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35563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16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59635563 ; 978-7-5596-3556-3

本书特色

有清一代的文献大家1.马国翰博通儒术,精于辑佚,擅长诗文,著书勤勉,是一位学术与文学兼修的文献大家,王重民先生尊之为“清代辑佚**家”,在清代辑佚学史和目录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作者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马国翰,把马国翰研究从一个侧面扩展到全面,使读者对马国翰有更完整、更准确的认知。 3.本书对《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佚书的数量、种类、分类等进行了统计和总结,更将马国翰辑录诸佚书所引之书一一钩稽列出,并与《玉函山房藏书簿录》比较,为现代编纂清人著述目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4.本书对马国翰的文学活动作了梳理和总结,披露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细节,对于保存山东地方文献有着重要价值。 马国翰能够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仅凭一己之力,完成如此巨作,其勤奋程度和对学术的用心可想而知。正是由于马国翰对辑佚事业的执著和不懈努力,才有了《玉函山房辑佚书》这部辑佚学巨著。

内容简介

《马国翰研究》是对清代有名藏书家、目录学家马国翰的全面研究,作者从行年、著作、交游、藏书、《玉函山房辑佚书》、文学研究六个方面加以考察,拓宽了前人研究的维度。本书通过其藏书考查了清代的学术、书籍出版与流通等状况;并对《玉函山房辑佚书》的叙录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将藏书与《辑佚书》相结合,对马国翰的目录学成就做了客观深入的总结。此外,抢先发售对马国翰的文学活动与文学成就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目录

