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22937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2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62293736 ; 978-7-5622-9373-6
内容简介
《华中学术.第33辑》主要内容包括学缘漫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重铸与当代拓展研究,文艺学研究,古代文学文献学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现代文学研究,汉语方言研究,语言学研究,文化传播学研究,戏剧影视批评。
目录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一一怀念老师温洪隆先生
桂子山杰出学人的心理定力
国家社科基金t大招标项目专辑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重铸与当代拓展研究】(主持人:万娜)
价值与路径:《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阿尔都塞上层建筑“保障”说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之重铸
文艺民族形式讨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讨论的三项错位
【文艺学研究】(主持人:刘涛)
批评的冲突——论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之接受偏差
隐喻是认知的助力还是阻碍?——表意学对隐喻之认知属性的确立与阐发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雅”“俗”之美
【古代文学文献学研究】(主持人:付林鹏)
《南都赋》创作缘由考——从“文史互证”角度探讨
《全宋文》辑佚三十三篇
《全元诗》误收唐宋人诗斠考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主持人:王炜)
传奇之首:《赵后别传》的文体与中唐传奇的发生
萍水相逢:“三言二拍”中的水上空间与婚恋叙事
论近代章回体翻译小说的兴起与消失
【现代文学研究】(主持人:岁涵)
1923:周作人与“甘粕事件”始末
流言文化传播与鲁迅的公共理性
“越轨”游戏:凌叔华的“新闺秀”写作
【汉语方言研究】(主持人:汪国胜)
汉语方言的“子”缀小称
罗田方言句末疑问词“哩”和“吗”
恩施方言的名词性前导式歇后语
【语言学研究】(主持人:刘云)
“搭配标十搭配标”四句式复句的句法层构与语义关联
从语言能力看我国儿童语言教育
词与语素、短语的纠结与离析
【文化传播学研究】(主持人:范军)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与乡村中国的电视修辞——以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为中心的考察
回不去的故乡,挥不去的乡愁:乡愁纪录片的现代性焦虑
李沧东的“隐喻”:传统的失落及“压缩的”现代性
【戏剧影视批评】(主持人:李炜)
香港电影新浪潮四十年后再审视
电影社会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取向与“中介”构想
改革开放初期小城镇电影的郁勃与衍变一一基于电影社会学的考察
《华中学术》来稿注意事项
节选
《华中学术.第33辑》: 毋庸置疑,对《宣言》的研究应当将它置于马克思主义谱系中,特别是其诞生前后的相关文本,如《德意志意识形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这一研究也包括此前恩格斯执笔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为不同版本撰写的七篇序言,以及相关书信等。《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浓缩版”,诞生一百七十余年来对人类思想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种学说如此激进又如此直接地与革命实践结盟(事实上是等同),很自然会导致多种多样的解释和策略。”从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所做研究从未间断,成果丰硕;对《宣言》所蕴含的文艺思想、文艺美学、文艺学方法论、语体风格等方面的研究也不断展开,且日益深入。但是,从文学批评角度,立足于理论内涵与实践精神两大维度,重新审视《宣言》在新时代对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启示和价值,相关研究则明显偏弱。立足这一角度对《宣言》做探讨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可从源头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原则。《宣言》作为马克思早期文本,首次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提出阶级斗争学说,奠定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础。虽然并未直接提及文艺和文艺批评,但是《宣言》体现的鲜明的唯物史观,成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原则。《宣言》指出的与传统观念的彻底决裂和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关于人的“异化”、资本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的文学”等,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范畴。其次,《宣言》是理解世界文学格局变迁的一条主线。马克思恩格斯推崇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但《宣言》的诞生是促成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先锋艺术理论兴起的因素之一。这与《宣言》对资本主义丑恶本质的无情揭露,对资本两重性的尖锐批判有关,也与它重新赋予“宣言体”以独特、强大的生命力密不可分。第三,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新时代的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运用中必须以历史条件为转移,俄苏、西方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此做出了回应。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需要对《宣言》思想做出新的解读和阐释。 国内外学者公认《宣言》文本具有极强的张力和极为开阔的阐释空间,可以涵括不同向度的阐释策略和意图。这既是《宣言》的独特魅力所在,也增加了从某一特定角度切入研究的难度。从《宣言》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关联性出发,可从四个方面展开相关研究:一是阶级和意识形态学说如何规定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范式形态,影响批评视域的展开;二是传统决裂说和现代性批判对20世纪世界文学格局带来哪些影响;三是在全球化与“世界文学”语境下,如何重新理解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学,是否有可能建立“世界文学”的阅读模式和批评标准;四是“宣言体”的语体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为处于边缘地位的理论带来怎样的革命性力量。 关于**个方面,阶级与意识形态学说从根本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形成。“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也是贯穿《宣言》的一条主线。两大阶级的斗争是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也渗透于不同阶级的日常生活中。历史地看,从阶级斗争学说出发,观察和分析文艺作品中不同阶级在观念意识、行为方式上的矛盾冲突,构成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而对资产阶级虚假的意识形态的批判,则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继承发扬。从阶级分析方法来说,一方面要注意这一方法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阶级斗争学说在文学批评中带来的修辞学变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注重文艺作品揭示先进阶级与落后阶级、被压迫者与压迫者之间的矛盾斗争,主张文艺要正确表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俄苏时期、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显示了唤醒民众、激发革命热情的强大力量。由于《宣言》认为资产阶级时代的特点是“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而且“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文学批评中出现阶级分析的简单化、粗暴化的弊病。实际上,《宣言》明确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随着时代和科技进步,国际社会的发展进入相对和平时期,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虽然趋于缓和但仍然存在,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考察文艺作品中的阶级矛盾和对抗,怎样以《宣言》中所言“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来理解“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的新时代中国文艺方针,值得深入思考。此外,《宣言》以阶级斗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创造性地运用一整套与“阶级”和“斗争”相联系的日常语言体系,社会生活于其中呈现一种特殊的斗争景观,由此也深刻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修辞学上的特征。而《宣言》中以阶级性为显著特征的意识形态批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所重视,如卢卡奇、阿尔都塞、阿多诺、威廉斯、伊格尔顿、詹姆逊等人。由于马克思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其意识形态带有极大的欺骗性,因而属于批判之列。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鲁迅等人的文学批评就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批判色彩。在当今中国,《宣言》体现的意识形态批判性仍然值得重视和借鉴,这既是因为在全球化资本运作下所输入的西方文艺作品中,依然具有不易察觉的体现西方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与资本者的矛盾冲突并未消失,文艺领域中的“底层写作”也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需要从理论上予以剖析。 ……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6.6¥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8.0¥4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9.6¥3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2¥15.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30.3¥52.0 -
字海探源
¥23.4¥78.0 -
乡土中国
¥14.6¥26.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34.1¥48.0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9.8¥32.8 -
中国人的精神
¥9.9¥29.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1¥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2.7¥39.8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理解生命
¥10.5¥32.8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22.4¥59.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1¥36.8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9.0¥36.0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那时的大学
¥8.4¥28.0 -
汉字王国
¥11.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