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552121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96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15521213 ; 978-7-5155-2121-3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历时8年进行调查和写作,做了超过百次的采访,发现了二战时德国的大量绝密档案,其中的文件和照片在书中得以首次公开。该书是首部全面深入介绍二战德军情报史的著作,完整讲述了整个德国情报搜集的体系和流程,揭示了其情报网的运作情形,描述了二战中众多充满阴谋和冒险的情报事件。《纽约时报》(书评)称其“严肃、清晰,乃匠人之作,足以传之后世”。 本书是研究二战德国军事情报*翔实的著作。它蕴涵智慧、引人入胜、文风高雅、无可挑剔,是一部出众的佳作。 ——拉迪斯拉斯·法拉戈 奥斯卡*佳影片《巴顿将军》编剧 作为二战史研究专著,本书素材新颖,行文紧凑,情节刺激,可读性极强。 ——约瑟夫·拉什 普利策传记文学奖获得者 这是一部绝对严谨的著述,乃匠人之作,足以传之后世。 ——《纽约时报》 作者令人信服地证实,间谍活动需要对可能性进行现实评估,但独裁者希特勒却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时代》周刊
内容简介
《希特勒的间谍:纳粹德国军事情报史》(全译本,上下册)一书详细讲述纳粹德国军事情报历史,涉及组织架构、运作流程、战略思想、战术思维、人员组成、招募培训、间谍活动、经典战役等等。此外,作者还如实记录战争各方情报攻防活动,并深刻剖析德军情报失误原因。全书基于大量档案,历经8年调查采访而成。中译本分为上下两册,力求呈现原著全貌,是二战情报研究的推荐读物。
目录
上 册
前 言
**部分 开 篇
第1章 德国间谍在美国活动的高潮
第2章 情报的历史与形式
第3章 情报领导机构
第二部分 情报来源
第4章 外交官
第5章 武 官
第6章 私营部门
第7章 前线侦察
第8章 空中侦察
第9章 审问战俘
第10章 泄密的文件和武器
第11章 公共传媒
第12章 监听电波
第13章 密码破译
第14章 潜艇战中的密码破译员
第15章 卡纳里斯和他的阿勃韦尔
第16章 谍报机构之争
下 册
第17章 谍报运作
第18章 间谍营
第三部分 情报评估
第19章 军事经济
第20章 纳粹空军和纳粹海军
第21章 第四副总参谋长和作战情报处
第22章 情报参谋
第23章 东西线外军处
第四部分 案例解析
第24章 错误之*
第25章 意外之*
第26章 失败终局
第五部分 结 尾
第27章 惨痛教训
引用说明
译法说明
缩略语表
参考文献
插图致谢
译名对照表
节选
第1章 德国间谍在美国活动的高潮 1944年11月28日下午4点左右,在距离美国缅因州海岸不远处黑暗的大西洋海底,一艘潜艇启动了螺旋桨,缓缓上升。这艘潜艇编号为U-1230,它保持在水面之下,开始向北移动,驶向此次秘密任务的目的地——庞大的美洲大陆。
天越来越黑,海面狂风呼啸,气温保持在20 度左右。过了几个小时,这艘德国U 型潜艇27 岁的指挥官汉斯??希尔比希(Hans Hilbig)中尉,开始通过潜望镜观察灯塔扫射的灯光。尽管处于战时,这些灯塔仍发挥着导航作用,指引希尔比希将潜艇驶进弗伦奇曼湾(伸进陆地10 英里的一大片深水海湾)5 英里宽的入口。就着**道光,希尔比希指挥潜艇驶向海湾入口处蛋岩(Egg Rock)前的红色罐形浮标。潜艇左舷,沙漠山岛(此处注释见原书)群峰耸立;潜艇右舷,大陆的山峦若隐若现。U-1230 号潜艇保持着潜望深度,偷偷溜进巴尔港(Bar Harbor)海军巡逻基地与对岸冬港(Winter Harbor)海军预备队的小型基地之间的海域。潜艇仅以1—2 节的速度前行,即便有上涨的潮水推动也是如此。希尔比希指挥潜艇陆续经过蛋岩、铁封岛(Ironbound Island)、波卡宾群岛(Porcupines)、霍普岛(The Hop)和黄岛(Yellow Island)。大部分航道水深都超过200 英尺,只有一个地方较为危险,水面离暗礁只有大约54 英尺。顺利绕过湾口*后一个岛屿后,希尔比希令潜艇转向西北,靠近湾内中间线航行,*后下潜到湾底的淤泥中。他必须等待天色完全暗下去。(此处注释见原书)
潜艇中的气温已降到冰点,但为了省电,希尔比希下令关闭了暖气。潜艇里很安静,官兵们只有在传达命令时才会说话,其他时间就要尽可能保持静默。尽管周围是敌国的领土,但潜艇里弥漫着自信的氛围。全体艇员坚韧不拔,训练有素,希尔比希则为此行做了万全的准备,颇为安心。
时间已经是11月29日,星期三。黄昏时分,天尚未全黑,希尔比希令潜艇上浮到潜望深度,向海湾北端突出来的克拉布特里内克半岛(Crabtree Neck) 靠近了几英里,随后再次下潜到海底。
潜艇内,两人在悄悄忙碌着。他们脱下7 周未离身的潜艇制服,换上了平民服装。随后,他们从一个装了6万美元(这些钱用棕色的纸分捆包好)的手提箱中取出8千美元,平分成厚厚的两沓后放入自己的钱包内,然后检查了各自航空行李箱里的东西。他们开始用英语交谈,一个是纯正的美国口音,一个则带着德国腔调。他们商量是否带上一个装有显微镜的、重达10磅的包裹,他们已经带着这个包裹穿越了大西洋。*后,他们决定将包裹留在潜艇上。
