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5984469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4
- 出版时间:2022-02-01
- 条形码:9787559844699 ; 978-7-5598-4469-9
本书特色
“一顿饭”为何用“顿”作为计量单位? “光棍”为何比喻单身汉? “上当”竟然指上当铺被骗“狗拿耗子”并不是多管闲事 闲话 热气腾腾的市井生活图说 熙熙攘攘的风俗百景 来自诚品书店蝉联四十周热销作者《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100个成语中的古代生活史》续篇 透过100个日常俗语,带你走街串巷、登堂入室、行走江湖、俯仰天地...... 收集上下五千年的民间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继我社出版的《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100个成语中的古代生活史》之后,许晖“100词”系列的第三部作品。
俗语,从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长起来。在千百年口口相传的常言中,封存着多少曾经鲜活可感的柴米油盐、花前月下?茶余饭后的街谈市语里,又流动着多少世俗智慧、人间冷暖?它们如何饱受时间的揉、捏、捶、打,辗转至今,仍然喷薄着粗放的生命力?
《100个日常俗语中的古代社会史》向源头追溯日常俗语的根系,寻访如今或已鲜为人知的古代社会生活。从吴地小儿新年叫卖“痴呆”的趣味盎然,到“红口白牙”说瞎话的活泼形象,从“五毒”竟然是良药的朴素真理,到“白日见鬼”原来是指清水衙门的恍然大悟......而在100幅与100个俗语一一对应、意趣相映的精选古画中,俗与雅、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水乳交融,为活的语言打开了美的疆野。
目录
一顿饭为何用“顿”作为计量单位?
人尽可夫本来不是形容女人□□
马桶为什么用马来命名?
下榻是真的把床放下来
女红的“红”原来是“工”“功”的通假字
不肖子孙并非指不孝顺的子孙
风靡原来是形容厨刀太锋利
开荤开的是什么“荤”?
五福临门指的是哪五福?
太师椅原来是以秦桧的官衔命名的
东道主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
出恭为何代指上厕所?
先烈本来指祖先的功业
宇宙本来指屋檐和栋梁
周旋原来就是中规中矩的礼仪
推杯换盏原来是古代饮酒的礼仪
遇人不淑只能出自已婚女性之口
琵琶别抱为何比喻妇女改嫁?
敦伦为何是房事的隐语?
走街串巷
小丑原来指微贱之辈
三八为什么是骂人话?
上当竟然指上当铺被骗
上乘原来指四马共驾一车
开天窗原来是比喻侵吞财物
开门七件事到底是哪七件事?
月老为什么是媒人的代称?
月黑风高原来出自两项罪名
元宝的“元”本来指改元
支吾为何形容说话含混?
少艾竟然是指美□子
巨无霸竟然是人名
云英未嫁 “云英”原来是位营妓
旦角这个称谓原来出自妲己之名
市侩本来不是骂人话
匆匆原来是“勿勿”之误
闭门羹竟然是□□为嫖客做的羹汤
买春本来就是指去买酒
买路钱原来是出丧时撒的纸钱
光棍为何比喻单身汉?
红口白牙为何比喻说瞎话?
寻常本来是度量单位
乔装原来是踩高跷的表演
过街老鼠原来是“过街兔子”之误
杜撰竟然真的是姓杜的所撰写的
兔崽子原来是对□妓的蔑称
破瓜本指女孩子十六岁的芳龄
笨蛋本来并不笨
痴呆原来是对吴人的贬称
鞠躬尽瘁
入流原来是古代官制
十里长亭并不仅仅是送别之地
大不敬原来专指不敬皇帝之罪
大驾只能用于皇帝
下马威原来是清代官场的陋习
飞毛腿不是指有毛的腿
介绍原来是一种传话的礼仪
天字□□号的“天字”为何能代表□□?
心怀叵测的“叵测”原来是褒义词
公子原来指诸侯的庶子
不齿的“齿”原来是排座次
白日见鬼本指清水衙门
冬烘先生为何称“冬烘”?
