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民间的诗学(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三辑))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217866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32178667 ; 978-7-5321-7866-7
本书特色
新一代文学批评,以笔下之微光,洞烛变迁之文字,映照中国转型与前进 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步 我的学术兴趣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过“乡土”问题,而且随着年岁的增长,有些志趣或者本原性的东西——乡土的根基和自然的同情,也可能更加稳定。
内容简介
文学理论。《民间的诗学》系“微光”丛书中的一本。《民间的诗学》在陈思和文学史民间理论范式的基础上,自觉从审美的、想象的维度理解、阐释文学活动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创造性关系,在百年文学的发展脉络中思考乡土中国的变迁与重建,是民间批评的一次集中、系统性的尝试。自“五四”以来,民间文化一直在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抗战以后,成为构造民族形式的重要资源。文学批评的民间范式,将民间作为一种诗学形态和想象力的源泉,有助于发现和激活文学书写及批评的诗性活力、现实动力以及面向未来的想象力。
目录
当代文学民间研究的旧问题与新思考(代序)
民间的诗学
地方性、国民性和共同体修辞
战争、新村与启蒙的界限
劳工何以神圣
生活空间与左翼想象
战时中国与乡土叙事
民族形式和传奇体的生成
现代的异乡
虚构与禁忌
乡土摩登:《朝阳沟》的理想、时尚和爱情
香草之恋与寂静之声
伦理危机与代际关系的未来
戴厚英的青年史书写
碎裂的镜子
新乡土写作“新”在何处
何以解乡愁:田园诗、思乡病与理想国
后记
作者简介
杨位俭,上海大学现代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美国杜鲁门大学访问学者(2010—2011)。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民间和乡土诗学研究等。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