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书--领导干部读群书治要(全3卷)

新书--领导干部读群书治要(全3卷)

1星价 ¥115.9 (6.9折)
2星价¥115.9 定价¥1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11703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152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201170312 ; 978-7-201-17031-2

本书特色

1.深入学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群书治要》,古镜今鉴,古为今用,有助于人们读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牢记使命。 《群书治要》概括了晋代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这部书被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卷)中的用典来自《群书治要》的就有82条。不仅如此,十八大之后,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提法、新命题也都可以从《群书治要》中找到其思想渊源。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孕育和成长起来的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抽丝剥茧,深度解读《群书治要》,引导领导干部从中汲取修身为政的智慧、经验和方法。 本书从《群书治要》中精选了三百多句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言要论,作者结合多年的党政教育经验积累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深入讲解古圣先贤治国的教训和经验,揭示了《群书治要》的核心理念、基本精神和当代价值,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概括,有助于领导干部轻松学习传统文化,提升政治辨别力、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本书可作为当今各阶层人士修身齐家、管理企业、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也可作为国学爱好者研习传统文化的学习样本。 3.本书案例丰富,语言通俗,与当下现实结合紧密,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立身为政的经验和方法,对于领导干部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刘余莉教授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中国古人立身为政的智慧精华,并结合生动活泼的案例,阐述领导干部应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这里既包括了领导者个人的道德品行、素质和能力,也包括一些领导的方法和艺术,譬如说如何观人、选人,得到真正的人才;治理好一个国家,管理好一个企业,带好一个团队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反腐倡廉才能够得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道德教育为什么不能深入人心?如何进行道德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有助于领导干部领略其生生不息而且日新又新的古老智慧,更好地理解百年大党初心使命的历史文化渊源,另一方面又能以史为鉴,学以致用,从中汲取修身为政的智慧、经验和方法。 4.作者专业。 刘余莉教授多年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特别是《群书治要》的研究与弘扬,多年来受邀在世界各地弘扬传统文化,并曾三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讲台上宣讲《群书治要》,受到广泛欢迎。有关《群书治要》的研究著述数十种,在多家平台开展《群书治要》的讲座,是国内此领域研究首屈一指的专家。

内容简介

本本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刘余莉教授在电视台、学习强国和人民网等权威媒体关于《群书治要》的讲座精选整理而成,一共八十余讲。全书分为君道、修身、为政三卷,从《群书治要》中精选了三百多句精言要论,深入讲解了《群书治要》中关于修身治国的智慧精华,引导领导干部了解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的基本理论、方法,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素养和能力,掌握领导艺术和方法,学会管人、选人、用人。本书案例丰富,语言通俗,与当下现实结合紧密,非常有助于领导干部通过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提升为政能力,对于领导干部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目录

**讲 一部鉴往知来的治世宝典 / 001 学习《群书治要》的意义 / 002 《群书治要》的编纂起因 / 003 《群书治要》的内容 / 010 《群书治要》的历史贡献 / 010 《群书治要》的流通过程 / 012 如何学习《群书治要》 / 014 第二讲 修身是成为卓越领导者的基本功 / 020 修身从戒贪做起 / 021 “五伦”大道 / 023 “五常八德” / 029 奢靡之害 / 030 第三讲 在德行和学问上扎根 / 033 孝敬仁义是立身的根本 / 034 发展经济、科技的中庸之道 / 040 企业如何长久发展 / 040 第四讲 利令智昏 / 042 厉公止谤 / 044 修身为治国之本 / 046 修身始于戒贪 / 046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 052 教学为先乃盛世之因 / 053 第五讲 养心莫善于寡欲 / 054 戒慎视听,提升心性 / 055 戒色戒淫,修身养性 / 057 德音雅乐,调养生息 / 058 涵养口德,净守本心 / 059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 060 拒贪财宝,克己守正 / 061 第六讲 远离酒色声乐 / 064 五子之歌 / 065 英雄一定能过美人关 / 067 饮酒的过患 / 069 靡靡之音的危害 / 072 第七讲 治理国家要以道德为上 / 078 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 / 079 唐太宗崇尚俭朴 / 082 居高位而务于道德 / 084 第八讲 好名之患 / 088 领导者爱好虚名的祸患 / 089 学习传统文化要身体力行 / 090 好名的表现 / 094 第九讲 节欲者安 / 098 欲是深渊 / 099 弃农从商令人忧 / 100 节欲而富民 / 105 俭者节欲 / 106 第十讲 官者要有仁爱之心 / 110 禁令不明的原因 / 112 好的制度需要好人推行 / 114 道德教育治理人心 / 116 法治德治相结合 / 117 道德教育是首要 / 119 恩及刑人,仁恕树德 / 120 第十一讲 仁义道德好于功利强权 / 123 刑罚积则民怨背 / 124 西方民主选举的弊端 / 128 王道文化与霸道文化 / 134 第十二讲 不因私怒而损害国家公义 / 137 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之功 / 138 三人行,必得我师 / 143 有过不改是真正的过错 / 148 能改过者为真英雄 / 148 第十三讲 知过改过 / 150 圣王知过的机制 / 151 有过不改的四个原因 / 155 第十四讲 改恶迁善 / 160 乐知其恶者难,以恶告人者难 / 161 恩义源于孝亲 / 165 第十五讲 敬身为大 / 171 敬妻有道 / 173 教子有方 / 175 爱护身体 / 178 提升德行 / 179 成就自身 / 179 第十六讲 正心为立德之本 / 181 君主用法度制约亲属 / 182 对亲属不能搞特殊化 / 185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187 心正则身修,国治天下平 / 188 第十七讲 自我反省 / 191 曾参受教传孝道 / 192 三省吾身 / 194 第十八讲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201 君子不重则不威 / 202 如何避开他人的怨恨 / 207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209 君子从政先端正自身 / 210 第十九讲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214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 215 明君治理好国家的原因 / 222 第二十讲 行德爱人,厉行节俭 / 225 长民治国之本在身 / 226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 / 228 节欲中听则民富国安 / 233 ……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余莉,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人民网理论频道文化教育专家,主要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特别是《群书治要》的研究与弘扬。曾应邀到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西门大学、昆士兰大学、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以及意大利、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地进行演讲与研讨。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三年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就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孝亲尊师:中华文化的根本等题目进行主题演讲。代表著作有英文专著《规则与美德的统一》,英文编著《东西方的美德概念》;中文著作《政德》《半部论语治天下》《中华文化五讲》《群书治要十讲》《心态即命运》《儒家伦理学》,中文编著《群书治要译注》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