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503028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52000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22503028 ; 978-7-5225-0302-8
本书特色
为研究两岸青年通过新媒体等数字领域的交流提供了借鉴。
内容简介
本本书共分三大部分:上篇为基础理论部分,一方面探讨了公共领域作为社会治理的可能性及其风险,另一方面探讨了新媒体的政治功能,阐述了建构和引导两岸数字公共领域对于两岸增进政治互信意义深远。中篇问题求索篇,聚焦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内涵、基本存在样态、发挥的功能与作用,以参与式观察分析两岸民众在数字公共领域场景中的话语表达等传播行为习惯等。下篇实践运用篇,关注网络文学和网游,尤其是竞技网游这些"软公共领域"对于两岸青年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集中展现了两岸青年如能理性地交流,是能够在一些网络社群和公共事件上实现"和而不同"的公共领域功能。为今后建构与引导健康良性的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积累了宝贵经验。
目录
目??录
绪??论 1
上篇??基础理论
公共领域作为一种风险结构:线上治理、现实困境及其研究方法路径 3
引言 3
一、一种治理观念的线上公共领域 5
二、线上治理的现实困境:多重公共领域之考量 8
三、线上公共领域治理风险的研究方法探讨 15
总结 18
两岸数字公共领域:新媒体增进政治互信的场域 21
一、 新媒体形成传播新景观及其政治功能 21
二、两岸新媒体对政治互信的影响 24
三、增进政治互信的新媒体路径 28
四、结语 33
中篇??理论求索
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内涵、运作、功能及其交往意义考量 37
一、“两岸数字公共领域”问题意识与价值追问:基于身份认同视阈 38
二、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运作样态:以三个网站为例 41
三、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功能与意义 46
四、反思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前景与问题 48
社会认同视角下的海峡两岸数字公共领域构建 51
一、公共领域理论中的社会认同 52
二、“贴吧远征”:两岸数字公共领域建构社会认同的一次意外建构 56
三、构建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促进社会认同的几点思考 59
四、结语 61
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与文化认同的现实考量与学理前瞻 62
一、两岸数字公共领为两岸政治互信拓展空间 64
二、两岸数字公共领域对文化认同的正反作用 69
三、着力建构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基本原则与可能路径 74
结语 80
下篇??实践运用
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与民族认同的建构——以电子娱乐媒体为视角 85
一、两岸政治性叙述的差异正导致民族认同上的渐行渐远 86
二、两岸数字公共领域开启两岸民众在国家叙事与大众狂欢中的心灵冲撞 89
三、电子娱乐媒体正发挥着“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积极作用 92
四、审思作为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电子娱乐媒体 95
两岸数字公共领域: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场域——以“帝吧出征fb”事件为例 98
一、“帝吧征战fb”事件的起因和过程 99
二、“帝吧出征fb”事件的两岸文化认同旨趣 101
三、两岸数字公共领域发挥着促进文化认同的独特功能 105
寻找同路人: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统派现象及其认同传递 115
一、问题缘起 115
二、社会认同理论在两岸关系研究之应用 117
三、数字公共领域作为两岸认同表达空间 121
四、超越海峡: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共同体形构 127
五、讨论: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机遇与风险 130
后??记 133
绪??论 1
上篇??基础理论
公共领域作为一种风险结构:线上治理、现实困境及其研究方法路径 3
引言 3
一、一种治理观念的线上公共领域 5
二、线上治理的现实困境:多重公共领域之考量 8
三、线上公共领域治理风险的研究方法探讨 15
总结 18
两岸数字公共领域:新媒体增进政治互信的场域 21
一、 新媒体形成传播新景观及其政治功能 21
二、两岸新媒体对政治互信的影响 24
三、增进政治互信的新媒体路径 28
四、结语 33
中篇??理论求索
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内涵、运作、功能及其交往意义考量 37
一、“两岸数字公共领域”问题意识与价值追问:基于身份认同视阈 38
二、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运作样态:以三个网站为例 41
三、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功能与意义 46
四、反思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前景与问题 48
社会认同视角下的海峡两岸数字公共领域构建 51
一、公共领域理论中的社会认同 52
二、“贴吧远征”:两岸数字公共领域建构社会认同的一次意外建构 56
三、构建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促进社会认同的几点思考 59
四、结语 61
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与文化认同的现实考量与学理前瞻 62
一、两岸数字公共领为两岸政治互信拓展空间 64
二、两岸数字公共领域对文化认同的正反作用 69
三、着力建构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基本原则与可能路径 74
结语 80
下篇??实践运用
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与民族认同的建构——以电子娱乐媒体为视角 85
一、两岸政治性叙述的差异正导致民族认同上的渐行渐远 86
二、两岸数字公共领域开启两岸民众在国家叙事与大众狂欢中的心灵冲撞 89
三、电子娱乐媒体正发挥着“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积极作用 92
四、审思作为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电子娱乐媒体 95
两岸数字公共领域: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场域——以“帝吧出征fb”事件为例 98
一、“帝吧征战fb”事件的起因和过程 99
二、“帝吧出征fb”事件的两岸文化认同旨趣 101
三、两岸数字公共领域发挥着促进文化认同的独特功能 105
寻找同路人: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统派现象及其认同传递 115
一、问题缘起 115
二、社会认同理论在两岸关系研究之应用 117
三、数字公共领域作为两岸认同表达空间 121
四、超越海峡: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共同体形构 127
五、讨论:两岸数字公共领域的机遇与风险 130
后??记 13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谢清果,男,哲学博士,历史学(传播史方向)博士后,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社会整合平台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海峡两岸数字公共领域与文化认同研究”,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海峡传媒交流与政治互信研究》等各级课题10余项,已在《台湾地区研究》《台湾地区研究集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30多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