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动变:教育家办学的文化反思

百年动变:教育家办学的文化反思

1星价 ¥62.9 (7.4折)
2星价¥62.9 定价¥8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491796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548页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33491796 ; 978-7-5334-9179-6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原则, 采纳“时代为经, 问题为维”的理论构架, 借助历史叙事、理论分析、个案比较、口述访谈、文化反思等方法, 力求系统地探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教育家办学”的核心问题、发展轨迹、基本特点及其背后所潜藏的文化哲学与教育理论基础。

目录

导言 教育家办学的文化审视

**章 清末民初教育家的“教育救国”理想与办学实践
**节 近代“教育救国”浪潮下的基础教育思考:以康、梁为中心
一、教育救国:近代有识之士的强大呼声
二、春秋万法托于始:对幼学重要性的清晰认识
三、奠定群学之基——大力发展师范教育
四、为了未来的国民之母:基础教育与女子教育的互动发展
第二节 筹设新式小学堂的多元求索
一、学津先觉——张焕纶与梅溪学堂
二、教法新探:钟天纬与上海三等公学堂
三、倾力助学:叶成忠与澄衷学堂
第三节 区域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早期尝试
一、张謇地方兴学思想的形成逻辑
二、弟子之助——江谦对通州民立师范学校的经营
三、女子教育不可无师——姚蕴素与南通女师
四、理元蘅与通州民立师范学校两附小之改革探索

第二章 五四新文化洪流中教育家办学的多维探索(上)
**节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严修、张伯苓与南开中学
一、从实处去做:严修与南开中学的创建
二、张伯苓与“南开精神”的塑造
三、育才救国与“公能”训练
第二节 “成才必先成人”:经亨颐与人格教育探索
一、塑造新国民之人格
二、以艺术教育陶养人格
三、倡导学生自治
四、纯正的教育:经亨颐与春晖中学
第三节 舒新城、廖世承的道尔顿制实验及其对中学办学方向的思考
一、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道尔顿制的传入与在中国的传播
二、探求适宜国情的良方:舒新城与吴淞中学道尔顿制实验
三、以实验唤起研究兴趣:廖世承与东南大学附中道尔顿制实验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洪流中教育家办学的多维探索(下)
**节 实验精神:俞子夷在南高师(东大)附小的整体变革
一、“进化”教育观的旨趣
二、以“不彻底”的设计教学法实验为核心的教育革新
三、“小教界的老大哥”的成长与成熟
第二节 批判旧教育的先锋:吴研因与小学语文教育
一、“文白之争”中探索与完善白话文教材
二、“鸟言兽语”与小学语文教材“文学化
第三节 把儿童当作儿童:沈百英与小学语文教科书编纂及设计教学法实验
……

第四章 走向乡村建设的深处:教育家办学的文化路径反思
第五章 区域现代化追求:教育家办学的整体实验
第六章 汲取与创生:陈鹤琴、陶行知的教育本土化办学探索
第七章 革命根据地时期学校变革中教育家办学的独特经验
第八章 教育政治化趋向下的教育家办学努力及其困境
第九章 改革开放后教育家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及其文化追求(上)
第十章 改革开放后教育家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及其文化追求(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百年动变:教育家办学的文化反思/教育变革与文化传承丛书》:  “文化大革命”的遭遇并没有压倒坚韧不屈的李吉林。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情境教学”教改实验之始,她先后创生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三部曲,实现了从一个普通小学教师到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儿童教育家的不断跨越与升华。  一、成长的故事:把一生奉献给小学教育事业  1938年8月,李吉林出生在江苏南通市。她的童年几乎没有欢乐,父亲在她5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她,设法供她读书至五年级。贫穷和饥寒,没有使这个性子要强的女孩放弃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她对大自然、对艺术的兴趣,以及那不可遏制的想象力似乎弥补了童年的苦难,为她以后的成长增添了美好的回忆。  新中国成立后,李吉林重新回到教室,当她以出色的成绩念完初中时,人生的**个十字路口摆在面前,为了减轻母亲生活的重担,她选择了读师范,就这样,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后文简称为“女师”)成了她的母校。1956年,18岁的李吉林走进了南通女师一附小学(即后来她所工作的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开始了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  李吉林在小学的工作是勤奋的;工作的同时,她开始了大学中文系课目的进修,为了有个好身体,她冬天洗冷水锻炼意志,每天除了教学,读书三小时。在小学工作学习大学的知识。李吉林一生有很多的选择机会:一次作为南通市代表到省里参加排球比赛,意想不到的人生机会摆在她面前,一个是国家跳伞队看中了她,要调她去跳伞;一个是南通市歌舞团刚成立时,想调曾在《采茶扑蝶》中扮演傻大姐出名的她去歌舞团;后来一所中学也想调李吉林到中学教语文。面对这些机遇,李吉林写道:“无论是打开美丽的大伞,从蓝天上跳下,还是在灯光闪烁的舞台上一显身手,这对20岁的年轻人来说都是很有诱惑力的。在这广阔的蓝天和迷人舞台以至中学和小学之间,我仍然选择了小学。一个人不必这山望着那山高。那年从省里赛完球回来,我的人事关系已经不在小学了。可能大家都没想到,我为自己不能进小学,竟然在家哭着不肯吃饭。我母亲,一个家庭妇女,竟然为这事大胆去了市委机关。宣传部一位姓顾的部长接待了她。母亲说明我的心愿,求了苦情,我才又回到小学,回到二附小。执著是教师必有的品质,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由于对小学教育工作的热爱,李吉林的刻苦钻研,受到好评与关注。之后她又被借到江苏省教育厅编写教学参考书。1962年,她参加了全省小学语文教学座谈会,是与会代表中*年轻的一位。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使原本可以在教坛上“一路飞翔”的李吉林,折断了梦想的翅膀,28岁的青年女教师成为全校大礼堂里大字报批斗的专业户。“黑线人物”“反动学术权威”“种黑试验田”,一顶顶帽子扣在了李吉林的头上,让她抬不起头。为躲避灾难,她忍痛把日记本、备课笔记,以及多年教学心血付之一炬。  李吉林在苦闷与惶恐中寻找着人生的意义,面对上有老下有小,丈夫被关进学校牛棚的艰难生活,不屈的个性告诉她:不能沉沦。她学裁剪,读高尔基,读鲁迅,思索未来的方向。即使是被调到农村小学去“改造世界观”,她也没有跌倒,她只有一个信念——做好乡村教师,认真教好农民的孩子。  “四人帮”被打倒后,李吉林解放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令李吉林对新时代的教育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1978年的李吉林已年近四十,这一年她当小学教师已经二十二年,也是这一年她被评为江苏省**批特级教师。二十余年的教学经验告诉她,小学语文里面大有学问。面对新发下的小学语文教材,没有了“假、大、空”和“极左”那一套,她被新颖独特、图文并茂的教材吸引了。她要好好搞清楚整个小学语文的来龙去脉,完成小学阶段的全部教学改革探索。于是,她毅然放弃自己熟悉的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放弃自己儿子所在班级的教学,从一年级开始了其语文教育的系统改革之路。  从一年级开始,面对“单调、呆板、低效”的旧教育模式,李吉林焦急万分。中学英语教师蒋兆一先生的建议,给了她启发与灵感。于是,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和功能教学法为她带来了语文教改的创意——情境教学。  ……

作者简介

  黄书光,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已出版著作15部,参编著作多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哲学与文化月刊》、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等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主持完成多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论著曾获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