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北京市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

- ISBN:97875077624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2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07762440 ; 978-7-5077-6244-0
本书特色
本书为张勃主持的“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成果,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文献梳理等方法,创新性地以北京市6个民俗类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整体,对厂甸庙会、妙峰山庙会、东岳庙会、敛巧饭习俗、元宵节(九曲黄河阵灯俗)和元宵节(千军台庄户幡会)等进行了扎实的田野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六篇分报告和一篇总报告,描述各个项目的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并一一提出对策建议,强调保护工作要因项而异,精准施策,对于提升北京民俗类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张勃主持的“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成果,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文献梳理等方法,创新性地以北京市6个民俗类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整体,对厂甸庙会、妙峰山庙会、东岳庙会、敛巧饭习俗、元宵节(九曲黄河阵灯俗)和元宵节(千军台庄户幡会)等进行了扎实的田野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六篇分报告和一篇总报告,描述各个项目的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并一一提出对策建议,强调保护工作要因项而异,精准施策,对于提升北京民俗类重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录
作者简介
张勃,女,汉族,1972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方志学会副会长,北京古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长期从事传统节日、民俗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历史文化和文化遗产方面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一批研究成果。出版《中国人的时间智慧》《唐代节日研究》《中国人的风俗观与移风易俗实践》等著述19种,发表学术文章180余篇,撰写研究报告10余部。研究成果获中国民间文艺奖*高奖“山花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智库索引(CTTI)“智库*佳实践案例(2019)”奖等。 主持完成“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传承研究”“北京古都文化研究”“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传统村落非遗保护调研”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7项和其他项目10余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子课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理念、内涵与意义研究”。多篇研究成果得到北京市委领导肯定性批示,被相关部门采纳。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偏见
¥19.0¥5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乡土中国
¥13.5¥2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 -
校雠蒙拾 读韩蠡解
¥5.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