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201922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20192231 ; 978-7-5201-9223-1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回顾与梳理新加坡中华善堂蓝十救济总会及其下属10所团体会员善堂的历史与发展脉络,并以之为案例,论述新加坡潮人善堂如何从一个源自中国侨乡的传统宗教组织,蜕变转型,成为现代社会慈善与福利体系的重要一环;分析潮人善堂的宗教仪式及其所体现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进而说明善堂如何有效地融合慈善活动与宗教仪式,在潮人社群中强化归属感与认同意识,增强社群凝聚力;探讨善堂如何在日常运作中通过以崇奉大峰祖师的信仰为核心,结合其他群体,产生多层面的互动,建构起一个跨区域的信仰网络。
目录
绪论001
**章善堂溯源:从原乡到异地011
**节在潮汕地区的起源与变迁011
第二节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建构基础020
第二章创立蓝十:本地潮人善堂网络的建立033
**节日据的契机033
第二节善堂组织的制度化042
第三节蓝十的嬗变与发展060
第三章发展脉络:蓝十善堂的历史与流变086
**节新马善堂文化的发端:修德善堂养心社086
第二节首创善堂儒乐部:普救善堂109
第三节还原创堂历史:南洋同奉善堂121
第四节跨越族群与宗教藩篱:同敬善堂诚善社135
第五节构建社区历史记忆:南安善堂144
第六节善堂慈善事业现代化先行者:同德善堂念心社154
第七节联合宫里的善堂:报德善堂171
第八节由“山顶善堂”蜕变的公益机构:南凤善堂176
第九节开女经生出坛礼佛之先河:众弘善堂184
第十节从经乐股到蓝十成员:新加坡崇峰善堂195
第四章仪式内涵:潮人善堂文化的载体199
**节尚待考证的诞辰:祖师寿诞199
第二节慎终追远和冥孝观的表现:祭祖祀典205
第三节凝聚内外扩大善堂网络:老爷装金214
第四节“善”的宣导与推动力量:扶乩227
第五节集救赎观、道德伦理与身份认同于一体:做功德248
第五章信仰网络:慈善事业、宗教仪式、商业关系三元互动模式269
**节构建信仰网络的三个层面269
第二节信仰网络的形成与区域化275
余论发展趋势与信仰传承的挑战278
参考文献282
附录310
后记357
作者简介
李志贤,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亚华人与近代中国研究群协同负责人,汕头大学文学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研究领域有潮人善堂、东南亚潮人社会、唐代赋税、武则天研究,著有《杨炎及其两税法研究》《一脉相承:石叻澄邑先哲传略》;编著《海外潮人的移民经验》《南洋研究回顾、现状与展望》《东南亚与中国——连结、疏远、定位》《汾阳郭氏名士录》《东南亚潮人研究中文资料辑录》《新加坡潮人社团出版物辑录》等,以及发表学术论文和书评近70篇。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