晚上10点之后,希尔比希再次启动引擎,U-1230 号潜艇缓缓上浮,直到闪闪发光的潜望塔贴近水面。海面飘起了雪花。潜艇艇身大部分隐藏在水里, 小心翼翼地滑向克拉布特里内克半岛西侧,进入一处水湾。水深迅速下降—— 87英尺,67 英尺,41 英尺。终于,在距离海岸大约500码远、距离佩克角码头不远的地方,潜艇停下,调头朝南,做好快速撤离的准备。海浪拍打着潜艇, 几个艇员爬出潜艇,准备好一只橡皮艇和配套使用的桨。橡皮艇上拴着一根绳子,用来将它拉回潜艇。接着,他们将那两人的行李箱和公文包放进橡皮艇内。
这时,那两人也爬出了潜艇,他们没有戴帽子,身着轻便的大衣。那个美国口音的人身高6英尺2英寸,体重150磅,有着褐色的头发与眼睛。他携带的证件上的名字是威廉??考德威尔(William C. Caldwell),但他的真名是威廉??科尔波(William C. Colepaugh),时年26 岁,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奈安蒂克。另一个人对潜艇艇员说的是地道的德语。他的真名是埃里克??金佩尔(Erich Gimpel),而伪造的文件上写的是爱德华??格林(Edward G. Green)。金佩尔身高6英尺1英寸,但体重偏胖,有177磅,有着蓝色的眼睛和白皙的皮肤。他已经34岁,到3 月25日就比科尔波大8岁。
橡皮艇发动的时候,绳索与皮划艇分开,两个水兵爬进了橡皮艇,负责将皮划艇划回潜艇。科尔波、金佩尔两人与希尔比希以及其他艇员握手,轻声道别,然后也爬进了橡皮艇。水手们划船出发,在波涛汹涌的黑色海面上与潜艇渐行渐远。前方的海岸上是一大片死气沉沉的树林。没过多久,橡皮艇就冲上了一处鹅卵石海滩。此时已是晚上11 点左右。科尔波和金佩尔跳上海滩,任双脚被海浪拍打,任风卷着雪花从他们身边吹过。敌国领地上笼罩着巨大的黑暗, 这让他们感觉到了威胁。尽管到处都有灯光闪烁,他们却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树林里似乎没有敌人。两个水兵把行李递给他们后,也跳上海岸,这样他们将来就能够吹嘘自己入侵过美国本土。他们向希特勒致敬,然后与科尔波和金佩尔告别,迅速返回潜艇中。
科尔波提起行李箱,金佩尔则拿着公文包。二人转身离开海边,开始往岸上走。很快,他们就消失在雪花和树林中。这两名由第三帝国*高权力机构派出的德国间谍,就这样开始了他们在美利坚合众国的秘密使命之旅。
……
作者简介
戴维·卡恩(David Kahn),美国历史学家,军事情报史专家,世界知名密码学家。1974年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先从事30年新闻工作,后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任教,2002年被聘为美国国安局常驻学者,2010年获美国密码博物馆(NCM)表彰。数十载笔耕不辍,发表大量密码学、情报史文章,著有《破译者》《偷阅绅士信件的人》等经典图书。 卡恩系列作品
《希特勒的间谍:纳粹德国军事情报史》(全译本,上下册)
《破译者:人类密码史》(全译本,上下册)
《偷阅绅士信件的人:美国黑室创始人雅德利传》
《大西洋密码战:“捕获”恩尼格玛》
-
(平装)二战战史
¥16.9¥4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民众政府
¥9.5¥25.0 -
走向海洋
¥16.5¥59.8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走向海洋(八品)
¥17.1¥59.8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82.9¥97.5 -
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年)-上卷
¥17.3¥51.0 -
共产党宣言
¥7.9¥19.8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回忆录
¥13.2¥38.0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2.4¥19.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4.4¥2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战争行为
¥14.7¥42.0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的地理枢纽
¥10.6¥16.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5.7¥49.0 -
思想产业-悲观主义者.党派分子及财阀如何改变思想市场
¥33.8¥75.0 -
新政治科学
¥9.8¥26.0 -
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重读毛泽东《实践论》
¥11.2¥22.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4.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