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生受用的课堂——清华大学挑战性学习课程“大篷车课堂”(110校庆)

包邮终生受用的课堂——清华大学挑战性学习课程“大篷车课堂”(110校庆)

¥96.6 (7.0折) ?
1星价 ¥96.6
2星价¥96.6 定价¥1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79182
  • 装帧:8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8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302579182 ; 978-7-302-57918-2

本书特色

作者经过20年的教学探索,系统总结了“大篷车课堂”的新闻理念和实践成果,具有创新性,对于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内容简介

光教授坚持“大篷车课堂”教学已经20年了,这是一个在丝绸之路上延展的体验式课堂,也是清华大学的挑战性课程之一。“大篷车课堂”共计出征 20 余次,有 900 多名学生参与。《终身受用的课堂——清华大学挑战性学习课程“大篷车课堂”》对“大篷车课堂”做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大篷车课堂的缘起与经历、实战经验、学生感悟、教学计划、教育理念与研究,对于新闻教育与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目录

**章 “大篷车课堂”的前世今生
**节 中国需要怎样的跨文化传播人才
一、寻根之旅:“大篷车课堂”的路线选择
二、思维模式:人才培养的关键
三、“大篷车课堂”与“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
四、“大篷车课堂”与“一带一路”的传播策略之探索
五、“大篷车课堂”与文明对话的人才需求
第二节 “大篷车课堂”与新闻教育改革
一、新闻学是承载人类文明和价值观的学科
二、新闻学是人文科学,不是社会科学
三、新闻学有没有自己的“学”?
四、新闻教育改革与书写“一带一路”
五、有关改革中国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设置的建议
第三节 “大篷车课堂”的由来
一、西域教我当记者
二、师父带徒弟的“苦行书院”
第四节 “大篷车课堂”的足迹
一、学习“慢新闻”的“大篷车课堂”
二、以实践为主的教学
三、恩想的“大篷车”
四、穿越帕米尔山区
五、穿越戈壁沙漠
六、在亚洲此部边地
七、行驶在西伯利亚铁路上
八、远征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
九、喜马拉雅山中的无媒体生存
十、在普拉昌达主席的家中
十一、乘坐荒原列车去漠此
十二、夜宿蒙俄边境线
十三、一种回归人性的经历
……

第二章 充满挑战的“大篷车课堂”
第三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阿尔泰山“大篷车课堂”学生感悟
第四章 “大篷车课堂”的教学计划
附录:“大篷车课堂”新闻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希光,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日新书院导师、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巴基斯坦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咨询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素养与文明对话教席负责人、国家三项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获联合国艾滋病防治特殊贡献奖、巴基斯坦总统奖,获评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所讲授课程“新闻采访写作”获评国家精品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