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途 清华大学导学故事集

包邮师途 清华大学导学故事集

1星价 ¥53.3 (6.4折)
2星价¥53.3 定价¥83.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793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1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302579366 ; 978-7-302-57936-6

本书特色

本书将以优秀师门故事、导学思政理论、良好的导学关系等为素材,塑造校内数十位优秀导师形象,从导师生平纪实、导学思政理论探讨和感人肺腑的导学互动等角度,体现导学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彰显良师益友的光辉形象,为未来的人才培养提供蓝本,献礼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本书面向的读者对象有清华大学在校生:书中记录的优秀师门将是所在其中的研究生的珍贵记忆和科研生活纪实。清华大学校友:通过此书,可以唤起校友们对于自己在清华大学求学岁月的美好回忆,提升校友归属感。

内容简介

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为“初心不改”“行之以躬”“立德立言”“火传穷薪”四个章节。“初心不改”一章主要展现清华导师们的家国情怀。“行之以躬”一章主要呈现导师与学生共同攻坚克难的生平纪实。“立德立言”一章主要展示优秀导师关于导学思政和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火传穷薪”一章展示了清华园里动人的导学故事。清华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10周年,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总结清华研究生教育经验,展示导学思政工作成果,探索人才培养规律,助力清华育人工作的美好未来,为清华百十校庆献礼。

目录

第1章 初心不改 钱易:做了老师,我这一生没有白过 梁思成、郭黛姮、贾珺:跨越八十余载的建筑情怀 金涌、魏飞、张强:跨越七十年的师生情 吴澄:“国家”是他挂在嘴边*多的一个词 郝吉明:环境的守护者,学生的引路人 朱克勤:用一生诠释学无止境 张晓健:为祖国健康工作70年! 陈丙珍:六句话读懂陈丙珍院士的“教师”角色 李强:学者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 陈辉:课题组抗“疫”,画笔下流淌的家国情怀 金峰:以身许国的清华水利人 于歆杰:“清华慕课**人” 孙凯:在国家处于危难时坚持科研是清华人的底色 李国良:“程序报国”的蹈厉之志,“清华疫情地图”诞生史 第2章 行之以躬 王补宣:研教为本,“热”情终身 孙家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带头做“能用、管用、好用”的软件 杨士强:“开组会”和“见导师”是他学生*舒服的事情 肖贵清:“良师益友”是对老师*好的评价,也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张明楷:“名补”的热爱与执着 孙茂松:心若赤子,概莫如诗 黄霞:与学生相处使我充满正能量 骆广生: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冯西桥:“我对每个学生都很满意” 唐传祥:有一种终身成就叫作良师益友 黄维:为师爱生,为学求真 廖理:师生同行在路上 姜开利:清华就像一个大酒缸,师生之间其实是一个互相酿造的过程 张建民:每天*晚离开实验室的人 石磊:严谨细致做学问,全心全意为学生 杨殿阁:立德树人,搭建阶梯 李宝华:*期望同学们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朱安东:在奔跑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刘震:“思政课万人迷”,当马原遇上慕课(MOOC) 刘知远:“先有热情,再谈训练” 徐葳:我是学生并肩作战的战友 徐梦珍:学生信任老师,老师信任理想 第3章 立德立言 杨振宁:我一辈子也就带了十几个博士生 张楚汉:愿与青年学生、教师一路前行,让思想、学术青春永驻 李衍达:研究生首要是研究人生 姚强: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是学校“管”出来的 李克强:紧跟新时代科技发展,培养跨学科思想意识 朱邦芬:做学术要走正道 阎学通:追求快乐的人,在学术中获得乐趣 陈劲:“创新无限”的育人探索 薛其坤:别让学科边界变成科学研究的边界 张小平:清华这么大,只学术不交流就亏大了 杨国华:在体验中研究“清华学” 第4章 火传穷薪 姜彦福:师德门风的发扬与传承 聂建国:白发丹心,传道授业 孟庆国:大鱼前导,小鱼从游 张贵新:良师益友,厚谊长存 张涛:科研路上的躬亲“传道” 朱荣:让学生看见成长的自己 徐政:用热爱启迪人生之路 熊剑平:因材施教明方向,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史蒂文·怀特:一切源自热爱 李锋亮:明德笃行,以身垂范 李蕉:“Push团”之成团小记 佟浩:遇见佟老师是件幸运的事 黄俊:心之向阳,身之所往 范文仲:山高水长,立诚致广 焦雷:要说再见了,“焦师兄”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