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效率与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研究

基础设施、财政支出效率与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研究

1星价 ¥63.2 (7.1折)
2星价¥63.2 定价¥89.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32325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3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43232563 ; 978-7-5432-3256-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本研究分两大部分:**部分主要是对于比较优势动态理论的讨论,以及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和财政支出效率进行度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效率对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动态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各类基础设施对于比较优势和贸易扩张的影响,包括传统的经济类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并对于电子商务相关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的影响做了专门讨论。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本书基于这一背景,从基础设施供给和财政支出效率的视角,利用中国工业企业产业和企业层面的数据和相关理论,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各地区基础设施供给对于产业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的的影响机制,弥补现有研究对于基础设施贸易发展支撑作用分析的相对不足,也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本研究分两大部分:部分主要是对于比较优势动态理论的讨论,以及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和财政支出效率进行度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效率对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动态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各类基础设施对于比较优势和贸易扩张的影响,包括传统的经济类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并对于电子商务相关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的影响做了专门讨论。

目录

第1章绪论001

1.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001

1.2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安排013

第2章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基于公共品供给视角018

2.1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理论019

2.2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形成机制031

2.3动态比较优势的经验研究方法035

2.4本章小结037

第3章财政支出效率、政府市场边界与公共品供给039

3.1财政支出效率的内涵040

3.2政府与市场边界042

3.3财政预算约束与政府行政管理效率051

3.4财政支出效率的经济学含义058

3.5本章小结063第4章财政支出技术效率的再测度:方法与指标065

4.1已有的结论、方法和可能的错误065

4.2中国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基本测量方法071

4.3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075

4.4中国财政支出效率测量结果汇总077

4.5本章小结087

第5章财政支出技术效率、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及其动态089

5.1产业绝对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数据089

5.2财政支出技术效率与产业绝对优势096

5.3产业相对全要素生产率与产业比较优势数据分析100

5.4财政支出技术效率与比较优势计量模型103

5.5财政支出技术效率、产业基础设施依赖度与比较优势108

5.6财政支出技术效率、产业基础设施与比较优势动态113

5.7本章小结116

第6章财政支出配置效率与优势比较动态研究118

6.1地区财政支出配置效率的估算118

6.2财政支出配置效率与比较优势及其动态的经验研究123

6.3本章小结129

第7章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与企业研发131

7.1引言132

7.2文献综述和理论假说134

7.3样本介绍与描述性事实145

7.4模型设定与识别1547.5基础设施对企业研发的规模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实证

结果161

7.6进一步讨论175

7.7本章小结183

第8章基础设施供给、产业比较优势与价值增值185

8.1引言186

8.2理论模型190

8.3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195

8.4计量结果分析202

8.5基础设施、比较优势与产业增加值214

8.6本章小结220

第9章城市基础设施与企业生产效率:基于分位数回归分析222

9.1引言222

9.2分位数回归的方法介绍227

9.3计量模型建立及指标选取229

9.4回归结果235

9.5本章小结247

第10章互联网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发展与出口249

10.1引言250

10.2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与贸易发展252

10.3电子商务发展与异质性企业出口行为理论分析259

10.4实证模型、数据来源与处理264

10.5回归结果分析270

10.6本章小结281

第11章电子商务、贸易中介与企业出口方式选择283

11.1引言283

11.2理论分析:电子商务与企业出口方式选择285

11.3电子商务与出口方式实证分析291

11.4本章小结297

第12章新型基础设施与动态比较优势298

12.1引言299

12.2新型基础设施和新要素禀赋结构300

12.3信息基础设施与比较优势303

12.4融合性基础设施与比较优势313

12.5创新基础设施与比较优势316

12.6本章小结318

第13章结语321

参考文献329


展开全部

节选

从静态比较优势到动态比较优势 随着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的进一步拉开,增长问题受到经济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内生增长理论试图解释长期增长的来源,从而探讨各国经济增长*终是收敛还是发散的,如果是前者,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能够逐步追赶发达国家经济步伐,并*终享受经济的繁荣;而如果是后者的话,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将和发达国家差距越来越大。 无论是传统增长理论还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都把技术进步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只是内生增长理论则进一步打开技术进步的黑箱,将它归因于人力资本等因素。而国际贸易的发展恰恰能有效推动技术在国家之间的扩散,以及通过反向工程、技术模仿和出口的“干中学”效应加快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这种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天然联系,使得Grossman and Helpman(1991)把内生增长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延伸到国际贸易领域,强调了贸易对于一国创新和技术进一步的促进作用,进而影响一国经济稳态增长率。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出口增长越快的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也往往比较高。 但动态比较优势问题依然没有和增长理论的框架很好链接起来,内生增长如何动态影响一国出口结构和比较优势,需要新的分析框架加以处理。为此Redding(1999),Bond, Trask and Wang(2003)的研究是在经济增长的框架中融合了H-O模型,分别从技术进步对两国两个产业机会成本变化,以及物质和人力资本累积对于H-O基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动态特征,从而有助于解释东亚的一些经济体,以及其他快速增长经济体是如何在新的高技术产业获得比较优势。其中Redding(1999)的模型考虑每个国家能够生产两者商品——低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发展中国家需要考虑从低技术产品进入到高技术产品领域,但发展中国家可能可以通过某种政策干预,使得他能够在高技术产业获得潜在生产率的更快增长。因此比较优势实际上是由过去的技术转换所内生决定的,于此同时这种技术转换也改变了技术创新率。因此他认为遵循自由贸易下现有的比较优势可能会导致福利下降,而一定的政策干预,无论是对干预国还是对于进口国而言,福利都有可能改善。传统增长理论只注重要素累积和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而忽视了全球化的作用,以及对于类似东亚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贸易的这一事实。 通常,在封闭经济内生增长模型中,相对要素供给的收敛将导致人力资本相对更高回报率和人力资本更高的积累率。而与之相反,在开放条件下,通过进口商品可以弥补特定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如果两国要素均等化条件实现的话,本地要素回报率就可能独立于本地要素的供给。为此,Bond, Trask and Wang(2003)构建了一个三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其中包括两种可贸易商品(消费品和投资品),以及一种非贸易商品(教育产品)。在H-O模型假设下,他们主要分析了当国别的初始禀赋并不在封闭的平衡增长路径上时,要素的丰裕程度如何影响贸易模式。在他们的H-O模型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都是内生累积的,当要素价格均等化条件满足时决定了要素累积构成,而当经济体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时,它可能会更多生产人力资本密集的产品,并同时增加这类产品的出口。国内学者沿用这一分析框架,强调了人力资本累积、企业家才能等因素对于动态比较优势的影响(代谦,别红霞,2006;张小蒂和贾钰哲,2012;张小蒂和曾可昕,2013)。这些文献主要沿用要素禀赋理论和内生增长要素累积理论,讨论要素结构变迁对于比较优势的动态影响,但忽视了我国经济转型阶段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财政支出效率对于比较优势动态调整的作用。

作者简介

茹玉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制度经济学。近五年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研上海社科规划课题一般项目1项;已出版专著1部、编著1部,参与翻译译著3部,在《管理世界》《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文汇》发表论文20余篇。 王文雯: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近五年完成1项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在研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在《统计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数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