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7019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13270199 ; 978-7-5132-7019-9
内容简介
“西学中”一年系统化培训系列教材,本套丛书共4本。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防治、养生康复。适用于全国非中医类别的医生培训。
目录
**章 绪论
**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三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一、象思维
二、系统思维
三、中和思维
第二章 阴阳五行
**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与属性归类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与特性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第三章 藏象
**节 概述
一、藏象的概念
二、藏象理论的形成
三、脏腑的分类及特点
四、藏象理论的特点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女子胞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气血津液
第五章 经络
第六章 体质
第七章 病因
第八章 病机
第九章 诊法
第十章 辨证
第十一章 治未病、治则、养生、康复
主要参考书目
**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三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一、象思维
二、系统思维
三、中和思维
第二章 阴阳五行
**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与属性归类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与特性归类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第三章 藏象
**节 概述
一、藏象的概念
二、藏象理论的形成
三、脏腑的分类及特点
四、藏象理论的特点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女子胞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气血津液
第五章 经络
第六章 体质
第七章 病因
第八章 病机
第九章 诊法
第十章 辨证
第十一章 治未病、治则、养生、康复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长期从事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担任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主编。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教育部高等中医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医学考试专家委员会中医专业副主任委员、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ICD-11项目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21.4¥68.0 -
中医手诊图释
¥9.4¥28.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2.4¥38.0 -
中医诊断全书
¥24.2¥59.0 -
家庭实用百科全书养生大系:中国土单方
¥19.4¥68.0 -
医疗再生:日美现场报道
¥16.5¥36.0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15.9¥49.8 -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彩图版
¥19.6¥69.0 -
神农本草经
¥19.6¥69.0 -
野外认采草药彩色图鉴
¥15.4¥45.0 -
彩色图解伤寒论
¥14.5¥45.0 -
刮痧拔罐针灸指南
¥18.7¥59.0 -
黄帝内经 (全6册)
¥41.3¥168.0 -
临床常用百方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7.9¥23.0 -
临床常用百药精解-国医精粹口袋书系
¥11.2¥32.0 -
黄帝内经.灵枢
¥17.6¥52.0 -
中医学:做自己的中医2
¥23.4¥59.0 -
彩色图解金匮要略
¥14.5¥45.0 -
杏林传习十三经: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本义 华佗中藏经
¥15.4¥48.0 -
图解(黄帝内经)(新版)
¥25.5¥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