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769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8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20376945 ; 978-7-5203-7694-5
内容简介
本书从现代化理论探讨出发,从亚洲国家现代化实践中的细微处入手,触及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诸多宏大主题。比如,在现代化进程中,“农者”是否仍为“天下之大本”?土地制度改革如何影响一国的现代化进程?农民如何融入现代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骚乱是如何产生的?贫富差距会产生何种政治效应?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如何实现再生产?“现代化范式”与“革命范式”如何解读中国的近现代史?发达国家向后来者展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后发优势”与经济增长的潜力如何?巾国如何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多样的案例呈现,供读者在阅读中找寻自己的答案。
目录
理论探讨
从“业本”到“人本”——“重农”新解
“现代化范式”与“革命范式”
民国以来国内史学界对欧洲中心论的认知与批判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及其前景
“文明冲突论”中多元现代性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评析
重新解读马克思《资本论》(**卷)中“后者未来的景象
亚洲实践
1997年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V形反弹式复苏”的动因
东亚贫富差距扩大的政治效应
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城市农业
普罗化与韩国“农民工”的城市化问题
战后菲律宾稻米种植区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变
20世纪菲律宾中吕宋农村骚乱的起源
农业资本主义的理论和现实:印度旁遮普邦的个案
土耳其尝试加入欧盟的曲折进程与原因评析(1987一1999)
土耳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反思
中国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两种形式
近代报刊传媒与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和流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经济状况: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评估
中国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外交和外宣——以缺席1962年莱比锡展览会为视角
中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特征探析
后发优势与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演变趋势
新马克思主义女权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再生产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观与“中华民族”概念的学术建构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董向荣,理学学士、法学硕士、历史学博士,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亚太政治研究。著有《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合著,2012)、《韩国起飞的外部动力》(2005)、《南韩创造奇迹》(2009)、《列国志·韩国》(合著,2005,2009,2017)等,在《当代亚太》、《世界历史》、《国际经济评论》、KoreaJournalofDefenseAnalysis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冲动的美国
¥44.2¥6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4¥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民主
¥5.9¥1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