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大家小书:屈原研究(增订本)(精装)

大家小书:屈原研究(增订本)(精装)

1星价 ¥27.8 (5.8折)
2星价¥27.8 定价¥4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55473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0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805547329 ; 978-7-80554-732-9

本书特色

屈原是郭沫若先生“*喜欢的一位作家”,他以屈原为主题,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屈原言说,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印痕。本书即选取了其中*为重要的两部著作——《屈原研究》与《〈屈原赋〉今译》,再现了作者心目中个性鲜明、充满怀疑精神的诗人屈原形象。 郭沫若先生两部经典《屈原研究》与《〈屈原赋〉今译》在中国大陆的首次联袂出版,再现屈原学术研究的时代印痕。

内容简介

本书是郭沫若先生的经典著作之一。《屈原研究》*初出版于1943年,作者梳理了屈原的身世、作品,对其作品进行解说,从历史的角度总结当时的时代特征,并在此的基础上,对屈原的思想进行分析,突出反映其以人为本的文艺观。同时,本书将郭沫若先生的《〈屈原赋〉今译》一并收录。《〈屈原赋〉今译》是郭沫若先生在1935年至1953年的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反复推敲、修改的白话今译《 楚辞》,鲜明地体现了其学术研究进展和具体观点背后的时代印痕。此次出版,是这两部著作在中国大陆的首次联袂呈现,对于我们理解屈原及《楚辞》大有助益,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屈原虽九死其未悔的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

目录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研究

  一 屈原身世及其作品

  二 屈原的时代

  三 屈原的思想

《屈原赋》今译

  屈原简述

  九歌

  招魂

  天问

  离骚

  九章

  卜居

  渔父

  后记

  “深幸有一,不望有二”

