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民本思想转型史

近代民本思想转型史

¥61.7 (6.3折) ?
1星价 ¥68.6
2星价¥68.6 定价¥98.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675422
  • 装帧:精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0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42675422 ; 978-7-5426-7542-2

本书特色

全书以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内在价值为主线,论述民本思想代转型期间,面对西等、自由、权利等观念的冲击而作出的坚守、改变与选择的思想过程。书中梳理代之前的几次重要转型过程,先是古代“天命观”到孟子“民贵论”的转型;其次是经过荀子“君为民本”向董仲舒“君为国本”思想转型;再则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主张理论上返回三代,思想上返回民本代以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为探索民本思想转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晚清,维新派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人勇于政治实践,对民本思想有诸多创新观念。革命派提出民权观念,是民本思想的一次重大转型。本书等、自由、权利等政治价值观念为标尺,通过研代思想家及其政治实践过程,展现民本思代转型的思想历史,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的阶段性成果。

内容简介

全书以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内在价值为主线,论述民本思想在近代转型期间,面对西方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的冲击而作出的坚守、改变与选择的思想过程。书中梳理了近代之前的几次重要转型过程,先是古代“天命观”到孟子“民贵论”的转型;其次是经过荀子“君为民本”向董仲舒“君为国本”思想转型;再则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主张理论上返回三代,思想上返回民本。近代以来,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为探索民本思想转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晚清戊戌变法,维新派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人勇于政治实践,对民本思想有诸多创新观念。革命派提出民权观念,是民本思想的一次重大转型。本书以平等、自由、权利等政治价值观念为标尺,通过研究近代思想家及其政治实践过程,展现民本思想近代转型的思想历史,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政治伦理思想通史》的阶段性成果。

目录

导言
章 民本思想的转型能力及政治价值观念
节 民本思想的早期政治价值观念
(一)天命观念与集体革命权
(二)治理观念与从有到无的自由权利
(三)君民关系与等级观念
第二节 转型及其政治价值观念
(一)民本思想转型的时代因素
(二)立论基础薄弱的性善论
(三)仁政观念与社会等级秩序
(四)民贵论及等缺憾
(五)暴君放伐革命理论与自由权
(六)国家治理主体转变与受限制的自由权
第三节 二次转型及其政治价值观念
(一)礼义观念与等级观念的明确和固化
(二)君为民本思想与自由观念
(三)君为国本思想是对民主体价值的否定
(四)等级观念下的性未善论与有限自由权
第四节 民本思想复兴与权利意识启蒙
(一)明末清初权利意识启蒙的思想渊源
(二)民本回归三代及其政治价值重塑
(三)基于等级制的天下大公及其制度设计
(四等与自由:个人权利意识的朦胧觉醒
第二章 等观念代中国
节 等观念与等级观念的冲突
(一)对等外交观念与新义精神入华
(二)旅华英等交往需求及其战争鼓动
(三)等级观念的固化与统治阶等观念
(四)智识界等意识及其集体主义特征
第二节 等与等级冲突的结果
(一)以等方式要等待遇的霸权主义
(二)等条约等意义
(三)爱国主义与被漠视等外交原则
(四等观念缺少智识阶层支持
(五)有利于普等观念等受教育权
第三章 自由权利观入代中国的回应
节 传教弛禁带来的自由意识
(一)弛禁西教与信仰自由
(二)教案中的自由权利与羁縻
(三)信与契约精神
(四)自由权利与科学精神
第二节 列强索权与中国人的权利意识
(一)国人权利意识的形成与权利观念的启蒙
(二)赫德《局外旁观论》与权利意识自觉
(三)政治世俗化与权利意识
第四章 等思想与民本思想的融合
节 等观念的来源与碰撞
(一等观念的四个来源
(二)国家、主权、公民等思想
(三)国家制度层面的公私群独等思想
第二节 等观念融入政治思想
(一)国民政治权利等
(二)国体设计等思想的应用
(三)民族建国思想等
第五章 自由思想与民本思想的融合
节 消极自由与民本思想的融合
(一)人人有自主之权与国家命运
(二)西方自由思想与孔子思想的自由因素
(三)自由边界的限制与保护
第二节 古代人的自由与国家民族
(一)国家自由优先于个人自由
(二)国家自强与国家自由
(三)野蛮自由与文明自由
第六章 权利思想与民本思想的结合
节 国家与政治权利的获得
(一)权利来源与归属
(二)民族主义与政治权利
(三)政治革命与国家权利
第二节 政治权利与制度
(一)君权民权与立治
(二)地方自治的权利及其约束
(三)政体与政治权利
(四)法治与权利
第七章 民本思代转型的评价
节 民本思代转型是政治价值观念转型
(一)谁的权利:公民意识和观念的接受
(二)天赋权利与权利来自革命
(三)实现权利:立体的理论设计
第二节 民本思代转型是法治观念的转型
(一)国家主义的选择:主权在国思想的胜利
(二)革命的选择:积极自由的延续
(三)法治的选择:自由等的落败
参考文献
古籍文献
中文专著
中文论文
外文专著及译著
展开全部

