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现代中国与世界(第三辑)

现代中国与世界(第三辑)

1星价 ¥50.2 (5.7折)
2星价¥50.2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8209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0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45820928 ; 978-7-5458-2092-8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一本以近现代中国历史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著作,特色是这些研究课题与视角的选择,多注重在近现代中国与世界相互联系的架构内设置和展开,收入其中的文章颇有特点和价值。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与世界》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史”创新型学科团队、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主办,旨在汇聚学界新声,推动中国现代史学科发展。目前推出第三辑,由张剑、江文君主编。书稿收录约30篇学术探讨的文章,侧重中国与世界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联系,设有文献集成、靠前汉学研究、研究综述、口述与回忆、地方视野、治学经验谈、读史札记等版块。书稿史料扎实、论述精当,为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也是学术研究成果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目录

特 稿

慈禧太后传/沈渭滨


中日之间

日商上海交易所中的华商身影与运命/虞建新

藏本英明之失踪:阴谋抑或偶发事件?/赵梦云

战后上海日本资产的接收与处理/陈祖恩


文教传承

法制化与制度化:民国时期上海教育行政管理的车之两轮/施扣柱

耶稣会在佘山天文台的科学实践与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兴起/阮洁卿

竺可桢与国立浙江大学图书馆/蒋峥嵘

功败垂成—消失的上海史建馆基本陈列/刘华


经济百态

清代江苏厘金研究/顾良辉

消毒牛奶:知识、制度、消费/章斯睿

抗战时期上海远洋航运探析(1937—1941)/李玉铭


雏凤初鸣

徒有其表的海防藩篱—晚清吴淞炮台实态初探/徐嵩

民初**届国会湖北参议员选举研究/常芳彬

“五四青年”书写的另面:以罗家伦为核心的学生形象再考察/潘岩


书 评

何为科学家/张剑

张仲礼与海外中国研究—马军编《我所了解的国际汉学界》简介/朱焘


会议追踪

“从‘抗战’到‘二战’—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康越良、朱焘

既往开来—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现代史研究室12种新书/江文君


回忆与访谈

一个工运史专家的少年时代/郑庆声

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日子/华士珍

记忆中的那栋楼/汤仁泽

访问王静谈话记录/郑庆声、倪慧英访问,马军整理


旧稿新刊

上海1925:城市爱国运动与维护外国特权/[美]尼古拉??克利福德著,章克生、张培德译


文献集成

《经济学术资料》有关“海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刊文目录/马军编


展开全部

节选

何为科学家?(节选) ——读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一项比较研究》札记 1918年10月,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硕士、中国科学社董事会会长任鸿隽,哈佛大学商科硕士、《科学》编辑部部长杨铨等几位留美学生学成归国,上海几家报纸以“科学家回沪”“科学家由美返国”为题予以报道,极尽夸张之能事,如《申报》说任鸿隽、杨铨两人“于科学素极醉心,此次学成归国,定能一新我国科学也”。任鸿隽、杨铨作为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与主要领导人,对发展中国科学自有其主张,但任鸿隽不过刚刚获得化学硕士学位,杨铨虽在康奈尔大学习机械工程,但入哈佛大学读研究生转学管理,如何能担当“科学家”这一称号? 对此,任鸿隽感到很是“惶恐”,回国伊始就在环球中国学生会作公开演讲《何为科学家》,从科学共同体这一角度对科学家社会角色进行了阐述。他说科学所研究的是自然界现象,科学家们所注重的是“未发明的事实”,这样科学家不仅要像中国人一样读古人书,了解前人的研究,更重要的是研究事实,在实验室和大自然进行成年累月的观察和实验。由此,他定义说科学家“是个讲事实学问以发明未知之理为目的的人”,一个科学家不是大学毕业或者博士毕业就能养成的,得了博士学位后,“如其人立意做一个学者,他大约仍旧在大学里做一个助教,一面仍然研究他的学问。等他随后的结果果然是发前人所未发,于世界人类的智识上有了的确的贡献,我们方可把这科学家的徽号奉送与他”。(《科学》第4卷第10期第917-924页)在任鸿隽看来,作为一个科学家,必须为人类的知识视野扩展做出独特的贡献,这是区别于其他社会角色*为本质的所在。因此他与他同船回国的留学生根本不配称为“科学家”,*多只能称为“科学家”的预备人员而已。任鸿隽的演讲已成为中国科学社会学发展史上的经典文本,如今大多数中国人对科学家社会角色的认知还远未达到百多年前他的水平与高度。 专指从事科学研究职业的科学家(scientist)一词,大致在1830年代由英国人威廉??惠威尔(William Whewell,1794-1866)创造,并慢慢传播开来。按照弗??兹纳涅茨基(Florian Znaniecki,1882-1958)的界定及罗伯特??墨顿(Robert King Merton,1910-2003)的解读与补充,科学家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其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1)科学家群体即科学共同体的形成;(2)科学家社会角色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包括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树立“科学求真”的价值观念等;(3)科学家具有区别于其他角色的社会地位及职业特色;(4)科学家须向科学共同体提交获取科学共同体认同的科研成果。(弗??兹纳涅茨基著,郏斌祥译《知识人的社会角色》,译林出版社2000年)可见,对人类知识视野扩展作出贡献是“科学家”*为本质的特征。这一“科学家社会角色”界定基本成为社会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们研究科学工作者基础。被誉为罗伯特??默顿学派之外*接近罗伯特??默顿(刘钝教授语)的以色列社会学家约瑟夫??本-戴维(Joseph Ben-David,1920-1986),1971年出版的专著《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一项比较研究》,以上述界定研究了科学家社会角色形成的历史演化进程。 作为社会学家英格尔斯(Alex Inkeles,1920-)主编的“现代社会学丛书”一种,该书出版后激起反响,1984年曾再版。其影响很快溢出英文世界,在正处于因改革开放而激荡起思想解放的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也产生了阵阵回音,相当程度上形塑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方法、研究理论与研究领域。1988年作为影响甚为深远的“未来丛书”之一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为当时供职于浙江大学的赵佳苓。“未来丛书”编委之一、中国近现代科学史学科奠基人樊洪业先生是译稿审阅人,他回忆说审读该书及罗伯特??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使他对科学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史有了基本了解,进一步将“兴趣集中在了中国近现代科学的社会史方向”。正如刘钝教授所说,赵佳苓译本几十年来一直是国内“许多从事科学社会学、科学史、科技政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机构”的必读书。笔者也深受其影响,关于中国近代科学本土化的体制化研究,完全是“依样画瓢”。受时代影响,当年译本有不少遗憾,而且市场早已难觅踪影(笔者的复印件也早不成样子),新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刘晓教授翻译、三联书店出版的新版不仅弥补此前的遗憾(诸如补全书名《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一项比较研究》、补译附录图表和索引、将尾注变为脚注等)、满足了学界的亟需,而且还有其师、前国际科技史学会主席和柯瓦雷奖章获得者刘钝教授精当的《推荐序》。

作者简介

张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致力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的研究,对上海史、中国科技史、中西文化交流等有较深涉猎,担任《中国科技史杂志》编委。 江文君,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史与上海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