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13116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0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51311687 ; 978-7-5513-1168-7
本书特色
★读好书永远可以帮助你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读到的知识属于你,获得的精神力量属于你。好书永远不会欺骗你,永远是你可靠的朋友。要读书,要读好书。 ——宗璞 ★有好书做伴,即便在狭小的空间里,也能上天入地,振翅远翔,遨游古今。漫长曲折的历史和浩瀚无尽的宇宙,都能融汇于心,化作滋养灵魂的清泉。 ——赵丽宏 ★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毕淑敏 ★何为经典?在我的印象中,它们犹如高山,我们需要仰视。如此阅读,是愉快的,却又是神圣的。与这样的书籍邂逅,是一种幸福。其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炼。 ——曹文轩
内容简介
《猎人笔记(七年级上册)/核心阅读文学书系》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部现实主义力作,在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其**篇特写《霍里和卡里内奇》*初发表于俄国《现代人》杂志一八四七年一期上。后面的绝大部分篇章也都是陆续发表于同一杂志上。直至一八五二年,作者将先后刊出的二十一篇特写汇编在一起,外加一篇未曾发表的新作《两个地主》,以《猎人笔记》为书名,出版了单行本。至一八八〇年,作者又加进了后来创作的三篇:《切尔托普哈诺夫的末路》(一八七二)、《车轱辘响》(一八七四)、《枯萎了的女人》(一八七四),共计二十五篇,这便成了作者生前*后的定本。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以反农奴制为中心思想的**部重要作品,在这里他以敏锐的观察力提供了自己的新题材,发出了自己的呐喊。所以《猎人笔记》一出版,便引起举世瞩目。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此书受到普遍的欢迎。作家有一次在一个小车站上遇到两位不相识的青年农民,当他们得知他就是《猎人笔记》的作者时,便脱帽向他致敬。其中一位还以“俄罗斯大众的名义”向他表示“敬意和感谢”。著名作家赫尔岑称赞此书是一部“反农奴制的控诉书”。
目录
叶尔莫莱和磨坊老板娘
草莓泉
县城的大夫
我的邻居拉季洛夫
独院地主奥夫夏尼科夫
里戈甫村
白氏草场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奇扬
庄园
办事处
孤狼
两个地主
列别江集市
塔吉雅娜·鲍里索芙娜和她的侄儿
死亡
酒痦
彼得·彼得洛维奇·卡拉塔耶夫
约会
希格罗县的哈姆莱特
切尔托普哈诺夫与涅多皮尤斯金
切尔托普哈诺夫的结局
骷髅
车轮声响
树林和草原
节选
《猎人笔记(七年级上册)/核心阅读文学书系》: 叶尔莫莱有一条猎狗,取名为瓦列特卡,是个怪得出奇的家伙。叶尔莫莱从来不喂它食物。“喂狗干什么呀,”他自有道理地说,“再说,狗有灵性,它自个儿会找到吃的。”此话确实不假,瓦列特卡那副骨瘦如柴的模样虽然让过路人也大感吃惊,可是它依然活着,而且还挺长寿。尽管它境况可怜,可它一次也没有逃走过,从来没有表示过想要离开自己主人的意思。只有过一回,那是在它的青春年华,为了谈情说爱而离开过两天。不过它很快就不再干这种蠢事了。瓦列特卡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对世上的一切都持有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无所谓的态度。倘若这里谈的不是狗,那么我就想用一个词去说明:“悲观失望”。它常常坐着,把它那短尾巴蜷在身子底下,双眉紧蹙,不时地哆嗦几下,从来不见它露出笑容(大家知道,狗是爱笑的,甚至笑得挺可爱)。它那副长相奇丑无比,凡是闲来无事的仆人总不放过机会把它的仪表嘲笑一番。可是对于所有这些嘲笑甚至殴打,瓦列特卡都以惊人的冷静态度忍受下来。它倒是能惹厨子们开心,它和所有的狗一样有一个弱点,有时候它把自己的馋嘴巴探进暖和而香气扑鼻的厨房那扇半开半掩的门里,厨子们便立刻丢下手头的活,对它大喊大骂,并去追赶它,这给厨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行猎时,它一向不知疲倦,嗅觉又极灵敏。不过,如果偶尔追到一只被打伤的兔子,它就会远远地躲开那个用各种懂得和不懂得的方言大骂的叶尔莫莱,躲在绿丛林里的荫凉处,把兔子美美地吃个精光,连骨头都不剩一根。 