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孩子时间管理

教孩子时间管理

搜集生活中很常见的40多个真实案例,编成小故事插入讲解,教会孩子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

1星价 ¥18.4 (3.7折)
2星价¥18.4 定价¥4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182502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51825023 ; 978-7-5518-2502-3

本书特色

◎10个角度总结方法和技巧 本书分为10章,从必要性(为什么要帮孩子建立时间管理观念)、针对性(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做具体训练设定)、具体方法(如何制订时间计划、如何实施时间计划、)、规避项(做事分清轻重缓急)、技巧(积累零碎时间、利用生物钟)、如何对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拖延问题、浪费时间的坏习惯、提高专注力)等10个角度切入,层层递进、详细讲解。 ◎对40多个生活实例详细解析 搜集生活中很常见的40多个真实案例,编成小故事插入讲解,对于读者来说可读性、代入感强,方便理解。 ◎近20个简单易行的游戏方案 书中各章节隐藏了近20个小游戏,方便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互动,可操作性强,见效好。 ◎精准对标人生早期的4个关键期,让家长有的放矢 本书精准对标0~15岁孩子的时间管理问题,又将这个大年龄段精细分化为3岁以下、3~6岁、7~12、12~15岁4个阶段,即人生早期的4个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期。针对不同关键期的孩子,提出在时间管理方面不同的认知特点、适应性、教育方法,让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更加有的放矢,不茫然,不忙乱。

内容简介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人从降生到懵懂认知世界,到学习适应集体和社会,这个过程占据了一生将近四分之一的时间。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孩子具备较强的时间管理观念,并通过一定的方法教孩子一些管理时间的方法和技巧,那么对于孩子日后更好地塑造自我、高效而丰富地度过人生,是非常有必要也有意义的。《教孩子时间管理》精准对标0~15岁孩子家长,又将这个大年龄段精细分化为3岁以下、3~6岁、7~12、12~15岁4个阶段。全书分10个大章,以教孩子培养时间管理意识、学习如何做好时间管理为目的,细说原理和方法。书中含40多个案例小故事、近20个简单易行的游戏方案,兼具可读性、知识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

前言 掌握了时间,也就掌握了人生 001 章 帮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005 为什么要教孩子时间管理 006 从生活入手教孩子认识时间 009 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012 让孩子记录“时间开销” 015 父母是*好的榜样 018 第二章 各年龄段的时间管理训练目标 023 3岁以下:告诉孩子“时间是什么” 024 3~6岁: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 027 7~12岁:培养孩子的时间习惯 029 12~15岁:给梦想一个时间规划 032 第三章 教孩子制订时间计划 037 教孩子制订短期计划 039 教孩子制订长期计划 046 不要让计划变成折磨 051 教孩子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055 第四章 教孩子实施时间计划 061 几个技巧引导孩子实施计划 062 提醒孩子回顾计划的执行过程 067 推动计划顺利过“关卡” 070 第五章 合理分配时间,做事分轻重缓急 075 教孩子学会“要事优先” 077 希望做的事与必须做的事 088 准备充分合理,顺利完成计划 091 第六章 积累零碎时间,变成“时间富翁” 095 利用剩余时间,化零为整 096 教孩子学会挤时间 100 利用早上的时间记忆 103 利用等待的时间学习 106 利用睡前的时间复习 109 第七章 帮助孩子改掉拖延症 113 改善孩子的自律性 115 避免孩子“磨洋工” 120 让孩子告别犹豫不决 125 善于利用“约定”游戏 130 利用自我暗示的力量 134 第八章 改正浪费时间的坏习惯 139 孩子不守时,父母怎么办? 140 帮孩子找出“时间小偷” 149 宽容地看待孩子对时间的“浪费” 159 第九章 提高专注力是高效的诀窍 163 为什么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 164 教会孩子明确注意对象 174 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广度和稳定性 185 第十章 利用好专属学生的生物钟 193 把握课堂的黄金45分钟 194 课间10分钟能做什么 200 在家里该怎么安排学习和生活? 205 过有意义的寒暑假 219
展开全部

