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星价 ¥38.0 (7.3折)
2星价¥38.0 定价¥52.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90971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19909710 ; 978-7-5199-0971-0

本书特色

1843年,马克思在巴黎时,为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做了相应的摘录、批注和评论,他称这些笔记为“巴黎笔记”。1844年,马克思把笔记手稿命名为《神圣家族》的准备材料。1932年,这些手稿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名而发表。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经济学研究对马克思哲学理论内核的深刻影响,同时《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也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内容简介

  《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独立著作。它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特别是把异化问题跟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因此,尽管《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它却是马克思的  作品之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所阐发的思想,不仅直接为《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而且也在某种意义上为《资本论》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目录

序言
【**手稿】
工资
资本的利润
地租
【异化劳动】

【第二手稿】
【私有财产的关系】

【第三手稿】
【私有财产和劳动】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需要、生产和分工】
【货币】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
哲学的批判】

注释
译后记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  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己本身看作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诚然,动物也进行生产。它也为自己构筑巢穴或居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所做的那样。但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因此,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化分为二,而且通过活动,在实际上把自己化分为二,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因此,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的生活、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那种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人被夺去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  同样地,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从而把人的类的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因而,人所具有的类的意识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的生活对他说来成了手段。  因此,异化劳动导致如下的结果:  (3)人的类的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他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与人异类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把人自己的身体从人那里异化出去,就像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把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异化出去一样。  (4)人从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活活动、自己的类的本质异化出去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从人那里的异化。当人与自己本身相对立的时候,那么其他人也与他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对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己本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同样适用于人对其他人、对其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  总之,人从他的类的本质异化出去这一命题,说的是一个人从其他人异化出去,以及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从人的本质异化出去。  人的异化,一般说来,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  因而,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按照他本身作为劳动者所处的那种地位和角度来观察别人。  我们已经从劳动者及其产品的异化这样一个经济事实出发。我们已经表述了这一事实的概念: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我们已经分析了这一概念。因而,我们只是分析了一个经济事实。  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考察一下异化的、外化的劳动这一概念在现实中是怎样必然显示和表现出来的。  如果说劳动产品是与我不相干的,是作为异己的力量与我相对立的,那么,它到底属于谁呢?  如果说我本身的活动不属于我,而是一个异己的、被迫的活动,那么,它到底属于谁呢?  属于有别于我的另一个存在物。  这个存在物是什么呢?  是神灵吗?诚然,起初主要的生产活动,如埃及、印度、墨西哥的神殿建造等等,是为了供奉神灵的,而产品本身也是属于神灵的。但是,神灵从来不曾是劳动的独一无二的主人。  ……

作者简介

  刘丕坤(1919-1992),笔名:刘磊,曾用名:樊集、磊落。辽宁省营口市人。1938年,在吉林市第三国民高等学校任商科教员,同年考入哈尔滨学院。1943年,进入长春的电影公司,从事电影作品的翻译工作。1950年,经考试入职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的编译局,担任编辑工作。1952年,调入人民出版社,在哲学编辑室、马列著作编辑室担任编辑工作。1981年,调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担任经济研究室译审、《日本问题》杂志副主编。  主要译著:  1.《取得政权的道路》,[德]卡尔·考茨基著(三联书店,1961年出版)。  2.《马克思恩格斯和**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苏]康捷尔著(三联书店,1963年初版,1973年再版)。  3.《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德]卡尔·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9年初版,1983年再版)。  4.《逻辑学》,[匈】贝拉·弗格拉希著(三联书店,1979年出版)。  5.《哲学中革命变革的起源——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苏]列·尼·巴日特诺夫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