节选

章民本思想的转型能力及政治价值观念

研究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代转型,个需要面对的问题便是民本思想是否能够转型,是否具有转型能力?理论上讲,思想各有其遵循的价值原则,其原则,该思想便易为他物。以民主思想为例,其遵循的是自由等、权利等政治价值原则,任何一条原则遭到破坏,民主思想便不再成立。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是无法转型的。但民本思想特殊。首先,它是历史的产物而非理论的产物。民本思想是梁启超先生从中国思想史的长河中提炼而出,这就使民本思想自身理论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不过,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本身恰恰是民本思想能够转型的前提。其次,民本思想并无明确的政治价值原则。诚然,民本思想充斥着等级观念,甚至可与为伍,但这些形而上的价值原则来自西方,并非民本思想所固有。民本思想是通过非概念性语言表达其价值观念的,如“民为贵”“天下为主,君为客”等。这些非概念性语言给后世的解释工作带来许多困扰和歧义,但正是这些困扰和歧义为民本思想转型提供了填补理论空白的可能性。后,民本思想的主体是可变动的。所谓主体,指的是为民谋福利者。历看,民本思想的主体经历过天、君、民三次变化。这三次变化不仅间接证明了前述两条原因,而且还肯定了民本思想的转型能力。正是依据上述三项原因,本章将依照时间顺序,通过梳理古代民本思想的两次转型和一次短暂复兴,详细论述其转型能力及政治价值观念的变化。因为,只有民本思想具备转型能力,民本思想才能代发生转型。

节民本思想的早期政治价值观念

民本思想的早期理论集中于《尚书》。《尚书》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源头活水。梁启超先生在《先秦政治思想史》次提及“民本”时,便引用《尚书》的“皇天,改厥元子”①一语。他认为,元子(嫡长子)可常改,因其并无之地位。元子地位非,则人人具有成的可能性。梁启超先生视此为“人等的大精神”,同时,这种大精神亦成为“后世民本主义根芽”②。民本思想真的出自这句话吗?见仁见智,殊难定论。金耀基先生是当代研究民本思想之大家,其作《中国民本思想史》页便说:“民本思想起源于《尚书》‘民惟邦本’之语,后经儒家继承而发扬光大之。”③可见,金先生亦持民本思想出自《尚书》之论。

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④出自《尚书·五子之歌》,这是《古文尚书》。《古文尚书》虽被认为是魏晋时期伪作,但一些学者仍然认为,“民惟邦本”的命题便是在那时提出的。可是,还有一些学者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坚信《五子之歌》“民惟邦本”的观点很早便已形成,其产生“理应不晚于春秋时期”。张分田教授甚至认为,“不能排除这类思想产生于夏朝……

作者简介

徐忱,南开大学法学博士、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要从事中代政治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研究,已在中华书局等出版社出版各类著作文300万字。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研究项目1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