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三辑))

- ISBN:97875321786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32178643 ; 978-7-5321-7864-3
本书特色
怀特海说:“一个迷路的旅行者不应该问:'我在哪儿?'他真正想知道的是,别的地方在哪儿?” 列文森说:“一个观念总是在它与其他观念相对的关联中才能被把握。” 对“五四”新文化的认知,大概也可借鉴这样的方法,在新文化与其前后四旁的关系中来探测其位置。
内容简介
文学理论。"五四"已过去百年,但"五四"提出的问题不仅没有过时,在当下反而变得更加迫切了。本书旨在以一系列个案研究的形式,回到思想激荡的"五四"历史现场,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化的"五四"叙事和想象,深入"五四"内部不同的话语、观念和潮流的缝隙中,在辨析它们的各自脉络和理路以及相互间的复杂关系的同时,激活被单一的"五四"叙事板结化的历史能量,重新体认"五四"为现代中国奠定价值地基的意义。本书大致分为四辑,辑从语言和文体问题入手,探讨"五四"语言改革运动的不同侧面,揭示其思想史和文学史意义;第二辑侧重于对"五四"时期"文学"观念的考察,跳出概念史的思路,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分析"文学"作为一个论域如何在"五四"时期的媒介转型、翻译实践、文类重塑和思想运动的彼此激荡中脱颖而出;第三辑聚焦于"五四"的思想史图景,从地方和跨文化的多重视角,揭示新文化运动内在的张力和动力;第四辑则以问题史的梳理的形式,在更长的时段中思考"五四"作为现代中国之重要节点的意义。
目录
自序
**辑 语言和文体
近代散文对“美文”的想象
语言方案、历史意识与新文化的形成——清末民初语言改革运动中的世界语
“声”之探求:鲁迅白话写作的起源
第二辑 文学之观念
胡适与《新青年》的相遇:从文学翻译到文学革命
思想如何进入“文学”:《新青年》与新文学的思想性
从文类视角看现代“文学”的构造——读张丽华《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
第三辑 社会互动的图景
地方精英、学生与新文化的再生产——以“五四”前后的山东为例
国家与道德:民初共和危机与新文化人伦理关切的发生
新文化运动是启蒙运动吗?
激活历史的方法——读陈平原《作为思想操练的五四》
第四辑 长时段的视野
什么是“现代文学”的“现代”?——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问题的历史考察和再思考
“早期现代中国”论述的谱系与可能性
跋
作者简介
季剑青,安徽肥东人。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现为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主要从事民国北京都市文化和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思想研究。著有《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编有《传灯:当代学术师承录》(与张春田合编)、《北平味儿》,译有《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赵元任早年自传》。在《文学评论》《近代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读书》等刊物上发表各类文章数十篇。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