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8669816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8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08669816 ; 978-7-5086-6981-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大众科普读者 2.喜欢植物、向往自然,热衷于探索野外世界、自然博物的人 3.对植物学、生物学感美国自然文学奖约翰·巴勒斯奖得主、《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索尔·汉森,浪漫讲述种子的故事,深入寻踪种子背后不为人知的自然史和文化史 ?? 斩获太平洋西北书商公会图书奖、美国大学优等生联谊会“科学图书奖” ?? 入围美国科学促进会“优秀科学图书奖”、华盛顿图书奖 ?? 《纽约时报》、《新科学家》、《博物学》、《大不列颠野生生物》、艾米·斯图尔特等赞誉推荐 沉睡了两千年的种子,为何还能再发芽? 为了寻找豆肉蔻和胡椒,竟然促成了地理大发现? 中东的小麦种子,如何影响了几个国家的命运兴衰? 种子如何统治全世界,塑造了我们的历史、文明和日常生活? 一颗小小的种子里,隐藏着WU限大的宇宙。 种子看似毫不起眼,却在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盒子里的植物婴儿”,是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还是仿生学和基因技术备受青睐的宠儿。 种子体现了自然造物的精妙,更是对植物进化的讴歌。 了解种子,就会了解生命的初始奥秘! 汉森用洋洋洒洒又充满童趣的笔调,辅以恣意而精巧的譬喻,为我们呈现了: ?? 种子的科学知识 ?? 环环相扣的探索故事 ?? 种子与植物、动物及人类之间千年的互动历程 ?? 种子之于我们,是朋友,是敌人,是协作者,也是“共生者” 书中含有37张插图,图文并茂,生动呈现生命的优雅与奇迹,给读者以丰富而浪漫的感官体验。

内容简介

只要有一颗种子,我就准备看到奇迹。——亨利·梭罗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种子的世界。种子占领阳台和园地,超越森林与原野,遍布人类历史与生活的各个角落。清香迷人的咖啡豆,刺激提神的辣椒素,舒适柔软的棉衣,是种子赐予我们的礼物。它们用自己超强的生存竞争力,在优选范围内传播着自己的能量。 假如没有种子,生命可能不会进化,而小小的种子也左右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肉豆蔻与胡椒的香气,激发了人类探索的欲望,从而开启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爪哇黄瓜种子的薄膜飞翼,启发了人类的灵感,从而设计出极有杀伤力的隐形轰炸机;中东小麦影响了几个国家的生存和命运,棉花籽揭开了近代工业革命的序幕……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生物学家、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索尔·汉森带领我们跨越优选,追寻种子在这个星球上的故事。从浣熊小屋到西雅图的咖啡馆,从修道院的后花园到印度喀拉拉邦的香料之路,一路上,我们会遇到园丁、植物学家、探险家、农民、历史学家和修道士的引导,经历一场饶有趣味又充满智力快感的科学冒险,共同见证种子的优雅与奇迹。

