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元曲三百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51825344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51825344 ; 978-7-5518-2534-4
本书特色
1、元曲佳品精选,题材多样,雅俗共赏;2、特别收录元杂剧四大家的十出代表作,覆盖 “四大悲剧”“四大爱情剧”;3、元曲创作格律、章法以及杂剧表演常识等知识点介绍;4、97位元曲作者小传,五十余幅元明书画杰作;5、附赠历史年表,一览元帝国中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 元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比起唐诗、宋词两代文学,元曲更贴近市井,拥有浓烈的人间烟火气息和更鲜活的泪水笑声。 元曲异于诗词之处,不单在于浑然天成、毫不拘泥造作,之所以与“唐诗”“宋词”并列,至今依旧为一些人视如珍宝,大抵是处身市井的文人乐工,实在将人世间的风波变换、快活苦闷写进曲词,令闻者同感一种喜悦、一种颤动、一种叹息。 读元曲不可不读杂剧,因为元曲的高水平体现在杂剧之中。本版特别选取《窦娥冤》《赵氏孤儿》《西厢记》等十出元杂剧代表剧目,既有完整的故事梗概,也有高潮华彩部分的赏析,以为读者呈现元曲的巅峰水平。 在有元一代的画家中,如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倪瓒等人,即是画家也是曲家。本书选用他们的画作当插图,可与文学相得益彰。 闻其曲,观其画,识其人,知其史。
内容简介
王国维先生曾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唐诗、宋词、元曲,均是是中国文学目前熠熠生辉的明珠。然而元曲的情况稍显复杂,包括散曲与杂剧两种文学体裁,且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还远在散曲之上。本书精选三百六十余首元代散曲作品,其中既有元好问、王实甫、张养浩、张可久等名家杰作,也有别具特色的小家作品,风格多样,兼容并蓄。又从“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的作品中选出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十出经典杂剧作品,囊括元曲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大悲剧”与“四大爱情剧”,以展示元曲艺术的整体面貌与很好水平。附有《元曲年表》,一览元帝国全史,反映中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揭示元曲诞生并繁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特征。
目录
节选
王国维先生曾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唐诗、宋词、元曲,均是是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明珠。然而元曲的情况稍显复杂,包括散曲与杂剧两种文学体裁,且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还远在散曲之上。 本书精选三百六十余首元代散曲作品,其中既有元好问、王实甫、张养浩、张可久等名家杰作,也有别具特色的小家作品,风格多样,兼容并蓄。 又从“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的作品中选出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十出经典杂剧作品,囊括元曲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大悲剧”与“四大爱情剧”,以展示元曲艺术的整体面貌与巅峰水平。 附有《元曲年表》,一览元帝国全史,反映中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揭示元曲诞生并繁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特征。
作者简介
马致远,原名不详,以字行于世,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其词曲题材领域广泛,艺术意境高远,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在元曲作家中,马致远被誉为“元人 ”,有“曲状元”之称。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见字如面
¥15.9¥49.8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随园食单
¥9.1¥30.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到山中去
¥10.5¥30.0 -
流星雨(八品)
¥12.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