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009590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00959069 ; 978-7-5009-5906-9
内容简介
少林功夫是少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对外交流越来越密切,少林功夫也越来越多地被不同民族、国家的大众所了解和喜爱。少林功夫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超出了宗教、种族、语言、性别、年龄的,不但能让修习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能让修习者的心灵得到净化提升,获得当下的幸福和愉悦,这种生活方式具有普世价值,一千多年来一直被传播弘扬。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到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就提出过建立少林功夫段位制的想法,但由于条件不成熟,未能实施。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少林功夫走出去的进程不断加快,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少林文化中心以及众多的少林弟子在传授少林功夫的过程中,都不断向我们提出希望建立少林功夫标准化体系从而为广大的海外少林功夫习练者给予水平认定的迫切要求,我们认识到少林功夫段位制的建立是影响少林功夫海外传播、亟待进行研究的课题。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筹备,2018年7月少林寺启动了此项工作,由河南大学中原武术研究院洪浩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承担此项研制任务。少林寺是千年古寺,河南大学是百年名校,两家联袂来完成这一影响少林功夫在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相信能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放眼世界体坛,当今流行的体育运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具有统一的标准化体系。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文化,每个社会个体都有着不同的身体表达,框定他们的有效办法就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化体系进行评判。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凭借着统一严密、便于操作、易于竞赛和评判的标准化体系而迅速广播优选。亚洲的日本柔道和韩国跆拳道凭借考评标准清晰的段位晋升制度而迅速走出国门,传入西方,率先成为奥运会正式竞赛项目中的东方体育项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少林功夫在全世界进行推广普及,同样要制定一个适合全世界人们的标准化体系,唯有如此方能在统一的标准尺度下对不同地区的少林功夫习练者进行水平评定。
目录
**节 少林功夫的内涵
一、在嵩山少林寺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和地理环境中形成
二、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
三、充分体现禅宗智慧
四、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
第二节 少林功夫的外延
一、少林禅修
二、少林功法
三、少林套路
四、少林格斗
第三节 少林功夫的基本特征
一、禅武合
二、注重实战
三、自卫戒杀
四、武医融合
五、练养一体
第二章 少林习武戒约
**节 少林习武戒约的界定
一、源于佛教的清规戒律
二、学习、使用、传授少林功夫的言行准则
第二节 少林习武戒约的内容
第三节 少林习武戒约的当代价值
一、少林习武戒约的底线伦理有利于促进社会法制建设
二、少林习武戒约的普世伦理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建设
第四节 少林功夫礼仪
一、少林功夫常用礼仪
二、少林功夫教学礼仪
三、少林功夫段品考评礼议
四、少林功夫场馆布置
五、少林功夫服饰要求
……
第三章 少林功夫的功能
第四章 少林功夫的历史与现状
第五章 少林功夫文化
第六章 少林禅修
第七章 少林功法
第八章 少林套路
第九章 少林格斗
第十章 少林功夫教学
第十一章 少林功夫训练
第十二章 少林功夫比武
第十三章 少林功夫段品制
参考文献
节选
《少林功夫概论》: 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少林僧兵应征参与了镇压霸州刘宠、刘宸等人叛乱的军事行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少林寺武僧竺方周参等50人,受政府征调前往柘城平定了师尚诏的起事。 明代少林僧兵频繁地受朝廷征调参战,少林出现了大批如周友三奇、竺方周参、顺公万安、武公本乐、房公右室等留有战功的武僧,侧面反映出明代少林寺中习武风气之盛。而政府允许少林寺拥有武装力量,并且经常性地征用这支队伍,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少林功夫的传播和发展,呈现出“今之武艺,天下莫不让少林焉”的盛况。明代少林寺随着少林功夫的盛名远播而成为海内武林人士共相关注的功夫圣地,少林寺、少林僧人参战地域(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云南等)及少林僧人游方地区(如河南伏牛山、四川峨眉山、云南鸡足山等地)均成为少林功夫对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空间。 