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冰雪之巅——冬奥会的文化与审美

冰雪之巅——冬奥会的文化与审美

1星价 ¥27.0 (6.0折)
2星价¥27.0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7018368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4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57018368 ; 978-7-5570-1836-8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冬奥科普书,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冬奥冰雪运动的历史演变和具体内容,以及学会如何 好地去欣赏冰雪运动比赛。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弘扬奥运精神为主旨,介绍冬奥会具代表性的冰雪运动项目的基本内容、竞赛规则与观赏价值,阐发这些竞技项目的人文意蕴与审美价值。通过分析冬奥会中的精彩案例以及很好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很好表现,阐释人类在严寒天气中,在适应与征服大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努力达到和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态境界,通过科学的锻炼和竞赛,强化抵御恶劣气候的体质、智慧、胆魄与方法,以及在紧张激烈的竞技比赛中所展现的生命拼搏的耀眼风采。

目录

目 录


**章 人文情怀

一、人文自觉

1.珍视生命

2.和平竞争

3.崇尚规则

二、冰雪激情

1.时空拓展

2.深邃意蕴


第二章 生命风采

一、美的初心

1.高度重视形体之美

2.发育良好的人文精神

二、现代升华

1.审美成为现代奥运的必然追求

2.大众传播为奥运审美如虎添翼

三、冰心雪缘

1.雪花飘飘

2.坚冰晶莹


第三章 雪腾冰飞

一、工具助力

1.雪上神器

2.冰刀锋利

3.创造伟力

二、异彩绚丽

1.线性轨迹

2.冰痕花簇

3.人间奇迹


第四章 白雪红梅

一、多向拓展

1.源于生活

2.积极开拓

二、精彩纷呈

1.越野滑雪

2.高山滑雪

3.冬季两项

4.自由式滑雪


第五章 冰上飞舞

一、“滑”的奥秘

1.以“滑”为本

2.合力效应

二、美的升华

1.兴味盎然

2.审美表现

3.尽善尽美

三、五彩缤纷

1.速度滑冰

2.短道速滑

3.花样滑冰

4.冰壶比赛

5.冰球比赛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奥林匹克运动从一开始就充满着深厚的人文情怀。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运动会所发源的具体背景有不同的认识,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各种不同的说法里都蕴含着一个共同的价值内涵,即古希腊时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发出了嘹亮的人文主义的先声。 1. 珍视生命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历史与政治经济学教授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在《希腊史》一书中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了向宙斯致敬而举办的神圣的体育比赛。他说: 希腊人另一项*具特色的、从史前时代继承下来的宗教习俗,就是在伊利斯的奥林匹亚为了向宙斯致敬而举行的神圣体育比赛。这个节日的起源在模糊的传说中遗失,但到了公元前8世纪开始的时候,它已经赢得整个希腊民族的重视。到了公元前776年,一个叫科勒布斯(Coroebus)的参赛选手在奥林匹亚的竞走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好像就从那时起,胜利者的名字都被认真仔细地登记下来,那一年也被希腊人定为他们编年史的起始之年。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两场连续的运动会之间的间隔就是一次著名的“四年周期”(Olympiad)。 而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古典学和古代文明比较研究专家托马斯·F. 斯坎伦教授,在他的《爱欲与古希腊竞技》一书中的看法跟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教授的看法略有不同,托马斯·F. 斯坎伦认为奥林匹克源于希腊神话中被人们称为大力英雄的赫拉克勒斯,向另一个叫珀罗普斯的英雄致敬,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珀罗普斯为了向国王致敬而举办的葬礼比赛。他说:尽管荷马史诗中并没有将比赛描述成是英雄葬礼一种必需的伴随物,但葬礼上的比赛确实在神话和历史惯例中变成了一种既定传统。根据相同的传统,赫拉克勒斯(大力英雄)为向英雄珀罗普斯致敬,或者说珀罗普斯为向国王奥诺茂斯致敬而创建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其他3个伟大的泛希腊运动会也具有传奇的葬礼比赛渊源。神话学者希吉努斯的残卷显示出11个古代著名运动会中的9个都是葬礼比赛。 这两种说法,表面上看似乎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歧,但是如果对这两种说法加以更为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两者之间还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 首先,奥运会源于祭祀神明或者葬礼仪式这两种观点,其实不一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源头。因为祭祀活动除了在某些固定的节日举行之外,还有一些是发生在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场合中。