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821093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5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545821093 ; 978-7-5458-2109-3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绘画作为中国文化样式中蕞具代表性的具体样式,可视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而绘画对中国人能具有恒久魅力,是因为它不需要通过研究、思索,不需要凭借渊博的知识和频繁的观察才能获得旨趣,它直接诉诸于人的感觉。表现人的心性,拒绝再现物的形状,这是中国绘画从一开始就确立的根本准则。中国绘画的三趣——真趣、理趣、天趣,是心性的发展过程。于绘画中写心达性是中国文士以至高的热忱投身其间的根本动因。 本书是一本讨论中国画内在机制的理论书,通过对中国画本体——技与形的研究,来挖掘中国绘画的真趣、理趣、天趣,以此有了中国画心性论。此书学术思想明确、新颖且全面,是艺术理论学习十分实用的参考书。

内容简介

中国绘画以感觉的智慧和智慧的感觉——心性,作为自身的源创基因。画家全身心地投入于绘画之中,可以修身养性,这是艺术地生存的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本书通过对中国绘画本体——技与形的研究,揭示了孕育并伴随其发展趋向外化的审美心理范式及其机制,从中国绘画的梳理中凸现了由对“心”侧重到对“性”侧重的内在规律。二十多年前,此书曾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两位作者的学术思想高屋建瓴,对美术史的认知如指诸掌。此书学术思想明确、新颖且全面,是艺术理论学习十分实用的参考书。

目录

绪论
**节 发展与制约
第二节 心性与绘画
上篇 心论
**章 心、乎手与形
第二章 心合造化
第三章 审美心理范式的建构
……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江宏,字子敞,号恢翁,1949年5月生于上海。曾任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出版画册《江宏的画》《兴高采烈》《双松平远》《林泉高致》等;著有理论著作《名作的中国绘画史》《中国古绘画长廊》《古风今韵说图画》等。 邵琦,1963年出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上海书画出版社《朵云》编辑、编辑部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书画院画师,国际美学学会会员,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渠宜书院院长。出版著作《中国画文脉》《晚明以来中国画的语境和语义》《书屋小记》《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史略》等。出版画集《只在此山中——邵琦山水画》。个展“唐人诗意·邵琦山水画展”2011年在北京大学百周年讲堂举办。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