节选

▎▏ 帮孩子找出“时间小偷”▏▎(一)是什么“偷”走了孩子的时间?···周一早上,桐桐妈妈来到桐桐的房间,准备叫桐桐起床上学。可推开门一看,她就开始唉声叹气了。几本学习用书和其他图书横七竖八地堆放在书桌上面,抽屉开着,笔、纸巾、零食等摆得到处都是。“这么凌乱不堪,让人收拾都无处下手。”桐桐妈妈无奈地说。好不容易把桐桐叫起床,洗漱完毕,准备出门,桐桐发现语文课本没有拿,于是跟妈妈又返回房间找语文课本。桐桐记得昨天复习完以后将语文课本放在书桌上了,她把书桌上的书翻来找去,书哗啦啦地散落了一地,却都不是语文课本。“咦?到底去哪儿了?”桐桐又开始翻腾抽屉,不想,抽屉突然掉了下来,笔、纸巾、零食等全撒了出来……看着妈妈不满的表情,桐桐更着急了。20 分钟过去了,桐桐和妈妈终于在文件夹里找到了语文课本,之后她们赶紧往学校奔去,可还是迟到了10 分钟……···这种情况你遇到过吗?当需要一件东西时,却怎么也找不着。比如,上学要迟到了,偏偏就是找不到课本和作业;舞蹈训练马上开始了,舞鞋却不翼而飞……其实,这种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上演过。有一个研究报告称:人的一生要花占据生命20%的时间“找东西 ”,而一年花在找东西上的时间平均约150小时。粗算一下,一年中竟然有6天左右的时间都花在找东西上面了!可见,为找东西而浪费时间,这会大大降低做事的效率,甚至影响做事的进程。试想孩子如果一天重复找几次东西,那么一年下来得白白浪费掉多么长的时间呢?如果我们能让孩子与“找东西”说再见,而把这些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孩子不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吗?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找东西上呢?很显然,关键就在于孩子没有及时整理东西。试想一下,如果不及时整理书桌,桌上的物品就会越积越多,桌面乱七八糟,没有条理。时间长了,就很难再下手整理。一旦需要用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毫无头绪。所以,想要孩子珍惜时间,我们就要教孩子学会整理,与“找东西”说再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教孩子有效地管理他们自己的物品,减少找东西的时间呢?*关键的一点就是:日常用品要各归其位,不能随意乱放。比如钱包、学生证、手机、钥匙等,一定要摆在恰当的、固定的位置。并且,用完后要立即放回原位。给每件东西分配一个属于它的固定位置,孩子就不会为不知道把东西放在哪儿而苦恼了。养成了用完归位的习惯,也能有效避免找不到东西的情况发生。需要注意的是, 孩子是有惰性的。“ 放在哪儿呢? 先放在这里,待会儿再收拾吧!”“原来放的地方太远,再放回去太麻烦了。”……出于种种懒惰的理由,孩子通常会把东西随手放在某一个地方。如果很快又要用这个东西还好,否则,隔了很久再要使用的时候,恐怕就已经不记得它在哪里了。只是简单地把东西放归原位,就能避免“找东西”的窘境,为什么不去做呢?这就涉及收纳物品要善于归类、有条理的问题。让孩子将钥匙、书本文具、饰品等乱七八糟的小东西放在一起,并固定位置。让孩子找到洗发液、香皂、牙膏等洗漱用品的固定放置点,用完后归位。让孩子检查自已的衣服,脏的放入洗衣机,干净的折叠整齐收入衣柜,不要到处乱放。让孩子在装东西的抽屉和箱子外面贴上写有所放物品的名字的标签,或是标上清楚的记号,这样就能一目了然啦。…………这些,孩子都能做到吗?在图书馆、阅览室、学校、商场、快餐店等公共场合,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标语:“看完书后请将其放回原书架上”“借出的雨伞请及时归还”“请将用过的公共物品放回原处”等,这就是在提醒我们: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每次看到类似的标语,家长都要有意识地提醒孩子,对于年幼的孩子,还可以让他跟着读一读,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影响。对于物归原位,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孩子也许会觉得很麻烦,但久而久之养成整理的习惯后,他会发现,自己不会再满世界乱翻找东西了,而是一旦需要,**时间就能把它找到,生活也会变得更轻松自在。(二)抓住时间的“小偷”!要教孩子珍惜时间,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试着抓住时间的“小偷”,看看浪费掉的时间都被谁偷走了。时间的“小偷”,其实就是那些在不知不觉中把时间“偷”走的小事情。这些“小偷”技术高超,常常令人难以察觉,甚至还很会“取悦”于人,令人毫无防备。时间的“小偷”常常在孩子正学习或专注做事情的时候悄悄出现。孩子原本可以用这些时间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时间的“小偷”不知不觉地靠近,让孩子忘记了学习,丢下了手头还没完成的事,转而在跟“小偷”玩耍的过程中丢掉了时间。如果不把这些时间的“小偷”找出来并且“制服”它们,它们就会重复作案,一直“偷”下去。作为父母,我们怎样引导孩子去找出时间“小偷”呢?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所示。1.制订表格父母拿出一张A4纸,模拟下表的方法绘制一张表格。