笔者认为哀悼逝者的葬礼,是通过祭祀的方式把亲人离世的消息向神明禀告,请求神明对即将到达彼岸世界的灵魂加以接纳与关照,让离世的亲人能够在神的庇佑下得到安息。于是,祭神就成为葬礼上*为重要的内容,当然也就需要被赋予*隆重的仪式。因此,体育比赛就是通过活着的人,用生龙活虎的力量拼搏和出神入化的技艺展现,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出一个孰高孰低的结果。也就是说,体育比赛是葬礼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人们通过力量、技艺与智慧的比拼,把生命所蕴含的强大体能、俊美形象和矫健动作表现给神明和逝者看,既是感恩神的庇佑,也是告慰离世者的担忧,更是生命风采在生动热烈的展示中表达向神明和英雄致敬的心愿。这样的比赛既是对远古时代图腾崇拜的继承和优化,也是对人类在蒙昧时期的原始宗教活动的传承,因为图腾崇拜往往是在载歌载舞的狂欢中显示着身体的活力四射和动作的酣畅淋漓,以此向图腾所属氏族的创始者和保佑神,献上*崇高的敬意和*虔诚的膜拜。人们希望通过赤诚的膜拜和无上的敬畏之情来感动神明,以达到保佑部落兴旺发达、免除天灾人祸侵扰的重大目的。同时,激情的迸发一旦到了陶醉的程度,参加膜拜活动的舞者和歌队,都有可能因为情绪的高度亢奋和感官的强烈刺激,以及由此引起的身体极度疲惫,尤其是到了祭祀活动的高潮时刻,参与者就会在惟恍惟惚的亢奋与朦胧之中,似真似幻地感受到跟神灵的沟通。可见,葬礼上举行的体育比赛,也是在用人的身体——生命*根本*直接的存在形式——在体育运动的激烈竞争中,向神明和逝者献上生者的敬意和祈祷。而这样的竞技活动作为礼仪膜拜仪式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必然会在具体的过程中超越图腾崇拜片面的狂热与剧烈,把生动热烈的激情与紧张有序的比赛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在比赛的过程中,把急中生智的智慧升华与动作记忆的瞬间唤醒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充分显示了古希腊人具有更高的智慧,也确实体现了更生动、更丰富、更富人性的祭祀内容中所具有的智慧的激励、意志的强化和情感的熏陶。 其次,无论是作为祭祀神明的膜拜活动,还是作为丧葬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比赛都跟逝去的生命直接相关,这就是死亡与生存两者之间既是截然相反的现实存在,又是这一矛盾在合乎逻辑的延续中所联结的纽带。参加比赛的人大多应该是逝者生前的家族成员和亲朋好友,而年轻人就是参赛队伍的主力军。在这悼念亲人的悲哀时刻,紧张激烈的比赛是*能够在智慧引领、意志激励、技艺发挥和氛围烘托的综合作用下,让生龙活虎的个体生命通过优秀身体素质的生动展示与相互较量,充分表现出对于荣誉的高度重视和敢于跟对手一争高下的坚毅决心。因此,参赛者都是尽自己*大的努力去夺取比赛的胜利。这种强烈的取胜欲望体现的正是人类力争上游、无高不可攀的凌云壮志,而敢于超越对手、力争独占鳌头的巨大勇气,就是对生命力量的强烈自信,这样的勇气和信心就是向刚刚逝去的生命奉上真诚的敬仰和辉煌的礼赞。参与比赛的都是逝者的亲朋好友、后代晚辈,他们健壮的身体、勇敢的精神,或者是直接在生理上接受了逝者优秀的遗传基因所带来的恩惠,或者曾经在成长道路上受到过这位先人的教育引导。也就是说,在葬礼上举行的体育比赛,其实就包含着深刻的回馈和感激的意味。由此可见,这样一种体育比赛在体现它的祭祀意义之外,还具有告慰逝者的作用,逝者长已矣,但他从体育比赛中看到自己已经有了接班人,他相信年轻一代拥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量、更敢于奋斗的坚强意志和超越对手的娴熟技艺,于是就能够放心远行到彼岸世界去安享冥福了。 再次,不管是为了显示对神明的虔诚,还是为了告慰逝去的亲人,在这样的场合举行体育比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给活着的人们保持身心健康带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人们在竞技比赛中努力展示生命的活力,不但能够表达对神明的敬重、对逝者的哀悼,而且能够通过体育比赛中胜负的悬念、荣誉的激励和赛事的紧张激烈所获得的感官和心灵的刺激,有效地转移活着的人对亲人或朋友死亡过分强烈的痛苦,由此达到减轻心灵悲哀和精神恐惧的目的,并且能够避免过于强烈的负面情绪对身体与心理所造成的重大创伤。个体生命实际存在的时间,由于受到生理规律的限制而显得相当短暂,正如古诗所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但是,人类群体的繁衍却是生生不息的,一个人倒下去了,他的后代如果能以勇冠三军的豪迈气概和短兵相接的胜利搏斗,尽情展示着从前辈那里延续下来的生命所拥有的龙腾虎跃般的矫健与生动活泼的精彩,那就使“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死亡,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实现了向“夏花着锦之绚烂”的生存转化,用我们熟悉的话语来说,就是“化悲痛为力量”,把人的死亡所造成的悲伤,朝着矛盾的对立面转化,成为新的生命茁壮成长的转折点。民间甚至有“爹不死,儿不乖”的俗话,这话虽然有点不近情理,但其直白的表达中包含着一定的合理内核。正是在这样一个包含着死死生生哲学意义的高度上,我们完全有理由把葬礼上的比赛看作个体生命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人生新征程的加油站。

作者简介

於贤德,浙江宁波人,二级教授、哲学博士。曾任浙江大学美学研究所副所长,汕头大学党委委员、校董会董事与文学院院长,学术刊物《华文文学》主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及宁波城市雕塑艺术院执行院长。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宁波美术馆特约研究员、广东求上艺术语言研究院院长。并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监事会长、中国古桥研究会研究委员、中国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获广东省优秀教师特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