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1886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5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20188609 ; 978-7-5201-8860-9
内容简介
《清末学堂与近代中国教育财政的起源》考察的时段为“清末”,指庚子事变后的1901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部分内容上溯甲午或戊戌。全书以问题为导向,共设七章。从论述范围看,前五章大致属“通论”性质,后两章则系个案研究。全书亦见时间线索,首章、第二章、第四章所涉时段前后相继。 晚清教育非常根本变革指标无疑是科举的停废与新式教育(学堂)的确立,但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建制上,两者并非全然嬗替关系。从1860年代开始,西人和国人在通都大邑陆续创办各类教授西学、西语的教育机构,常名之“学堂”。甲午战败后,尤其是从1901年底开始,中国各级政府广设新式学堂。在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前,科举与学堂并立。《清末学堂与近代中国教育财政的起源》首章关注新旧两种教育体制并存时期,学堂的创办与运营在在需款,在办学之际官方几未确定新教育经费来源的情况下,传统教育经费的用途如何逐渐向学堂转化,这也是学堂由边缘走向中心的缩影。 庚子事变之后,朝野上下一方面认识到科举于时于世几无适用,也难以通过技术性的补救维持,故废科举已是大势所趋。更何况,原本属“公款”性质的各项教育经费于规模日益扩展的新式教育本就杯水车薪,唯有废科举才能从财政上将官方的科举经费转用于学堂。回答《清末学堂与近代中国教育财政的起源》首章留下的科举与学堂是否能共用原本恒定经费的疑问,第二章对科举废除伊始清廷(学务处、学部)、各省及府厅州县对于各项原科举经费的划分提留过程进行详细考辨,发现科举经费的用途与收支方式虽发生了变化,但其固有来源大致未改,一系列名目亦存续至清亡。经费的提留划分方面,基本厘定中央与省(含所属府州县)教育经费的界限,结果是内销一外销的科举经费体系被整合进新的中央一地方教育财政体系。 《清末学堂与近代中国教育财政的起源》第三章从清代政区层级的角度呈现教育财政体系的分层,并分析各级教育财政的基本形态,包括收支结构、支出范围、经管机构及各层级之间的提留关系。概言之,从蒙学堂到大学堂的教育分层与政区层级相结合,俾教育财政体系体现一定的贯通性,各层级不论来源、但求数额的“摊解”模式也抑制了“地方财政”的独立化趋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层级的排列并不等同于现代意义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清末学堂与近代中国教育财政的起源》之所以仍冠以“层级”,是想突出清末教育财政体系从传统的“内外”到现代的“上下”结构并存及前者向后者的转变。 《清末学堂与近代中国教育财政的起源》第四章的讨论更偏于技术性的预算编制问题。清末宣统年间的全国性试办预算,标志西式预算制彻底取代传统奏销制,是中国财政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从1901年清廷开始兴学后,《清末学堂与近代中国教育财政的起源》第三章所论之分层级的新式教育经费体系逐渐形成。在清廷试办全国性的宣统三年预算后,各级教育经费的收支编制被整合进入国家与地方预算体系。本章主要考察试办预算前教育经费的科目定性工作和预算实施时的编制工作情形。可以发现,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抑或国家支出与地方支出,教育经费会计科目设置与实际施政之间充满扦格。因此,当时预算的实施并未在实质上使教育经费收支达到平衡,而且教育经费预算的编制过程充满了政治与专业的纠结。
目录
**章 科举与学堂并立时期传统教育经费用途的转化
一 戊戌变法前学堂经费中的“外销”与“正款”
二 戊戌、庚子后书院改学堂中的经费问题
三 官绅权力与传统教育经费的用途转化
第二章 科举制废除后科举经费体系的转型
一 清代各项科举经费收支之成例
二 科举制废除之际科举经费处置的方案
三 学部的妥协方案与各省提留经费的困境
四 省城与府州县间关于各项科举经费之分成
第三章 清末教育财政的层级
一 中央教育财政
二 省教育财政
三 州县教育财政
第四章 清末财政预算体系中的教育经费编制
一 预算试办前的教育经费收支编制
二 清理财政与各省教育经费收支科目定性
三 国家与地方:试办宣统三、四年预算中的教育经费
四 专业与“民意”:省地方教育费预算编审中的争议
第五章 公款公产与清末兴学
一 从科举旧款到公款公产
二 “公款公产”集合概念的形成
三 清理公款公产的多重导向
第六章 京师大学堂与清末中央教育财政
一 大学堂创办之初的户部拨款
二 大学堂复办后经费来源的确立
三 从管学大臣到学部
第七章 省界、学额与三江(两江)师范学堂经费
一 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办与经费筹集
二 铜元余利浮沉
三 晚清“江南”学堂的学额成例
四 经费困境与省界、学额矛盾的凸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蒋宝麟,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哲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政治与文化史、教育经济史、中国大学史,著有《民国时期中央大学的学术与政治(1927-1949)》《体国经世:民国的学人与商人》。
-
偏见
¥17.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1.8¥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理解人性
¥12.9¥39.8 -
精神分析的新方法
¥14.5¥39.8 -
文言浅说
¥1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