叶尔莫莱是我邻近一个老派地主家的下人。那些旧式地主不喜欢“鹬鸟”一类的野味,而爱吃家禽。只有遇到特殊情况,如逢生日、命名日或选举日,旧式地主家的厨子们才烹制一些长嘴鸟当作菜肴。俄国人都有一个特点,每当自己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来了劲头,那些厨子就是这样,他们一来劲便想出高招,调制出离奇古怪的菜肴,使得大多数宾客只能好奇地欣赏端上来的美味,可怎么也不敢去尝一尝。叶尔莫莱按吩咐每月要为主人家厨房供应两对松鸡和山鹑,其他的事便不用他管了,他想住哪儿就住哪儿,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人们都不要他干活,认为他是个一无是处的人,用奥加尔人的话说就是“废物一个”。不用说,正是依照他那种不拿东西喂狗的规矩,人们也不供给他火药和散弹。叶尔莫莱是一个怪得出奇的人,如鸟儿一般无牵无挂,贫嘴长舌,从表面看懒懒散散,笨笨的。他非常贪杯,不爱在一地久居,走起路来两脚磨磨蹭蹭,身子东摇西晃一就这样磨蹭和摇晃,一昼夜却能走五十来俄里路。 他平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险遇:曾在沼地里、树上、房顶上、桥底下宿过夜,多次被人关在阁楼、地窖和棚屋里,狗也丢了,枪也没了,贴身穿的衣服不见了,遭到长时间的殴打。然而,时隔不久,他又回来了,也有衣服穿,还背着猎枪,带着那条狗。不能管他叫快乐的人,虽然他的心情几乎是蛮不错的。总的说来,他像个怪人。叶尔莫莱喜欢跟上等人侃上几句,特别是在酒酣之时,但他聊上一会儿,抬起屁股就走。“你往哪儿去呀,死鬼?深更半夜的。”“到恰普林诺村去,”“你跑十来俄里去恰普林诺于啥呀?”“到那边庄稼汉索夫龙家过夜。”“那么远,就在这儿过夜得啦。”“不,不行!”就这样,叶尔莫莱带着自己的瓦列特卡在黑夜里穿过一处处丛林,越过一道道水沟,匆匆地赶路。而那个庄稼汉索夫龙没准连门也不让他进,还可能拧他的脖子,不准他来打扰规矩人家。话说回来,叶尔莫莱的某些能耐却是无人可及的,比如他善于在春汛时捕鱼,赤手捞虾,凭嗅觉找到野味,诱招鹌鹑,驯养猎鹰,捕捉那些会唱“魔笛”和“杜鹃飞渡”曲段的夜莺。唯独驯狗这一行他干不来,因为他缺乏耐心。 ……
作者简介
伊·谢·屠格涅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杰出作家。他在一生四十余年的笔耕生涯中,创作了被誉为“艺术编年史”的六部长篇小说,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说、特写、戏剧、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各种各样体裁的作品,并撰写了相当数量的文学评论、回忆录、文学书简等。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俄国文学的宝库,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作品也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如今已成了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 屠格涅夫出生于奥加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位残暴的农奴主。他自幼目睹了地主阶级的凶残专横,早就产生了对农民悲惨处境的深切同情。上大学后,又受到了进步思想的熏陶,下定决心要与农奴制度做不倦的斗争。一八四三年他结识了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别林斯基思想的影响下,他更坚定了与农奴制做斗争的决心。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0.9¥31.0 -
儒林外史
¥14.5¥39.8 -
城堡
¥14.5¥45.0 -
老人与海
¥6.9¥28.0 -
想念地坛
¥16.5¥36.0 -
宇宙从何而来
¥16.8¥52.8 -
寂静的春天(四师推荐精装版)
¥14.4¥42.0 -
学习.就是找对方法
¥11.5¥35.0 -
朝花夕拾
¥5.2¥16.8 -
白洋淀纪事
¥10.5¥29.8 -
绿山墙的安妮
¥8.0¥25.8 -
在人间
¥7.7¥24.8 -
四大名著红楼梦
¥12.2¥35.0 -
城南旧事
¥6.9¥21.8 -
聊斋志异-(无障碍阅读本)
¥8.0¥26.0 -
鲁滨逊漂流记
¥12.8¥36.8 -
燕子来时
¥7.8¥25.0 -
写作课
¥17.1¥46.0 -
呼啸山庄
¥12.0¥29.8 -
基督山伯爵:全译本
¥14.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