏慧廉与理雅各 网上淘书 烬余之书 牛津经典 第七节 洋人与大人 丁宝铨 夜宴 巡抚之死 第八节 苏家、翁家与渠家 常熟翁氏 寻找翁氏后人 翁万戈的回忆 花儿 听渠川说往事 问答 第九节 学生与运动 学运发轫 塞西尔宴客 第十节 *后一课 蜡烛与空气 十年期满 移交 苏慧廉走后 第五章 烽火(1912-1919年) **节 北京女校 皇城根下 北京培华女中 第二节 逃难 逃难之夜 1912年2月29日夜 第三节 托付 Lo大人家世 Lo府灾难 带枪的路熙 戒指 Lo大人与Kung大人 第四节 华中联大梦 苏慧廉的新工作 百年大会上的议题 华中联合大学 《儒释道三教》 第五节 华工与青年会 赴法华工 青年会 抱犊崮余响 第六章 牛津(1920-1925年) **节 英国汉学 沃尔顿街上的“中文系” 牛津汉学 第二节 选举风波 北京的隐士 巴克斯豪举 尘埃落定 第三节 书斋里的革命 牛津圣三一 《李提摩太在中国》 遥望东方 第四节 翁之意的旅欧日记 旅欧鸿爪 五月二日、周六、晴 布拉德莫路4号 徐树铮 第七章 庚款(1926年) **节 悲伤的庚款 庚款与退款 蔡元培出场 中庸的建议 衮衮诸公 中方委员 第二节 威灵顿代表团 香港特别任务 礼查饭店 苏慧廉答记者问 海上踪迹 第三节 告别温州 艺文内争 温州中华基督教自立会 花随梦已空 背影 第四节 苏慧廉与胡适 火车上的访谈 莫斯科插曲 伦敦迎接胡适 牛津地陪 台北纪念馆的偶遇 第八章 暮年(1927-1935年) **节 大地辙环吾倦矣 访学哥大 艺文复校 高徒费正清 第二节 告别 路熙去世 苏慧廉也走了 残缺的讣闻 第三节 苏慧廉之后 陈寅恪接棒 四海兵戈迷病眼 继任者 《中英佛学辞典》 重逢 后来 1948年 1951年 1972年 1991年 2009年 2011年 附录 苏慧廉年谱简编 苏慧廉著述目录 参考文献 修订版后记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沈迦,温州人,1991年毕业于杭州大学新闻系,浙江大学文学硕士。曾为记者、编辑,后创业经商,现居温哥华,从事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历史的写作。著有《普通人——甲乙堂收藏札记》《夏承焘致谢玉岑手札笺释》《寻找·苏慧廉》《一条开往中国的船》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