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群与文化

族群与文化

1星价 ¥47.3 (5.5折)
2星价¥47.3 定价¥8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2461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0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305246166 ; 978-7-305-24616-6

本书特色

民间文化作为一个体系,是独立的、完整的存在,对经典文化起到补充、滋养的作用。民间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并在生产生活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植根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朴素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但在上层社会不受重视,且原材料不易保存,因此传世的实物较少,关于剪纸的历史渊源,只能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与少量的出土实物来窥其端倪。许多宝贵的民间剪纸资料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甚至悄无声息地消失,为人们认识它们带来困难,研究工作自然滞后,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个案研究,理论研究还是田野研究,漳浦剪纸均有待加强。

内容简介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漳浦剪纸具有南方剪纸风格的特色,但又与时俱进,不断借鉴北方剪纸技巧和现代艺术元素,在技法、造型、风格上推陈出新。本书采用田野调查法、口述历史法以及多学科交叉法相结合的形式,尝试厘清漳浦剪纸发展流变的历史,分析其基本技法、造型传衍、美学风格,考察漳浦剪纸在现代化进程中,受社会外在环境及其自身发展规律影响形成的独特个性,在尊重个性化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其本体价值、社会价值及其美术史价值。

目录

引言
**节 时代气象的折射
第二节 文化圈的差异性
第三节 表现手法的多元

**章 基本技法
**节 工具和材料
第二节 程式和步骤
第三节 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 生态衍变
**节 纹样的民俗性
第二节 造型的装饰性

第三章 美学风格
**节 原生性:稚拙与写意
第二节 工艺性:细腻与写实
第三节 实验性:现代与开放

结语
**节 价值模式的变迁
第二节 传承谱系的建制
第三节 非遗保护的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剪纸纪事年表
人名索引
图片索引
致谢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丽,南京大学文学博士,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闽台艺术研究,著有《姚一苇戏剧研究》(获福建省第12届优秀社科成果奖“青年佳作奖”)、《闽南歌仔戏生态研究》、《闽南歌仔戏的文化版图》、《漳浦剪纸口述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博士项目“闽南地区歌仔戏生存现状与对策研究(FJ2015C213)”,主持在研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20世纪台湾戏剧思潮研究(20YJC760058)”。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