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文学故乡的多维空间建构:福克纳与莫言的故乡书写比较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212158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4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21215830 ; 978-7-5212-1583-0
内容简介
莫言坦言自己是在福克纳的启发下开辟了“高密东北乡”这片专属领地,两人的作品也因此建立起有趣的联系——虽然福克纳与莫言之间横亘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但他们的作品之间却出现了一些相似之处,同时又透显出某些区别——这种有趣的联系既向读者展示了文学的神奇,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福克纳与莫言的比较研究。本书分别从童年生活与历史文化背景、故乡地理空间建构、故乡叙事空间建构、故乡情感空间建构、故乡历史空间建构五个方面对二人的作品展开了深度研究和探讨。
目录
绪??论/1
**章??童年生活与历史文化背景/26
第二章??故乡地理空间建构/50
第三章??故乡叙事空间建构/74
第四章??故乡情感空间建构/127
第五章??故乡历史空间建构/229
结??语/292
参考文献/297
节选
绪??论 福克纳是二十世纪杰出的美国作家,他的小说以“它们不断改变的形式、不断深化和愈发深刻的心理洞察力以及不朽的人物形象”而荣获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中享有独特的地位。福克纳的小说被介绍到中国之后,一批中国作家从福克纳的小说中获得了重要启发,他们将福克纳小说中的一些构思、文学技法等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创作面貌。莫言便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位,他受福克纳小说的启发开始将眼光投向自己的故乡,文学创作出现了可喜的变化,“高密东北乡”的开疆拓土便是一个重要标志。随着一大批优秀小说的相继问世,莫言顺利摘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用率性洒脱的文字、天马行空的构思、深沉朴实的思想和浑厚深挚的情感将“高密东北乡”这座独属于他的文学故乡有力地落户在世界经典文学的版图之上。莫言坦言自己是在福克纳的启发下开辟了“高密东北乡”这片专属领地,两人的作品也因此建立起有趣的联系——虽然福克纳与莫言之间横亘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但他们的作品之间却出现了一些相似之处,同时又透显出某些区别——这种有趣的联系既向读者展示了文学的神奇,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福克纳与莫言的比较研究。 一、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福克纳与莫言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作家,他们都以故乡为蓝本创造自己的文学故乡,也都在小说中使用了现代派艺术手法,这就使得福克纳与莫言的比较研究成为一座蕴藏丰富的学术矿藏,尤其是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这两位世界级文学大家之间的比较研究就更具有值得开掘和探讨的学术价值和文学意义。目前,学界对福克纳的研究和对莫言的研究都已非常广泛、深入,在主题、人物形象、艺术方法等传统视阈的研究已经很成熟,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以此为资源,福克纳与莫言的比较研究得以不断灌注生气和活力,其研究成果也蔚为大观。 从现有可查阅的资料来看,较早将莫言与福克纳联系在一起的学者当属雷达和朱向前。雷达发表于1986年1月的文章《游魂的复活——评〈红高粱〉》引述了李文俊评说福克纳小说“神话模式”的两段文字,并指出“红高粱”“自然非‘神话’,它更接近中国诗歌的‘比兴’,但用上面的话返求诸小说《红高粱家族》,大约仍然有助于我们解开莫言之谜吧”。这年12月朱向前发表的文章《深情于他那方小小的“邮票”——莫言小说漫评》借用了福克纳“邮票般那样大小的故乡本土”的说法来描述莫言如何“把他笔下那块‘邮票’大小的故乡本土命名为‘高密东北乡’”。雷达和朱向前虽未具体展开对两位作家的比较研究,但他们敏锐目光下的只言片语和巧妙借用却引导出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这样一个广阔而富有延展性的学术空间。 此后福克纳与莫言的比较研究渐次铺开,九十年代的研究重点主要着眼于福克纳对莫言的影响,进入新世纪以后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福克纳与莫言的平行比较研究,尤其是莫言摘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关于两者的平行研究更是成为该论题的主流。这些研究涉及话题十分广泛,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具体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作者简介
陈晓燕(1974-),湖北襄阳人,文学博士,现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写作学会理事,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理事,襄阳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应用写作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比较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的研究工作,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以来湖北‘河流小说’研究”等多个科研、教研项目,多次获得湖北文艺评论奖和襄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