绪论

**章 马国翰行年考


**节 家世

第二节 生平简述

一、启蒙时期

二、科举求仕时期

三、仕宦时期

四、暮年乡居时期

第三节 行年录


第二章 马国翰著述考

**节 著作目录

一、经部

二、史部

三、子部

四、集部

五、丛书

第二节 散见他处之论述

一、见于周乐《二南文集》者

二、见于《续修历城县志》者

第三章 马国翰交游考

**节早期师友

第二节 同乡师友及门生

第三节 科考同年及官场同僚

第四节 鸥社友人

第五节 至交好友


第四章 马国翰藏书考


**节 马国翰藏书来源考

一、手自钞录

二、友人相赠

三、自行刊刻

四、购买所得

第二节 马国翰藏书之版本分析

一、著录出版时间

二、著录书籍来源

三、著录出版者

四、著录出版地

五、著录书籍出版形式

第三节 玉函山房藏书之特色

一、收藏山东乡贤著作

二、收藏小说

三、收藏医书

四、收藏地方志

第四节 《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及《簿录》以外的马氏藏书

一、版本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五节 至交好友 马国翰交游十分广泛,但在众多师友中,李廷棨和李邺与马国翰交往*为深刻。三人相识于青年时期,交往*为长久。马国翰与李廷棨为儿女亲家,关系更为亲密,两人在诗歌创作方面互相影响,唱酬诗、同题诗甚多。章丘李氏在马国翰没后更是竭力保存马氏遗稿,为马国翰著作的流传做出了重大贡献。 1.李廷棨。字星垣,号戟门,章丘人。乾隆五十四年生,道光二十九年卒。马国翰与李廷棨相识应在嘉庆二十四年左右。道光七年马国翰有《夏夜戟门斋中小酌联句》诗,中有“我辈十年交,深情托张范”一句,由此推测,二人应相交于嘉庆二十三年。道光九年《送戟门之保阳》诗又云“新县花迎千里外,故人交笃十年前”,则二人应相识于嘉庆二十五年。故笔者姑且记其二人结识之时间为嘉庆二十四年左右。 马国翰与李廷棨所作诗歌,多有相似之处。嘉庆二十五年,马国翰作《仲秋八日泛舟明湖待月与李三戟门扣舷联句》,李廷棨有《晚棹同马词溪赋》诗二首和之。马国翰诗曰:“一径入芦苇,四围环芰荷。秋城暮烟起,别港晚凉多。酒热飞螺盏,诗成付棹歌。伊人不可见,风露淡微波。” 而李廷棨诗云:“一径出芦苇,四围环芰荷。秋城暮烟起,别港晚凉多。酒熟飞螺盏,诗成付棹歌。伊人不可见,风露淡微波。” 两诗几乎完全相同。除这种文句相似的和诗外,两人亦常有同题之作。马国翰道光二年有《五杂组》三首,李廷棨亦有同题诗四首。又马国翰道光五年作《新乐府》四首,题目依次为《劝种麦》(原注:劭农事也)、《催织茧》(原注:劝女红也)、《平雀鼠》(原注:清讼狱也)、《种松柏》(原注:储桢干也)。李廷棨亦有《乐府四章》,每诗题目与马国翰全同。道光四年,马国翰仿李廷棨《读毛诗》十七首,作《读毛诗四十五章》,有序云:“李子戟门有《读毛诗作》十七章,根据注疏及齐、鲁、韩三家说而以骚选之笔出之。余爱其古雅,抄存箧笥中。暇日漫兴,复续成四十五首,萃荟群说,折衷同异,在说经工拙弗计。凡戟门已具之篇,不复更咏,明其无懈且见吾两人同志云尔。” 又道光十年,马国翰有《黄金台》、《董子祠》、《麻姑城》、《楼桑村》、《张华宅》、《阆仙祠》等诗,李廷棨均有同题诗,且文词多有相近之处。 用全韵作长律,李廷棨为创始者。李廷棨道光十四年作《满城风雨近重阳》诗十三首,用全韵,马国翰遂作同题和诗十三首,亦终全韵,其韵共一百零八字,故马国翰将二人所作诗合为百八唱和诗,又录道光七年马国翰所作《夏夜戟门斋中小酌联句》及《藤带联句》等全韵之诗及李廷棨道光十年所作《寄词溪四十韵》,合为《百八唱和集》。 道光二十年,李廷棨集石鼓文字作诗寄与马国翰,马国翰仿作八章,后李廷棨又作七绝二首,马国翰依韵和之,仍觉未尽兴,遂再作两首寄与李廷棨。 马国翰与其他友人不曾做此类同题诗歌,从马国翰与李廷棨众多的同名诗可见,其与李廷棨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密切关系,两人不仅互相学习,互相影响,更是将诗歌作为传递情谊的载体。 道光八年七月,李廷棨中举人,马国翰作《贺戟门秋捷》诗,云“果应黄华记梦诗,榜看第二快群思”后有小注云:“先是东溟梦见天榜,戟门名在第二。戟门纪梦诗有‘他时记取黄花节,看榜先看第二名’之句。今果验矣。”此诗纪李邺梦见李廷棨榜中第二名之事。李廷棨遂戏作《东溟梦至一第观榜,其第二为余名。明日越百里来述以贺,其词色坚自信也。余因索手箑戏书四语以券其征,时戊子七月四日也》一诗,云“我梦黄粱梦未成,怪君说梦大分明。他时记取黄花节,看榜先看第二名”。后李廷棨果中第二名,三人皆以为奇。此事马国翰不止一次进行描述,《玉函山房诗集》、《玉函山房文集》及《竹如意》等书中均有记载。 道光九年,李廷棨任职保阳,马国翰有《送戟门之保阳》诗为之送别。道光十年,李廷棨作《寄词溪四十韵》,马国翰亦有《寄怀戟门》诗,二人寄诗唱和,以叙情谊。道光十一年,李廷棨作《寄词溪》诗二首,马国翰有《和戟门赠句》答之。道光十二年,马国翰入京,返乡路过新城,恰李廷棨同在新城,二人诗酒相聚,马国翰作有《过新城与戟门款洽竟日临别有赠》诗以纪之。道光十三年,马国翰为李廷棨作《纫香草堂集序》,评李廷棨诗云:“意盖舒其葱郁,词条艳其馦馣。”又论李廷棨之学识曰:“考三家以论毛诗,搜八体以通籀篆。学与年而俱进,时方屈以待伸。”其对李廷棨评价颇高。 道光十八年上巳日,李廷棨寄诗与马国翰,马国翰作《戟门上巳日赋诗见寄用少陵小寒食舟中诗韵依韵和之》一诗纪之,时李廷棨仍在保阳。道光十九年,马国翰为李廷棨作《古墨斋歌为戟门作》,纪李廷棨新寨落成事。道光二十年,李廷棨离保阳,赴深州任,马国翰作《闻戟门抵深州任赋寄》诗二首以纪之。道光二十二年,李廷棨赴广东雷州任职,临行前访马国翰,赠其新稿,马国翰作有《戟门将之粤,过余信宿,出纫香新稿见示,题句卷尾》诗云:“喜得永朝夕,抒余三岁思。挑灯共悄话,开箧读新诗。”两人各在一地为官,相聚不易,马国翰自道光十九年至道光二十二年,中有三年不得与李廷棨相见。同年冬,李廷棨升任荆宜施观察,寄书与马国翰,马国翰作《戟门升任荆宜施观察,冬杪得广州所发书复寄》诗纪之。后马国翰与李廷棨相互寄诗不断。 章丘李氏与历城马氏结为姻亲,李氏于保护马国翰遗稿功不可没。马国翰生前曾刻《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子编,但未曾刷印。章丘李氏保存了《玉函山房辑佚书》的书版,并先后两次补刻。光绪十五年章丘李氏补刻《玉函山房辑佚书》,有李元瑞序云:“吾先叔父之外舅马词溪先生之著《辑佚书》等编也,剞劂觕就,遽捐馆舍。其时兵燹方炽,藏书家多被蹂躏。先生之夫人大惧是书之将失也,乃致先叔父而谓曰:‘汝岳一生心血毕在是书,时值乱离,藏之非易事,我寡而年迈,收蓄之责,将于汝乎是赖。如可,则以车来迁;否,则舁之汝岳墓门,付之一炬,以完此债耳。吾不忍待后人之居之为奇货,至售之以贱值,俾他人或易名而刊之也。’先叔父商之先君子,乃急辇而致之,为复壁以庋藏之。此板归吾家之由来也。其他如《泉品》《四书笔记》,并诗文杂集诸板,尚数十余种,亦毕致焉。” 此序备载马国翰遗稿归章丘李氏之始末。同治十年济南皇华馆补刻《玉函山房辑佚书》,即用李氏所藏之书版。光绪十五年,李氏又补刻马国翰遗稿,成《玉函山房全集》。马国翰的著作得以流传并日渐彰显,章丘李氏功不可没。

作者简介

赵晨,1985年生于山东菏泽。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师从杜泽逊先生,现任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讲师。专业特长为目录学与古籍整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