  从诗人节说到屈原是否是弄臣

  评《“离骚”底作者》

  评《“离骚”以外的屈赋》

展开全部

节选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一 屈原是中国民族所产生出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真理和正义,他的诗是由这种真挚的感情所充溢着的。 他以二二九二年前(公元前三四〇年)生于战国时代的楚国,照族系上讲来,是楚国王族的同宗。屈姓是春秋初年(公元前七世纪)楚武王的儿子屈瑕的子孙。屈是屈瑕的封地。但屈原在《惜诵》里面说,他自己的出身是“贱贫”的。这是因为“楚邦之法,禄臣再世而收地”(《韩非子·喻老》),封君只传两代,便要由王家收回土地。故屈原尽管与楚王同宗,事实上只等于楚国的一个平民。 因为这样的关系,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后来在他失意遭受了流窜的时候,他屡次想跑到别国去,这是战国时代一般知识分子的常态,但他也想到人民的灾难而不忍离开。他似乎是特别同情农民的。在《卜居》里面曾说到屈原向郑詹尹问过:“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这样相反的问题,他列举了八对,上一项都是他所愿意做或已经做了,下一项都是他所不愿意做的。如果《卜居》的描写合乎事实,那么屈原就是愿意拿着锄头耕田,而不肯去游说诸侯以求一官半职。 同情人民、热爱人民,这是屈原的基本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所以他才能够博得人民的同情,他的诗也才能够有充沛的生命,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卷起了一次诗歌革命的风暴,在文学发展上发生着深刻的长远的影响,使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人民一直都在纪念着他。 屈原的诗歌,根据汉代官家的著录,在当时只留下二十五篇。很可庆幸的是这二十五篇一直保留到现在,并没有残缺。那就是《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离骚》《天问》 《招魂》《卜居》《渔父》各一篇,一共二十五篇。虽然后汉的王逸把《招魂》作为宋玉的作品,而把可疑的《远游》一篇充足了二十五篇的数目,但我们根据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和《招魂》本身的内证,可以断定《招魂》确实是屈原的作品,而《远游》则很有可能是司马相如《大人赋》的初稿。在这二十五篇中,还有一个近于公认的看法是:《卜居》和《渔父》(特别是《渔父》)也不会是屈原所作。但其中用韵还是先秦古韵,我认为当是屈原的后人如宋玉、唐勒、景差等,同情屈原而又深知屈原的生活和思想者的作品。故这两篇尽管不是屈原所作,而在作为研究屈原的资料上仍然是可以宝贵的。 根据那些*可靠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屈原诗歌的特质就是人民的气息非常浓厚。首先值得注意的,他是采用着民间歌谣体,而充分地把规模扩大了。 在屈原以前,中国古代贵族阶级的诗歌,如《大雅》《小雅》《商颂》《鲁颂》等,以及春秋以来的青铜器上的一些有韵的铭文,不分南国和北国,都一致地采用着四言诗的格调,和民间口语是脱离了的。到了屈原,虽然在《天问》《招魂》《橘颂》的几篇中,基本上还保留着四言格调,而在其他的篇章中便把这种格调彻底打破了。 方言和口语的大量使用,是屈原诗歌的一大特色。这些字眼是举不胜举的。一个反复使用的“兮”字便是*好的一把钥匙。“兮”字是古代民歌里所常见的字,采自民间的《国风》也常见使用。这个字,今音虽读如“牺”,古音却读如“呵”,懂得这个音窍去读屈原作品,民歌品质的真相便完全表露出来了。 屈原在古代中国的诗歌中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形式的,而这个新的形式和他的同情人民、热爱人民的感情意识正相为表里。故屈原的诗歌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典型的一致。 二 屈原不仅是一位热爱人民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 他生在楚国,因而热爱楚国。但他的对于祖国的热爱,是超过了楚国的范围的。 请读他的《天问》吧。那里面所包含着的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大部分是关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叙述,从虞、夏、殷、周以来每一代的事迹都说得相当详细,而*后说到楚国时却只有四五句而已。再请读他的《离骚》吧。那里面也在称赞尧、舜、禹、汤、皋陶、伊尹、武丁、傅说、周文王、齐桓公,而却没有一处说到楚国的先公先王。从这里,屈原的抱负不是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吗?屈原,他不仅热爱楚国,而且热爱中国。 中国的古代社会,在春秋以前虽然仿佛是一个统一的局面,但那局面很小,而在实质上只是一些大小氏族集团(所谓“万邦”)的并不十分紧密的联盟。那些氏族集团在联盟期中,特别在联盟瓦解之后,都各自为政,进行其独立性或半独立性的发展。但有一点是很重要的,便是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在基本上是在统一形式之下发展着。因此,在这长期的个别发展中,中国的局面由小而大,到了春秋末年已经普遍地生出了更严密的统一要求,即所谓“大一统”。由殷周以来的多数氏族集团归并而为春秋的十二诸侯,再归并而为战国的七雄,这样的历史发展的轨迹正明显地表示着这个“大一统”的趋势。这是中国民族的一个总要求,差不多无例外地,反映在周秦之际的各家学派的主张里面。 屈原当然体会到了这种趋势和要求,而生出了由楚国来统一中国的抱负:“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离骚》)——他要急走直追,辅助楚王,向统一中国的禹汤文武追赶上去。 要由楚国来统一中国,楚国在当时是不是有这样的资格呢?这倒并不是屈原一个人的纯粹的主观愿望。 楚国本来是殷王朝的同盟,殷代灭亡后,在周代的几百年间,独立地在南方发展。到了战国时代,长江流域、汉水流域、淮河流域的全部都入了楚国的版图。此外还包含着今天的陕西、河南、山东等省的各一部分。中国南部的开发,楚民族的“筚路蓝缕”是尽了很大的力量的。故在战国七雄中,楚国的疆土*大,而兵力也不弱。 就在屈原诞生前四十一二年前,楚国的悼王曾经重用吴起,对于内政雷厉风行地施行了一次大改革。“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史记·吴起列传》)这和二十年后秦孝公重用商鞅的作风是很相仿佛的,吴起与商鞅同是出身于魏国的法家,他们的主张和手腕相同,目标相同,步骤也是相同的。但不久楚悼王一死(公元前三八一年),楚国的反动公族们便把吴起射杀了。吴起的悲剧也和商鞅的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商鞅执政的时期很长(在二十年以上),而吴起执政的时期很短(只有两年光景)。但在吴起死后,射杀吴起的反动派有七十多家被治罪而整个消灭了,由此可见吴起的余教在楚国必然还有留存。 屈原正是在吴起、商鞅等实行变法的流风遗韵中长大的。他靠着自己的才能曾经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做到仅次于令尹的左徒的官职,参预了高级的行政工作和外交工作,他的实际政治家的作风相当浓厚地表示着法家色彩。请读他的《惜往日》吧。他说:“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回想从前我曾受信用,禀受王命使时代光明。把先代的业绩昭示众庶,使法度严密无疑可存。)这明明就是“明法审令”的做法。在他所说的“先功”(先代的业绩)里面,可能就包含有吴起的余教。故在这之外,他在同一诗中,更主张“参验考实”,而反对“背法度而心治”。这些都是法家的基本主张。 然而屈原所遭遇的楚怀王,却不能和吴起所遭遇的楚悼王、商鞅所遭遇的秦孝公相比。因而他倒遭遇到了和吴起、商鞅一样的悲剧。楚怀王是一位虚荣心很重、浅薄无定见而又妄自尊大的人,他很轻易地听信了反动贵族的中伤,便把屈原疏远了。这个国王被一群反动派包围,一味地骄奢淫逸,轻举妄动,多树敌人,容易受人欺骗,也容易受人挑衅,结果一败再败,就像一个败家子一样,把楚国几百年来所建立起的基业,差不多就败坏在他一个人手里。*后还被秦国诱引去做了三年俘虏,囚死在秦国。 楚怀王的继承者顷襄王是更不济事的。在他的时代,正直的屈原更进一步遭受到迫害而被放逐。结果在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二七八年)秦国的大将白起领兵南下,把郢都破灭了,焚烧残杀,划平了历代楚王的陵墓,还长驱直入,占领了洞庭、五渚、江南。楚国的君臣朝东北逃走到陈城去才暂时稳定了下来,几几乎弄到了亡国的地步。 国家败坏到这步田地,在热爱祖国的诗人屈原当然是*不甘心的。这便是在他后期诗歌里面所包含着的绞心沥血的悲痛、抑郁、愤懑和绝望的深在根源。在郢都破灭后,他在逃难中作过一首《哀郢》的诗来表示深沉的悲痛。他那时已经六十二岁了。他是往南方逃走的。他逃走的方向恰恰是白起进兵的方向。所以他逃到了哪儿,白起也追到了哪儿。这就逼得他就在郢都破灭的那一年,终于跳进湖南境内的汨罗江里自杀了。 屈原的自杀,事实上是殉国难。很显然,他是把他自己造成了一个典型悲剧时代中的典型悲剧人物。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号鼎堂。四川乐山人。1914年留日学医,后成立创造社,从事文学活动。1924年后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倡导革命文学。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日从事中国古代史和甲骨金文研究。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开展抗日救亡与民主运动。1949年以后继续进行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文联主席、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等职。著有《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屈原》《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蔡文姬》等,有《郭沫若全集》行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