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822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7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20382250 ; 978-7-5203-8225-0
内容简介
本书名为《农耕文化与乡村建设研究文集》,主要内容由农耕文化研究和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两部分组成。本书“农耕文化”部分所汇集的论文,大致反映了笔者在这些方面的追求与探索。 本书研究的理论取向:针对几乎所有自然科学学者和民族学学者均片面搜罗负面资料以求证刀耕火种“原始”的充满文化中心主义色彩的研究,笔者坚持人类学的文化相对论和主位研究原则,整合生态人类学的文化适应和文化生态变迁理论,结合环境史等研究理论方法,进行历史动态过程的综合研究。
目录
前言
上篇 农耕文化
20世纪80年代的进化论与适应论之争——云南刀耕火种研究
农耕文化研究刍议
亚洲稻作起源研究的回顾
我国犁耕、牛耕的起源和演变
我国梯田的起源与发展
云南农耕低湿地水稻起源考
傣族的木机榨糖技术
西部在粟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西部在栽培作物传播研究中的地位
西部在我国水利灌溉研究中的地位
西部在传统耕织研究中的地位
下篇 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设想
民族文化生态村与生态博物馆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理论构想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组织与运行机制
民族文化生态村的环境整治与资源开发
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成果
后记
上篇 农耕文化
20世纪80年代的进化论与适应论之争——云南刀耕火种研究
农耕文化研究刍议
亚洲稻作起源研究的回顾
我国犁耕、牛耕的起源和演变
我国梯田的起源与发展
云南农耕低湿地水稻起源考
傣族的木机榨糖技术
西部在粟稻起源研究中的地位
西部在栽培作物传播研究中的地位
西部在我国水利灌溉研究中的地位
西部在传统耕织研究中的地位
下篇 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设想
民族文化生态村与生态博物馆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理论构想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组织与运行机制
民族文化生态村的环境整治与资源开发
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成果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尹绍亭,云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文史馆馆员。曾任云南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人类学博物馆馆长、云南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日本京都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和东京立教大学客员教授,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客员研究员。主要从事人类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保护教学研究。出版《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等中、英、日文专著和《生态人类学》等译著,主编“当代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文库”等多种丛书,发表论文和调查报告若干。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性心理学
¥18.4¥5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3¥39.8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