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26679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9cm
- 页数:333页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42667946 ; 978-7-5426-6794-6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举世无双的诗国。中华诗词,灿若珍宝,不仅影响一代代国人,也深深启发诸如神田喜一郎、伏尔泰、庞德和马勒等大家。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复兴,古诗词再次凭借其魅力吸引众人。 中华诗词之源头究竟在何处? 古诗词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现代人如何鉴赏中国古典诗词? 如何为古典诗词注入新的生命力? 古诗词对现代生活又有何助益? 本书作者以其专业的功底,扎实的考据,优美的文字带你进入古诗词之境,篇篇文字如颗颗珍珠,串起古诗词之美。
内容简介
本书为周笃文先生赏析、评鉴古典诗词的作品。书稿的深入浅出, 全面而精深。有对诗词押韵、平仄、声律等基本创作技巧的讲解 ; 有对诗词美学的分析 ; 有对诗词发展流变的分析 ; 有对古典诗词流派的阐述 ; 有对诗词创作者生命特征与创作特征的分析 ; 有对于古典诗词于现代社会语境下如何获得新生命的论述。
目录
001 中华诗词,人类文化的瑰宝奇珍
009 激活传统话诗词
019 继雅开新谈作诗
029 开新崇雅 再造辉煌
——中华诗词文化放谈
049 放宽韵脚 高唱新声
——百年历史的回眸
063 平仄,诗词形式美之奇妙魔方
075 对仗,精严美的重要元素
089 诗词的错综美
——关于写作技巧的一点思考
105 押韵,诗词形式美之**要素
117 漫谈声律的作用
127 精深微妙的诗话
139 漫谈诗词唱和
149 波澜万古溯诗源
159 古体诗词的新生命论
177 宋词艺术新探
195 宋词流派说略
227 韵词彩绘映《红楼》
235 《南风歌》《卿云歌》,上古诗空的双子星座
241 说说对联
——中国诗歌*美的形式
247 《天保》九“如”,新时代的伟大赞歌
253 陵阳,三星朗朗振诗风
263 独步词场的柳三变
275 《放翁词》的悲怆色彩
293 通才、绝艺与凄美恋情
——关于姜夔的二三断想
305 《清明》诗与杏花村
317 阿瞒横槊振诗风
323 清风万古陶彭泽
329 曹景宗的险韵诗
节选
《古诗词之美》: 《诗经》中的作品不都是周代的,《豳风·七月》,应当是夏朝的,周还没有迁来岐山,还在“豳”,陕北一带。《诗经》之后,“诗歌之父”屈原应运而生,他是中国**个伟大的诗人。他的《天问》《离骚》《九章》《九歌》,真是一种奇迹的创造,发展到了极高的阶段。比如《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那样的悲壮激昂。几千年来一脉相承,永不言败,一往直前凝聚无比的力量。这种民族文化的特性,主要是通过诗歌这个载体得以表现和放大。抗日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多少人上前线杀敌。岳飞的《满江红》也是如此。虽然此词作者有争议,不一定是岳飞写的。夏承焘先生写过文章,理由之一是,岳飞孙子岳珂的《金陀粹编》收集了岳飞所有的资料,居然没有这一首词。理由之二是《满江红》里所讲的那些战略目标跟岳飞的战略方向完全不相干——“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应该到东北去,怎么跑到西北去了呢?第三个是,在明朝之前没有任何记载。这个《满江红》是在明朝中叶出现的,而同时《全宋词》里有一首文天祥的《满江红》词作,也出现在明朝,说明文天祥的《满江红》也是假的。但不管真假,这是一首好词。中华民族的正气,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得到充分发扬,而且在民间至少从明朝之后得到广泛流传。明朝到现在也有五六百年了,所以这首词不论是不是岳飞所作,它鼓舞着亿万人民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是值得珍视的。 中国的诗歌到了汉代之后,日趋多样,南北朝之后名家纷起。中国历史上大英雄往往能作诗。诗歌是人的性灵的自然流露。诗歌首先要真,要有真情,要有激情。像楚汉相争时候,项羽的《垓下歌》几多悲壮:“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中国历史上**对英雄美人的悲歌。(我认为中华文化中*后一对英雄美人是张学良和赵四小姐。)它充分反映中华民族的韧性、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情怀。几多坎坷,六十多年煎熬中,他们活过来了。这是什么样的感情!张学良少帅不简单,赵四小姐不简单,相濡以沫,大放人格的光辉。 中国是诗的国度,有着极为昌盛的古代文明,在它的人文化成的进程中,诗是它意志的体现、历史的见证与发展的丰碑。五千年来,我们神明华胄,砥柱中流,生生不息,发展壮大,诗在当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爱国诗篇,陶冶高尚情操的诗篇,《诗经》《楚辞》流光溢彩,共同装扮出辉煌的诗歌天地,昭示着我们民族开拓和前进的精神。日本神田喜一郎说,中国的诗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也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这已是世界诗歌研究者的共识。像希腊的荷马,是盲人,他创作的史诗不是用文字记载的,他的史诗是歌唱文学,却晚于《卿云歌》。中国诗人产生那么早,文字产生那么早。中国诗歌的魅力和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这种汉字特具音、形、义之特美,才有美妙绝伦的汉诗。所以有人说我们中华文明不是四大发明,而是五大发明,第五大发明就是汉字。有人讲,如果没有汉字,中国不知道要分成多少个邦国了。尽管方言不同,但是文字都认识,这是一个强有力的纽带。而且汉字具有那么神奇美妙的表现力。比如“人”字,如果两个排一起,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则是“从”字;如果把两个背靠背,反过来,就是“北方”的“北”字;如果一个正着,一个颠倒,就是“变化”的“化”字。 ……
作者简介
周笃文,1934年生,湖南汩罗人。中国新闻学院教授。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四十余年,于宋词、文学训诂之学致力尤深。所撰《敦煌王之古帖唐临本考》《世纪诗新解》《屈氏封地考略》《高力士与李白》等文,皆开径自行,颇具影响。早年师从张伯驹、夏承焘先生习为词章创作,出版有《影珠书屋吟稿》《周笃文诗词论丛》《宋词》《宋百家词选》《金元明清词选》《宋词三百首》《天风阁词选》及《全宋词评注》等。并曾参与创建中国韵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辞赋杂志、中华吟诵学会等。历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事长等职。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中国诗词大会学术顾问,诗词中国杰出贡献奖和聂绀弩杯年度诗坛人物的获得者。所撰《雁栖湖会都赋》已刻碑于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 编者简介:荣宏君,文化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1973年生于山东曹县。第九、十、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常委。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编著有《季羡林说佛遗稿汇编》《徐悲鸿与刘海粟》《竹墨留青——王世襄致范遥青书翰谈艺录》《翰墨留青:张伯驹致周笃文书函谈艺录》《国宝传奇:张伯驹》《翰墨风骨郑板桥》等。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到山中去
¥10.5¥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2.9¥39.0 -
当你老了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