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50225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03页
- 出版时间:2021-06-01
- 条形码:9787555022589 ; 978-7-5550-2258-9
内容简介
收到本书中的文章代表了作者的几个学术关注点。 本书收录了关于“文学生活”的研究以及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相关文本解读及文学现象研究。 本书同时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研究。 关于莫言文学的研究,是作者近些年的关注重点。收入本书的几篇文章较有代表性,并希望在其“中短篇小说”文本解读和作家主体意识及文学思想研究等方面有所建树。
目录
“文学生活”:全球对话主义语境中的文学路向
论“文学生活史”的范式转换
“红色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以《红旗谱》为例
都市景观: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的一个侧面
《独药师》:文明的赓续与断裂
《乾道坤道》:世俗与神圣之间
《人类世》:“人类中心主义”的转换与超越
论路也诗歌的“内向性”及其诗学精神
论当代中国文学的伦理类型及其形态
论鲁迅《铸剑》之于莫言的意义
论《红高粱家族》的“抗战”“情爱”与“历史观”
从赵树理到莫言——以《“锻炼锻炼”》和《天堂蒜薹之歌》为例
论《食草家族》的“文明终结”及其“含混性”意义
论《丰乳肥臀》的“母亲”形象及其生命意识
论《蛙》的未完成的“忏悔”
“诺奖”之后的莫言研究述评
论莫言小说新作的精神特征
《晚熟的人》阅读笔记
后记
论“文学生活史”的范式转换
“红色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以《红旗谱》为例
都市景观: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的一个侧面
《独药师》:文明的赓续与断裂
《乾道坤道》:世俗与神圣之间
《人类世》:“人类中心主义”的转换与超越
论路也诗歌的“内向性”及其诗学精神
论当代中国文学的伦理类型及其形态
论鲁迅《铸剑》之于莫言的意义
论《红高粱家族》的“抗战”“情爱”与“历史观”
从赵树理到莫言——以《“锻炼锻炼”》和《天堂蒜薹之歌》为例
论《食草家族》的“文明终结”及其“含混性”意义
论《丰乳肥臀》的“母亲”形象及其生命意识
论《蛙》的未完成的“忏悔”
“诺奖”之后的莫言研究述评
论莫言小说新作的精神特征
《晚熟的人》阅读笔记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丛新强,1974年10月生,山东临朐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山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山东省作协张炜工作室特聘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海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七十余篇,出版专著《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莫言长篇小说研究》等,合著《民族性·世界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等,主编《全球对话主义与人文科学的未来》,执行主编三卷本《莫言研究三十年》。学术成果获刘勰文艺评论奖、泰山文艺奖等。兼任山东省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省莫言研究会副秘书长等。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随园食单
¥9.1¥30.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到山中去
¥10.5¥30.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2.9¥39.0 -
当你老了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