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1800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5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520180092 ; 978-7-5201-8009-2
内容简介
本书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之一种。本书从两性关系入手考察1990年代的女性小说。本书认为有四种话语力量对女性小说的两性关系书写产生影响,它们分别是女性主义话语、现实主义精神观照下的现代性话、人文主义话语和消费主义话语。这四种话语力量在女性写作中彼此融合又相互独立,使得小说在表现婚姻、爱情和性以及同性情谊的问题上,呈现出断裂和弥合交织的复杂状态。 本书通过对90年代女性小说文本的阅读,透过女作家的文学想象,考察作品呈现的婚恋关系,可以发现在性别意识、时代特征、话语影响,以及创作主体个性等各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之下,婚恋关系呈现出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进而考察中国女性文学所拥有的书写状态和精神向度,更全面客观地勾勒出90年代文学的发展图景,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提供成果和资源。文章均体现学术性与理论性,并且在方法或观点上有创新性,达到出版目的。
目录
绪论
**章婚姻:传统两性秩序的裂变与黏合
**节婚姻现代性伦理的裂变
第二节生活逻辑的黏合
第三节婚姻秩序的恢复与重建
第二章爱情: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家园
**节爱情的人文光晕
第二节婚姻与爱情的错位
第三节爱情守望者的败落
第三章身体:启蒙与消费交织的性别政治
**节具有启蒙意义的身体
第二节性与爱的错位
第三节身体的消费意义
第四章姐妹情谊与婚恋关系
**节同性乌托邦
第二节姐妹情谊与婚恋关系的较量
结语:1990年代的女性书写与婚恋关系伦理重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孔莲莲,山东微山县人。文学博士,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美学研究。本书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之一种。本书从两性关系入手考察1990年代的女性小说。本书认为有四种话语力量对女性小说的两性关系书写产生影响,它们分别是女性主义话语、现实主义精神观照下的现代性话、人文主义话语和消费主义话语。这四种话语力量在女性写作中彼此融合又相互独立,使得小说在表现婚姻、爱情和性以及同性情谊的问题上,呈现出断裂和弥合交织的复杂状态。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随园食单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