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音论文艺批评体系研究

知音论文艺批评体系研究

1星价 ¥40.6 (7.0折)
2星价¥40.6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349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3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010234946 ; 978-7-01-023494-6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古代文艺批评鉴赏论,知音论是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很重要的理论建树之一。它是以中古人文思潮为基础,以对文艺创作的鉴赏与批评为本体论,以沟通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人文交流、激发时代的人文精神为价值论,并格外强调读者之作用的理论体系。知音论自其审美生成迄今,已于千余年文艺批评实践中形成极具中华民族思维底色的,涵括本体论、读者论以及价值论等构成部分的理论体系。直面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生态中亟待重建且很为紧迫的本土评价标准、方法与体系问题,植根传统文论,在梳理知音批评转换、知音论审美生成轨迹的基础上,尝试对基于中华民族思维特质的、具有民族本土话语特色的知音论文艺批评体系展开系统研究,是对中华很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次路径探赜。

目录

绪论 节 入古开新 得其环中 第二节 学术史考辨 第三节 名实界定及方法路径 章 知音的批评转化 节 知音的批评转型 第二节 介入批评的主体动因 第三节 介入批评的主体涵养 第二章 中古知音论的批评品格 节 中古人文思潮对知音批评品格的涵养 第二节 汉魏人文思潮与知音批评 第三节 两晋人文思潮与知音批评 第四节 南朝人文思潮与知音批评 第三章 古代知音批评的潜在理论体系 节 知音批评的理论雏形 第二节 《文心雕龙·知音》篇的批评观 第三节 刘勰知音批评的潜体系 第四节 古代知音论批评体系 第四章 知音论与人文思潮的通变共生 节 思潮涌动催生知音批评理论 第二节 知音批评理论彰显理性辉光 第五章 当代知音论文艺批评体系建构 节 古代知音论的当代价值 第二节 当代文艺批评的使命与路向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明刚,男,汉族,1976年7月出生。1999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6年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向),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六朝文论与中国美学方向),2014年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文艺学中国美学方向)。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艺术评论》专栏主持。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中国古代文论、文艺评论。兼任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青年评论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哲学会会员、北京市美学会会员。曾独立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项目“清代美术遗存审美意识研究”(批准号:2013M540349),独立承担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审美意识通史”(批准号:11AZD052)之清代卷子项;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6ZD02)第五子项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古典文艺理论中的中华美学精神研究”(2018-1-7),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编撰”(17@ZH007,任编辑部主任)等4项***重点项目研究。在《艺术百家》《中国书法》《山东社会科学》《云南社会科学》等CSSCI和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部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独著《古代人文思潮与知音论的审美生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30万字)、《清代书法遗存审美意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26万字)、《中国审美意识通史﹒清代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53万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