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任与治理

包邮信任与治理

¥50.7 (7.3折) ?
1星价 ¥50.7
2星价¥50.7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3218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010232188 ; 978-7-01-023218-8

本书特色

信任在确立群体认同与共识、降低沟通与制度变迁成本、推动多元主体协商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现代治理不可忽略的前提。 本书旨在发展出一种分析框架,探讨信任水平与现代治理的内在关联,从而有效揭示现代治理过程中的规范或文化作用机制。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框架和论证逻辑如下:首先批判性反思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在揭示人类经济行为是所面临的挑战,明确提出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文化转向与信任在社会治理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以社会交易理论与文化心理学为基础,结合文化的深层结构分析,探讨中国本土信任关系的概念范畴和模式;第三和第四章分别从理性选择和文化解释的进路深入剖析了信任的来源;第五章针对当前信任研究的困境,从“文化制度二重性”的理论视角讨论社会转型期信任重建的路径选择;第六章系统考察了风险剧增的现代社会中信任与社会治理的内在逻辑;本书很后具体讨论信任在社会治理各个面向中的核心作用,同时结合优选信任调查数据,分析不同信任水平所带来的治理成效差异。本书综合多学科视角,通过严谨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究信任结构与社会治理的内在关联并从文化与制度二重性的角度对信任的来源及重构展开讨论。该成果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现有社会治理研究的空间,在增强理论研究对经验世界的解释能力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目录

前言 **章 作为社会资本的信任 **节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困境 第二节 文化转向与社会资本理论 第三节 策略信任还是规范论信任 第四节 信任的重要功能与经验 第二章 信任结构及文化解释 **节 中国人信任结构的本土化研究 第二节 关系本位与公私边界模糊 第三节 情感信任、制度信任与关系信任 第四节 契约、文化传统与信任演化 第三章 重复博弈下的信任发生机制 **节 信任发生机制的两种解释进路 第二节 合作的难题与集体行动的逻辑 第三节 种群互相回报式合作行为的博弈模型 第四节 集群中企业信任的发生机制 第四章 责任、正义与信任的产生 **节 信任基础的规范论解释 第二节 程序正义与组织信任 第三节 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信任 第五章 文化制度二重性视域下的信任重建 **节 高低信任格局静态区分的历史局限 第二节 制度与文化二元对立的现实困境 第三节 社会转型期信任重建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共同体感、社会团结与信任重建 第六章 风险、信任与社会治理的逻辑 **节 社会转型、风险与社会治理新任务 第二节 信任作为现代社会秩序扩展与治理的基础 第三节 信任重建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节 信任与认同视角下的社会治理逻辑 第七章 信任、制度变迁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节 制度变迁的一般形式 第二节 第三种形态:信任型制度变迁 第三节 信任型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 第四节 作为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善治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尚昆,湖南岳阳人,1980年12月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哲学硕士、管理学博士。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项,在《中国工业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4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