(表略,见书P153)2.引导孩子填写表格把这张表格拿到孩子面前,先让孩子自己按照表格里的内容填写一遍。等填写完毕后,父母再坐下来和孩子一起研究每一事项对应时间分配的具体情况。比如,倘若孩子认为他的时间“小偷”是看电视,父母就可以让他说说,为什么看电视会浪费时间,并让他自己算一下,每天要花多少时间看电视,如果不看电视的话,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做哪些对他来说更有意义的事情。3.计算孩子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统计出时间“小偷”一共“偷”走了多少时间,从“小偷”那里争取回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哪些更重要的事情,把结果记录下来。4.重新制订时间计划接下来,父母可以让孩子重新做一张时间计划表,然后照计划执行。久而久之,孩子通过全新的时间计划,就能逐步改善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提高做事的效率。教孩子理解珍惜时间的意义并不难办,难办的是将珍惜时间付诸行动。人类天生就是带有惰性的,未经训练和理性约束时尤甚。因而对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的惰性,父母不必为此焦虑,只要明白有办法可循,首先以身作则,其次为孩子量身订制一系列的训练和督促方法,循序渐进,孩子就能在实践中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管理时间的好习惯。(三)别让智能产品成为时间“杀手”我们在举例说明时间“小偷”有哪些时,列出了电子游戏和手机短视频。这些都属于21世纪后逐渐占据人们生活内容的智能产品。它们原本是为了便利人类的生活而被发明创造的,为什么会成为时间的“小偷”,甚至成为时间“杀手”呢?智能产品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有便捷的生活方式,还有丰富多彩的内容。人们使用智能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产品可以迅速获取各种知识和讯息,也能够更加方便地体验花样无穷的游戏。而且,这些智能产品上的游戏视觉效果更加逼真,只需要动动两根手指头,基本上就可以满足游戏玩家的各种娱乐需求,使其沉迷不可自拔。我们知道,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对于意志力不强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智能产品中存在着五彩缤纷的游戏诱惑。但是,孩子的生活内容不能只有游戏,而且如果长时间对着智能产品玩游戏,孩子不仅视力会受到影响,身体变得不健康,还会由于缺乏自控力而难以退出那个虚拟的世界,转而对现实生活无所适从,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去主动学习了。孩子的智力发育需要不断获得信息刺激。事实证明,孩子的确能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使用智能产品学习知识。但智能产品中的课堂占比较小,通过智能产品获取知识碎片和阅读图书相比,对智力产生的刺激作用是很小的。阅读是主动探索的过程,使用智能产品则是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如果家长想用挂在智能产品上来代替阅读书本,以期孩子达到学习的目的,这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让孩子成为“智能产品宝宝”呢?在教给大家方法之前,先看看文文的父母是如何做的,相信对你会有所启迪:···一放暑假,文文就像和手机“粘”在了一起,一睁眼就开手机,动画片一看就是一整天,不然就是打游戏,可谓废寝忘食。爸爸妈妈非常着急。然而,爸爸妈妈白天要上班,根本没法儿管文文,只能任他去了。文文爸爸发了几次火,但只在当时震慑住了文文,过不了一会儿,他又玩起来了。没办法,文文的爸爸决定没收文文的手机,却没想到文文跟自己玩起了游击战术。无论爸爸把手机藏到哪儿,文文都能找到。而且,文文还趁着爸爸妈妈睡着了,半夜起来偷偷玩手机。一天吃早餐的时候,妈妈看着无精打采,顶着两个浓重黑眼圈的文文,突然心头一酸,眼泪差点儿掉下来。看着孩子可怜的样子,妈妈很是心疼。爸爸也没了脾气,只一个劲儿地叹气。他无奈地对文文说:“文文啊,你一整天都在看手机,你知道吗?爸爸妈妈担心你,再看下去眼睛会瞎的。”看到父母如此关心自己,一向叛逆的文文低下了头,有点儿羞愧。爸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文文不要再半夜玩手机了。他们并不是完全阻止文文玩,只是希望他能有一个限度。文文小声地辩解:“爸爸妈妈平时一回家也躺在沙发上玩手机,为什么我就不可以?”爸爸一时语塞,他主动向文文承认了错误。一家三口做了个约定,每天晚饭后出去集体散步,锻炼身体,再也不坐在沙发上玩儿手机了。而爸爸妈妈也答应了文文,商量好每次玩手机的时长,一到时间,文文就主动把手机上交给爸爸妈妈保管。慢慢地,爸爸妈妈发现文文对手机没有那么痴迷了,脸色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喜欢跟他们交流了。···文文的爸爸先是训斥孩子,通过强迫的方式没收了孩子的手机,却没有达到效果。