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时代技术与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

微时代技术与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

1星价 ¥63.4 (7.2折)
2星价¥63.4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949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0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20394963 ; 978-7-5203-9496-3

内容简介

在网络出现之前,生活在现实环境中的个体就已经通过思维的能动作用,创造出虚拟自我的某些形态。我国古代志士仁人追求的“理想人格”、西方宗教信徒追求的神圣境界,其实都要以这个相对隐蔽的虚拟自我为体验载体。当古代思想家反思“自我”观念的时候,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到虚拟自我的问题。人们都有各自的与神、上帝或理想世界直接打交道的虚拟自我,但这些虚拟自我彼此并不来往,这是一种相互隔离的“类存在物”,处于比较隐蔽的状态。在社会教育中,学校要发挥教育主体的作用,同时要优化家庭教育方式和培养青少年健康向上的自我意识。媒体要发挥健康舆论导向作用,网络企业也要自律,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后要加强公众和网络媒体人的媒介素养的培养,从多方面促成“微时代”下青少年虚拟自我的良性发展,即不断由缺乏理性自觉的初级阶段的虚拟自我发展到真正由理性支配的自主的不错阶段的虚拟自我。

目录

**章 “微时代”技术对青少年影响的社会背景
**节 “微时代”的兴起
第二节 “微时代”影响下的青少年身心特点
第三节 青少年用户黏性较高的“微时代”技术分类

第二章 青少年虚拟自我的基本理论问题
**节 虚拟自我的由来
第二节 “微时代”下网络中的虚拟自我
第三节 “微时代”下青少年网络虚拟自我的成因及类型
第四节 “微时代”下青少年网络虚拟自我存在的价值

第三章 “微时代”技术引发的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
**节 自我认同危机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节 “微时代”技术引发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问题
第三节 “微时代”技术引发的青少年自我社会角色归属问题
第四节 “微时代”技术引发的青少年自我价值问题

第四章 “微时代”技术引发的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形成原因
**节 “微时代”下的技术设计原因
第二节 “微时代”下网络媒介使用主体原因
第三节 “微时代”下网络媒介的环境影响
第四节 “微时代”技术主客体关系的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解读

第五章 青少年良性虚拟自我意识养成路径选择
**节 青少年良性虚拟自我意识养成概念
第二节 “微时代”环境下青少年良性虚拟自我的伦理建构
第三节 强化青少年良性虚拟自我意识养成的教育改革与普及
第四节 促进青少年良性虚拟自我意识养成的监管与舆论引导

附录 后现象学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手机依赖现象探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微时代技术与青少年虚拟自我认同危机》:  一 虚拟世界中的非理性交往氛围  微技术创造的虚拟世界是一个非理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各种情绪化的文章、行为、言论大行其道,虚拟自我受这种非理性氛围的影响较大。人本主义学者艾瑞克·弗洛姆强调,人应当运用其理智来建立自己的道德价值,缺少理性就是缺少对他人的尊重,更无法了解他人的需求。一方面,“微时代”技术的去抑制性导致虚拟自我迷失在海量信息中,不停地查阅信息、收发信息,消解了自我的理性思辨能力和道德认知力;另一方面,去抑制性带来的虚拟自我会无限放大自我体验:这种体验会影响他者,降低对他人的尊重,导致他者同样不受理性控制,非理性氛围将在虚拟世界迅速传播开来。  虚拟空间中非理性氛围的广泛传播是虚拟自我机械适应性的结果。“微时代”技术建构出的虚拟空间是一个有着群体效应的环境,个体虽然寻求标新立异,但总体趋势是追寻与群体观点的一致性。而大部分人的虚拟自我处于初级阶段,是一种感性的虚拟自我,由感性的虚拟自我组成的群体将是一个非理性氛围浓郁的群体。新加入的虚拟自我只有认可他人的非理性观点,才能被群体所接纳,逃避被孤立的样态。这一机械自适应的过程是自我身份“合理化”过程,加剧了非理性氛围的传播,而理性的虚拟自我被忽视,甚至被异化。  从社会群体意识角度,“微时代”网络技术存在于自我日常表达中,“微时代”技术的高频使用,使个体能够自由地发泄感性欲求。“人的力量与权力的关系日益成为客观存在,人的自我外化、自我剥夺、自我分裂和自我异化等也在不断加剧。”“微时代”技术一方面推动了非理性虚拟自我的大量涌现;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释放合乎自我需求欲望的作用。列斐伏尔所描绘的“消费社会”的群体状态,在“微时代”交往中以非理性氛围被表达出来。  就微技术产品应用的短期效应来看,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提出的“马太效应”也深有影响。马太效应即为“好的更好,坏的更坏”。诸多受非理性情绪控制的虚拟自我的内心体验会变成一种群体效应而被迅速地传播开来,在传播的过程中有可能变得越来越情绪化和难以控制。非理性情绪受到微技术产品的不断强化,会造成更多虚拟自我的认可和传播,导致群体的认知失衡,造成更大范围的蔓延和混乱。而个体虚拟自我在这种环境下会变得混淆是非,行为认知偏激,甚至出现自我认同危机。  非理性的氛围造成虚拟空间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由于移动互联网和便携式终端的产生,固定地点、固定时间登录的局限被打破,虚拟自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这使虚拟自我产生了错觉,认为虚拟空间是不受道德束缚的空间,个人的道德选择水平在虚拟空间中急剧滑坡,非理性的道德标准在微技术产品建构的虚拟空间中肆意蔓延。这种认知行为不但打破了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评判标准,而且破坏了虚拟社会的正常社会秩序,导致更多的虚拟自我以消极的方式应对虚拟世界中的事件,进而迷失自我出现自我认同危机。  在“微时代”下,手机正成为人们交往理性试验区,马克思的精神交往理论以及哈贝马斯倡导的“主体间性”和“理性共识”原则都应当是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手机交往为青少年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使青少年很难出现信息闭塞现象,但对青少年身心的控制是有目共睹的。手机传播的交往信息往往是浮躁的,甚至是面目全非的,青少年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往往会被网络中非理性信息所影响,形成不良的自我认同。随着科技控制能力的扩大,手机功能的增强,技术系统化的控制欲逐渐增强,导致生活世界被技术殖民化;工具理性膨胀,扩大了主体性的物化及独立性与理性的迷失,严重制约着价值共识的形成。理性的交往方式具有先验性和包容性等特性,并对社会危机进行有效管控。“微时代”,青少年网络虚拟自我交往理性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主体意识缺乏理性精神,交往价值观缺乏理性引导,对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缺乏理性认知等。构建青少年网络虚拟自我交往理性,需要从所处的网络虚拟环境人手,提升青少年的理性意识,培养理性交往理念,追求理性交往行为,遵循理性交往规则。  ……

作者简介

徐琳琳,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市级项目15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红旗文摘》转载。专著一部,主编参编各类著作十余部。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