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1814024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218140247 ; 978-7-218-14024-7
本书特色
别具一格,以文学批评开阅读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新路径,为文学批评正名; 问题意识强烈,所论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类著作所忽略,或无力论及者。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两辑:**辑主要是反思中国现代文学史问题,涉及文学史方法、文学史理论、文学史界限、文学史书写等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提出了“本位观”“品格论”等观点,对流行的“审美中心主义”“作家作品中心论”等文学史模式进行了批评;第二辑主要是反思现当代文学批评问题,对“学院批评”“作家批评”“唱反调的批评”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涉及到学术意识、学术规范、学术争论、学术情理化等具体问题。
目录
节选
我对文学批评的理解 文学批评在当今中国文学领域的地位相对低,远不能与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相比,这与中国当今大学文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背后的教育理念有深层次的关系。大学文学教育以文学史、文学理论为主体,培养出大量的熟悉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这些人中很多又成为专家学者,进而从事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反过来又加强了文学理论和文学史在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也强化了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教育,这可以说是“良性循环”,当然也可以说是“恶性循环”,因为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强化必然会削弱文学批评,这不仅仅是格局和构成上的削弱,更重要的是文学研究的模式和精神上的削弱,文学批评的削弱实际上是文学判断力的削弱。 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大学文学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课程来完成的。文学理论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抽象观念和看法,培养学生文学的理论思维能力,在知识和专业的层面上使学生掌握言说文学的话语方式,包括大量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方式,比如形象、结构、风格、典型、叙事、解构、文体等,它的作用是使中文专业的学生在谈论文学时不再是日常经验式的、日常情感式的,不再是生活层面的,而是“专业”的。文学史也不只是一种模式的,有的强调历史事实叙述,有的强调学术研究,还有的重视审美教育,但总体上,文学史主要以传授文学知识为主,主要介绍历史上的文学现象特别是经典或者优秀的作家作品。介绍和叙述具有主观性,具有文学史家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看法,具有评价性,因而具有一定的批评性。但文学史中的文学批评不是文学固有的,而是附属的,由此可见中国大学文学教育的本质和模式主要是知识型,而不是能力型,不是审美能力教育,也不是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感悟和体验以及写作能力,而是文学专业知识教育。 中国大学的文学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学史来完成的。文学史当然要讲清楚为什么有些作品会在当时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些作品会成为经典,文学史当然也要讲清楚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这种评价会从正面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优秀的及其原因,但文学史主要方向还是客观地叙述文学的发展史,即文学史知识。在这一意义上,当今中国大学中文专业培养的学生,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博士生,都可以说是文学知识型的,他们可以不读文学作品,可以对文学的艺术性、审美价值毫无感觉,但却不影响他们成为合格的甚至优秀的毕业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者也是专业知识型的,而不是文学审美型的,他们同样可以不读文学作品,同样可以对文学的艺术性、审美价值毫无感觉,但却不妨碍他们成为合格的甚至优秀的学者。 当今中国大学的文学专业教育可以说是远离文学的,不仅远离文学创作,而且远离文学批评,不仅不能培养出作家,而且培养不出批评家。中国大学中文课程设置其实是沿袭清末“大学堂”以及民国大学体制,始终强调学术性,强调文学研究,而不强调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文学教育与创作和评论的脱节状况有所改善,有一些大学设立创意写作专业,一些知名作家也走进大学校园,还有一些“驻校作家”,但总体格局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大学教授研究文学问题(包括文学理论问题、文学史问题),研究文学思潮、流派、社团,研究文学思想,研究文体、叙事、语言,研究具体的作家与作品,这具有合理性。但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说,特别是在当今的中文专业本科的文学教育越来越趋向素质教育、普及教育的情况下,过分地强调学术性显然是和今天的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背离的,中国不需要这么多研究文学的学术精英。与学术能力相比,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文学素养、文化素养,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则更重要。大学中文专业不太可能培养出作家,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对于作家来说,生活阅历以及对生活的理解是比写作技巧更重要的东西,这是大学培养不了的,但这并不是说写作教育就不重要,既然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那么基本的文学艺术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培养就是必需的。
作者简介
高玉,1964年生,湖北荆门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课题等项目11项。著作被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俄语版和阿拉伯语版。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获第六届教育部社科奖二等奖,第四、七届教育部社科奖三等奖等“政府”奖21项。教学团队负责人,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24.0¥52.0 -
她们
¥15.0¥46.8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2.6¥58.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21.4¥49.8 -
西南联大文学课
¥32.1¥5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9¥49.8 -
山月记
¥14.8¥39.0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14.4¥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7.8¥26.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3.7¥29.8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5.9¥49.8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13.0¥42.0 -
战争与和平(上下)
¥32.8¥78.0 -
茶,汤和好天气
¥7.6¥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2.2¥28.0 -
遇见动物的时刻
¥31.9¥58.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5.8¥68.0 -
平平仄仄平平仄
¥34.7¥68.0 -
通往天竺之路
¥17.4¥58.0 -
我与地坛
¥15.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