后来,他慢慢转变观念,以情动人,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激发了孩子的同理心,与孩子达成玩手机的“约定”,以改正自己玩手机的习惯为前提,帮助文文慢慢摆脱对手机的痴迷。由此可见,让孩子主动改正坏习惯,比被动接受父母的强迫教育效果要好,特别是当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孩子能够做到自律,才是*重要的。下面是让孩子远离“时间杀手”的三个方法,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1.多陪伴孩子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之所以会沉迷于智能产品,是因为太过孤独、寂寞。尤其是独生子女,或年龄差较大的兄弟姐妹因日常作息不同而玩不到一起时,幼小的孩子会因缺乏玩伴,又缺少家长的陪伴,才选择用智能产品来打发时间。家长*好多抽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玩亲子游戏、多聊天沟通,弄清楚孩子的需求,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2.家长做好榜样孩子爱玩智能产品,和家庭氛围也密切相关。试想一下,如果家里爸爸妈妈都在低头玩手机或平板电脑,孩子自然会对这些智能产品产生好奇心,继而因为缺少自制力沉迷其中。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家长首先就要成为怎样的人。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少玩手机或其他智能产品,多阅读、多运动、多跟家人互动,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3.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孩子空余时间太多,分给智能产品的时间自然也会增加。给孩子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绘画、舞蹈等,让他的业余时间充实起来,玩智能产品的欲望自然就会下降。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那就是鼓励孩子多锻炼身体。因为长时间学习和玩智能产品时,孩子的身体是长久保持一个姿态的,缺乏运动会对他的健康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就算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也要提醒和带动孩子适当锻炼身体,以保证身体健康。4.与孩子约定玩智能产品的时长不可否认,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产品,就像零食、游戏一样,确实对孩子有巨大的吸引力。虽然没办法让孩子完全不碰智能产品,但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定玩的时间,比如一次不能超过20分钟,以防孩子沉迷其中。完全杜绝孩子玩智能产品不大现实,会造成他和同龄孩子之间的隔阂。大家都在玩,聊天的话题也有很多是围绕智能产品中的游戏或其他有趣的事物开展的,如果孩子彻底不玩了,在学校里、同伴间,便会成为一个缺少“共同语言”的“不合群”的人,其实并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凡事在于对“度”的把握,约定玩智能产品的时长是个不错的方法。5.关注孩子玩智能产品的内容虽然允许孩子玩智能产品,也约定了孩子玩的时长,但是,家长也不可以就此掉以轻心,还是要多多关注孩子玩的具体内容。智能产品提供了各种*新鲜的元素,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未经审核的内容和带有诱导性的广告,有可能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父母要引导孩子玩一些健康有趣的益智游戏,引导孩子关注文化、科技、社会时事新闻等信息。哪怕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玩,也可以时常和孩子聊聊天,互相分享一下*近看到的趣闻,以此来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要记得,“疏”永远比“堵”更有效。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智能产品对孩子的诱惑也越来越大。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时刻注意孩子行为的变化,多和孩子沟通,提醒孩子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虚拟世界里。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孩子走出门,和真实的世界交流,在开拓眼界的同时增长见识。

作者简介

方黎明80后妈妈,作家,资深编辑。有近二十年少儿杂志、童书的编辑出版经验。做过三年心理咨询师,专注家庭、情感、育儿等领域。著有幼儿教育读物《妈妈问,宝宝说》《幼儿数学思维》等,版权输出越南等国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