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何处是我身: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的自我认同建构
1星价
¥36.3
(7.4折)
2星价¥36.3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2140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5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308214025 ; 978-7-308-21402-5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和总结了青少年成长教育中关于自我认同建构的新观点,回答了近些年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都广泛关注的问题——青少年玩网络游戏时究竟在想什么?本书以乔治·赫伯特·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和安东尼·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为框架,探讨青少年如何在虚拟世界形塑一个另外的“我”,分析青少年在游戏过程中不同维度的自我认同建构,并提出规约青少年玩家游戏行为的相应对策。本书语言浅显易懂、结构清晰完整,无论是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学生、教育工作者还是青少年的家长,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目录
**章 研究问题、架构与方法
**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玩家个人认同研究
二、玩家社会认同和集体认同研究
三、自我认同的结构、影响研究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框架
二、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资料收集
四、研究伦理
第二章 角色扮演中的个人认同建构
**节 角色形象选择
一、现实自我的符号化安放
二、理想化的自我想象
三、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双重投射
第二节 角色性别呈现
一、性别转换
二、性别意识的凸显
第三节 角色扮演
一、角色成长
二、角色依附
三、本我的释放
第四节 本章 小结
第三章 玩家互动中的社会认同建构
**节 竞争中的成就感
一、竞争与奋斗的快感
二、羡慕与崇拜
三、对价酬偿
第二节 亲密关系的形成
一、情侣/“基友”/死党
二、夫妻
三、师徒
第三节 本章 小结
第四章 团队互动中的集体认同建构
**节 作为核心成员的“我”
一、创建者的成长感受
二、管理者的权力体验
第二节 作为普通成员的“我”
一、团队归属感
二、合作的乐趣与价值
三、认可、肯定与感谢
四、情感支撑
第三节 本章 小结
第五章 反思中的自我认同
**节 基于成长的自我认同发展
一、动机背后的自我认同变化
二、性别角色观念的发展
第二节 “我”在哪里与“我”去往何处
一、游戏认知
二、自我控制
三、线上认同和线下认同的交织与分离
四、生活规划
第三节 本章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节 研究结论
一、研究发现
二、研究贡献
三、启示与反思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胡晓梅,四川绵阳人,北京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学士,浙江大学传播学专业硕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游戏、文化传播。作为主要参与者之一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10余项省级和市级课题研究,公开发表SSCI、EI文章数篇。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性心理学
¥26.7¥5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44.0¥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6.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