约嘉靖十一年(1532年)前后,徽州人王寅曾慕名少林“兵杖”,奔赴嵩山,向在武林享有盛名的武僧匾囤和尚学习了棍术。据说匾囤的拳棍功夫多得自西天梵僧哈麻,后来身为少林僧人的他曾远赴四川峨眉山和云南鸡足山等处传道,也将功夫带到了这些区域,成为少林功夫的重要传播者。 嘉靖四十年(1561年),著名将领、武术家俞大猷因久闻少林寺擅长棍技,由北云中(今山西大同一带)奉命南征时取道少林寺,拜访了时任住持的小山上人。此行俞大猷因认为少林寺“其技已失古人真诀”,后选带宗擎、普从二位武僧跟随其身边学习棍法。从他留下的诗文中可以看到,当时少林寺中习练棍术者有千余人,规模已经相当惊人。 隆庆年间(1567-1572年),程宗猷自徽州入少林寺跟随洪转和尚学习少林功夫,也曾向宗相、宗岱及广按等武僧求学,先后长达10年。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他编著成《少林棍法阐宗》一书,以图书形式将少林棍法公诸于世,影响深远。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杭州人陈元贽人少林寺学习武艺。后来他东渡日本,将所习少林功夫传艺于东瀛,极大地推动了日本武术的发展。 自正德至明末(1506-1644年),以少林寺为武术交流传播空间,以少林功夫为主线,其间至少产生10支武术系统或门派,影响范围极为广泛。据明人诗歌、笔记等文献可知,少林武僧精通的技艺有刀、枪、剑、戟、棍、鞭、拳术等各种拳械。而释洪转的《梦绿堂枪法》和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等武术著作的出版,则标志着以少林枪术、棍术为代表的少林功夫体系臻于成熟。明代少林功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了空前高度。 清军人关后,为维护满族统治,清王朝对于民间习武实行严格管控,禁武令被写入了《大清例律》等法律章典之中。少林寺因于明代武名显赫,少林功夫显扬天下,少林僧兵战功卓著,因而在清初少林寺僧人的习武活动因政治环境变化由公开转为隐蔽。 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世宗亲自批示重新规划和修整少林寺,并且对少林宗法门头进行整肃,其目的指向在于管控少林寺中僧人习武行为。在相对严苛的外部环境下,少林寺僧人白日照常坐禅修行,习武时间转为晚间夜深人静之时,地点选在了少林寺中*为隐蔽的千佛殿内。还有部分武僧前往处于偏僻地带的少林寺下院如石窟寺等地研习功夫。至今少林寺千佛殿的地砖上还保留有众多脚窝,那是当年特殊背景下少林武僧长年累月习练武艺的实物遗迹。道光八年(1828年),清代官员完颜麟庆代巡抚祭祀中岳,在少林寺中游览时曾亲眼见识到少林僧人习练少林功夫的概况。 有清一代,因政府的监控与压力,少林僧兵不复存在,大批武僧迫于环境而流散寺外。康熙时褚人矱在《坚瓠集》中称:“今人谈武艺,辄日:‘从少林出来。’”清人的笔记、文章也大量记载少林武僧云游四方传授武艺的事迹。此种背景造成了少林武艺在明末清初的向外流播。 同时,由于少林功夫在明代的盛名累积与长期积淀,少林寺早已以武闻名天下。在民间,因少林寺素有的以武艺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愫,以“反清复明”或以推翻清朝统治为宗旨的秘密会党组织擎起少林大旗,将“少林寺”转化为一种具有政治象征的文化符号,用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当时,山东“在理教”、四川“少林青主教”、北方“少林会”、南方“天地会”等民间会党均以少林寺为旗帜招徕会众并组织反清行动。 在清初特殊的社会条件下,少林寺中的少林功夫传承虽然受到了限制和监管,但其文化空间依然存在。而随着少林武僧的外出传艺以及少林寺作为反抗满清统治的政治符号名动海内,虽然在此过程中少林寺外的少林功夫修习目的和少林功夫的文化功能受环境干扰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异化,但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终形成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社会共识。 ……
作者简介
释永信,释永信,1965年9月生于安徽,俗姓刘,名应成,法名永信,自号皖颍上人,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释永信是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政协河南省委第十二届委员、常委。现任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
-
肌肉健美训练图解——适合中国人体质的肌肉训练书
¥11.4¥38.0 -
中国古代足球
¥15.7¥49.0 -
围棋入门
¥15.0¥50.0 -
武当沾衣十八跌
¥27.1¥43.0 -
武当内家散手
¥30.6¥45.0 -
猿仙通背拳全集
¥82.5¥150.0 -
围棋实战技法丛书:围棋新手实战快速提高
¥12.8¥42.8 -
国际象棋入门 修订本
¥15.6¥52.0 -
中国武术发展传播及文化传承探究
¥13.8¥46.0 -
道家秘功八段锦
¥23.8¥35.0 -
六合螳螂拳
¥23.8¥39.0 -
武当九宫门拳械功法阐秘(上册)
¥16.5¥35.0 -
武当九宫门拳械功法阐秘(下册)
¥16.5¥35.0 -
中国营地教育完全手册
¥11.9¥39.8 -
运动解剖学图谱-第3版
¥42.9¥78.0 -
螳螂拳
¥35.8¥65.0 -
健康减脂
¥35.8¥55.0 -
身韵教学法:中国古典舞基础
¥42.9¥78.0 -
武当秘传打穴手
¥30.6¥45.0 -
太极螳螂拳:传统套路与实战技击
¥46.8¥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