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的中国:市场、国家与世界经济(1929-1937)(日本第28届大平正芳纪念奖作品)
- ISBN:978721425537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2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214255372 ; 978-7-214-25537-2
本书特色
本书从金融、企业、农村、财政乃至贸易等广泛视角,整理了大萧条前、中、后期中国经济的情况,是我们理解革命前的中国经济体制和结构的 参考著作。……与许多经济史学家不同的是,城山智子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是一位全面的经济史学家。
内容简介
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一个优选性现象:每一个与靠前金融与商品市场相联系的经济体都受到了冲击。本书不仅意在表明中国无法逃避资金流动和贸易急剧下降的后果,而且还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中国历史的新视角。大萧条是现代中国的分水岭。在以金本位为的靠前货币体系中,中国是专享使用银本位的国家。靠前银价的波动侵蚀了中国的货币体系,并破坏着中国的经济稳定。为了应对严重的通货紧缩,国家对市场从自由放任转向调控干预。用不同的外汇标准构建新的货币体系,要求审慎的政府管理;很终经济复苏与币制改革的进程导致了整个中国经济政治化。通过对大萧条冲击与其后经济复苏过程的分析,本书考察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关联下国家—市场关系的转变。
目录
导 论 1
银本位的中国: 货币体系的影响 4
大众预期与金融危机 5
市场、政府和货币体系 7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两次危机及其后 11
本书结构 14
上 卷 通货膨胀与自由放任的年代:1931年之前的经济趋势 15
章 银本位: 货币体系中的中国 17
中国的银本位 17
作为货币或商品的白银 26
作为白银交易商的银行:平价与市场汇率 28
白银价格及其对中国货币供应的影响 31
小 结 37
第二章 工业化的到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纺织业 38
棉纺业 43
缫丝业 52
小 结 60
第三章 公司负债:资本积累问题 61
资本积累:企业家的初始问题 63
寻求贷款与银行贷款合同条款 69
债务与公司管理 79
小 结 86
下 卷 萧条年代,1931—1937年:经济与政治的转变 89
第四章 农村崩溃 91
农产品价格的下降 92
农村地区的贸易状况 95
农村金融机构的崩溃 105
农村的崩溃:一个城市问题 113
小 结 116
第五章 工业萧条 117
缫丝业 117
棉纺业 127
小 结 141
第六章 上海金融恐慌(1934—1935年) 143
城市繁荣的幻象:1929年10月至1931年8月 144
银行延误清偿:1931年9月至1934年6月 151
上海金融恐慌:1934年6月至1935年11月 156
小 结 170
第七章 应对危机:1935年11月的币制改革 172
币制改革的外交背景 173
1935年11月4日的币制改革 188
从大萧条中复苏 200
小 结 204
第八章 成就与局限:经济政策与国民政府再考察 206
缫丝业的复苏 207
棉纺业的复苏 213
农村金融的重建 223
小 结 234
结 论 236
银本位与中国的工业化 236
货币体系的政治经济学 238
中国与世界经济 243
参考文献 251
索 引 278
译后记 294
作者简介
城山智子(Tomoko?Shiroyama),日本东京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曾为美国富布赖特、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现为一桥大学副教授,专攻现代中国经济史,特别是金融与银行、商业合同与法律、以及贸易港口城市之经济等。其博士论文为《萧条下的中国:1931—1937年间长江三角洲下游的地区经济》。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9.1¥52.8 -
国富论
¥8.8¥35.0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0.4¥68.0 -
图解资本论
¥12.2¥46.0 -
博弈论
¥9.9¥3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8.8¥35.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37.1¥65.0 -
账本里的中国
¥14.4¥48.0 -
崩溃
¥39.5¥68.0 -
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
¥16.0¥39.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43.5¥55.0 -
资本论
¥25.7¥59.8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3.0¥35.0 -
伟大的经济思想家
¥24.7¥65.0 -
1837年大恐慌:美国第一次经济危机和政治混乱
¥25.0¥48.0 -
思考.快与慢
¥44.9¥69.0 -
资本论
¥17.6¥49.0 -
博弈论
¥27.4¥49.8 -
底层逻辑
¥31.9¥42.0 -
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45.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