目录

作者说明   i
致 谢   ii
前 言 “ 注意(种子)!”   v
引 言 强大的能量   x
种子的营养
**章 种子的一天   003
第二章 生命的支柱   021
第三章 有时候你像个疯子   042
种子的结合
第四章 卷柏掌握的技能   059
第五章 孟德尔的孢子   076
种子的耐力
第六章 玛土撒拉   091
第七章 把它放进种子库中   105
种子的防御
第八章 牙咬、喙啄与啃食   123
第九章 丰富的滋味   139
第十章 *令人愉快的豆子   155
第十一章 雨伞谋杀案   175
种子的传播
第十二章 诱人的果肉   193
第十三章 随风飘动,随波逐流   208
结 语 种子的未来   227
附录A 植物的俗称、学名与科名   233
附录B 种子保护机构   243
注 释   245
词汇表   268
参考文献   276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种子的一天 The Triumph of Seeds Seed for a Day 我对种子信心十足。只要告诉我你有一粒种子, 我就准备期待它创造奇迹。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 《种子的传播》(The Dispersion of Seeds,1860—1861) 物理学告诉我们,当一条蝰蛇(viper)发动攻击的时候,它向前猛扑的距离不会超过它自身的长度。1 它的头部和身体前段十分灵活,尾部却无法动弹。然而,任何受到过毒蛇攻击的人都知道,这些蛇可以在空中飞行,就像非洲祖鲁人(Zulu)刺出的长矛或电影中忍者掷出的短剑。袭击我的这条蛇从一片枯叶中跃起,落到我的皮靴旁,速度之快,我几乎看不清它的毒牙,更无法判断它意图袭击的位置。我认出这是一条矛头蝮蛇(fer-de-lance),在中美洲(Central America)地区以其毒性较强且脾气暴躁而闻名遐迩。不过,我必须承认,在这次个人防卫中我用一根棍子打中了它。 出人意料的是,在研究雨林种子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用棍子打蛇这样的事。原因很简单:科学喜欢笔直的路线。路线以及它们所隐含的关系,在从化学到地震学的各种领域中都会出现,但对于生物学家来说,所有路线中*常用的就是调查样带(transect)。无论是统计种子,调查袋鼠,定位蝴蝶,还是搜索猴子的粪便,如果想要保证你的观察不出现任何偏颇,沿着调查样带笔直向前走,往往是*好的方法。这种观察方式的好处是,直接穿越沼泽、灌木丛、荆棘丛以及其他任何我们可能会尽量避免的物体,这样就可以对一路上我们所遇到的一切进行取样。但这种方式也是很可怕的,因为我们会遇到一切,其中包括毒蛇。 前方传来了砍刀砍断藤蔓的响声,那是我的野外调查助手乔斯·马西斯(José Masis)正在猛砍我们刚刚在丛林中遇到的障碍物,以便开辟出一条通道。我有时间听他砍树,是因为那条差点咬到我靴子的蛇做了一件令人极度不安的事。它消失了。矛头蝮蛇背部斑驳的褐色花纹是极为高超的伪装,要不是我一直按照笔直路径穿越森林,弯下身子靠近地面,并在树叶覆盖层中到处搜寻,我是不可能看到这么多矛头蝮蛇的,更不用说睫毛蝰蛇(eyelash vipers)、猪鼻蝮蛇(hog-nosed pitvipers)和偶尔出现的大蟒蛇(boa constrictor)了。在有些调查样带里,似乎蛇比种子还多,乔斯和我掌握了一些技巧,把这些蛇轻轻推走,甚至用木棍抬起它们,轻轻地扔到一边。现在,在我脚边的某个地方有一条怒气冲天、不见踪影的毒蛇,新的问题出现了。我应该是站着不动,期望这条蛇不会再次攻击我,还是应该跑?如果要跑,朝哪个方向跑? 迟疑不决地度过了紧张的一分钟后,我冒险迈出了一步,接着两步。很快,我就平安无事地继续在我的种子调查样带上前进了(尽管是在我自制了一根更长的、用来打蛇的木棍之后)。科学研究往往是发现时的激动瞬间与长期的单调重复相结合的过程。一个小时过去了,我的缓慢搜寻才有了回报。就在我面前的小路上,一棵大香豆树(almendro)2 刚刚发出嫩芽,*初吸引我来到这片雨林的就是这种参天大树迷人的博物学。尽管它与北美洲(North America)和欧洲(Europe)的坚果树木没有关系,它的名字却翻译成了“ 扁桃”,指的是果实中心肥大的种子。* 我在野外调查手册上记录下这棵小植物的尺寸和位置,然后俯下身子仔细观察它。 很难在实验室里撬开的种子外壳倒扣在地上,在生长中的幼芽的压迫下整齐地分裂成了两半。深色的茎向下弯曲接近了泥土,茎上的两片子叶正开始舒展。虽然看上去出奇地碧绿和纤弱,但它们为夹在叶子中间隐约可见的浅色嫩芽提供了丰盛的营养。不知是何缘故,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有潜力长到远高于我的林冠层之上,而它在*初的成长阶段完全依靠种子的能量获得营养。在我观察的每个地方,都会出现相同的情况。植物是构成雨林中生物多样性的核心,而绝大多数植物是以同样的方式开始生长的,这就是种子的馈赠。 对香豆树而言,从种子到树木的转化似乎尤为不可思议。成年树木的高度通常会超过150 英尺(约45 米),根基部分的树干直径有10 英尺(约3 米)。它们的寿命长达几个世纪。它们的木材如钢铁般坚硬,足以使电锯变钝或断裂。当它们开花的时候,鲜艳的紫色花簇在树冠上怒放,然后落下来给地面铺上一层紫色地毯。[我**次做有关这种树的科学报告时,拿不出这些花朵的合适照片,但我用我所能找到的*接近它们颜色的相似物清晰地表达了我的观点:玛吉·辛普森(MargeSimpson)* 假发套的颜色。]香豆树能够长出很多果实,因此它们被认为是一个关键物种,对于所有动物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食物来源,无论是猴子、松鼠,还是濒危的大绿金刚鹦鹉(Great Green Macaw)。它们的减少会改变一片森林的生态环境,导致一系列的变化,甚至会使依赖它们而生存的当地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我之所以研究香豆树, 是因为在其生长范围内, 从哥伦比亚(Colombia)向北至尼加拉瓜(Nicaragua),它都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挑战,其一是人们为了放牧和农耕清除了森林,其二是人们增加了对这种树的大密度、高质量的木材的需求。我的研究聚焦于香豆树在中美洲快速发展的乡村环境下如何生存。3 它在小型碎片化雨林中是否能坚持下去?它的花朵是否还能受粉,种子是否还能传播,后代是否还能成活?抑或在牧场和小片森林中与世隔绝的这些雄伟而古老的树木仅仅是“ 活的死物”(living dead)?如果这些庞然大物无法成功地繁殖,那么它们与其他森林物种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就会开始瓦解。 我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蕴藏在种子之中。只要乔斯和我能找到足够数量的种子,它们的遗传学特征就能告诉我们一切。我们遇到的每颗种子和幼苗的DNA 中都蕴含着有关母本的线索。通过细致的取样以及确定它们与成年香豆树的关系,我希望能找出哪些树木正在育种,它们种子的去向,以及当森林碎片化后情况会如何改变。这个项目持续了很多年,为了这个项目,我去热带地区调查了6 次,搜集了几千个样本,并且在实验室中度过了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后,我写出了一篇专题论文、几篇学术期刊文章,以及几则极为鼓舞人心的有关香豆树未来的消息。

作者简介

索尔·汉森(Thor Hanson):著名生物学家、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著有《羽毛》以及《穿不过的森林》等书,因卓越的自然和自然历史写作获得过约翰·伯勒奖(John Burrough Medal)。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