名列前茅的“前茅”原来指军旗
伙计为何指同伴?
团结原来是民兵组织
全军尽墨原来是形容全军穿丧服
走后门原来出自滑稽戏
客气是怎么□成客套话的?
急急如律令原来是汉代公文用语
说项原来是夸姓项的人
素面朝天原来“天”指天子
钻进钱眼里□早是骂的谁?
喝墨水竟然是真的喝
登基原来是“登极”之误
新郎本来指新科进士
敲门砖原来是对付科举的手段
戴高帽的“高帽”到底是什么样的帽子?
观之宇内
人妖的本义是人为的灾祸
门外汉竟然是嘲讽苏东坡的
飞黄腾达的“飞黄”原来是一种神马
口实原来是陪葬品
心怀鬼胎的“鬼胎”原来指畸形胎儿
天打五雷轰指的是哪“五雷”?
五毒竟然是良药
太平原来指连续二十七年丰收
文身本来是为了避蛟龙之害
印堂为何指两眉之间?
世代到底指多长的时间?
杀手锏其实是“撒手锏”
夸海口夸的原来是孔子的口
地主原来指土地神
含糊原来是“含胡”之误
作梗原来指鬼害人
应声虫原来是人腹中的怪虫
抓阄的“阄”到底指什么?
狗拿耗子并不是多管闲事
非驴非马竟然真的是骡子
夜猫子原来指鸱鸺这种怪鸟
筹码原来跟“马”大有关系
喷嚏古时候就指被人想念
痞气竟然是指疟疾之病
节选
应声虫
原来是人腹中的怪虫
在今天的日常口语中,“应声虫”指那些毫无主见,只知道一味应和别人、随声附和的人。但在唐代,“应声虫”却是引发一种怪病的怪虫,而且这种病还很常见。这种病的特征是:患者腹内生虫;人说话,虫即小声应之。这种虫就叫“应声虫”。
张鷟(zhuó)所著《朝野佥载》收录了一则有趣的故事:“洛州有士人患应语病,语即喉中应之。以问善医张文仲,经夜思之,乃得一法。即取《本草》令读之,皆应;至其所畏者,即不言。仲乃录,取药,合和为丸,服之应时而愈。”
不过这味药是什么,张鷟却没有记载。刘餗(sù)所著《隋唐嘉话》则把治好这种病的功劳归于名医苏澄:“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云:‘自古无此方。今吾所撰《本草》,网罗天下药物,亦谓尽矣。试将读之,应有所觉。’其人每发一声,腹中辄应,唯至一药,再三无声。过至他药,复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也没有提到哪味药可治此病。
到了宋代,吴曾所著《能改斋漫录》引陈正敏《遁斋闲览》的记载,终于提到了具体的药方:“杨勔中年得异疾,每发言应答,腹中有小声效之。数年间,其声寝大。有道士见而惊曰:‘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读《本草》,遇虫不应者,当取服之。’勔如言,读至雷丸,虫忽无声。乃顿饵数粒,遂愈。”
雷丸是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此物生土中,无苗叶而杀虫逐邪,犹雷之丸也。竹之余气所结,故曰竹苓。”
洪迈在《夷坚志》中也记载了这种病,但提供的药方则有不同:“永州通判厅军员毛景得奇疾,每语,喉中辄有物作声相应。有道人教令学诵《本草》药名,至蓝而默然。遂取蓝捩汁饮之。少顷,呕□□块,长二寸余,人形悉具。”“蓝”是指蓼蓝、马蓝、木蓝、菘蓝这四种可制蓝色染料的植物。有的医家也说“用板蓝汁一盏”可治此病。
明人田艺蘅在《留青日札》中引述学者杨慎的话:“己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从此开始,人们就把随声附和的人称作“应声虫”,只是不知道雷丸和蓝汁能否治愈人的这种随声附和之病。
《金石昆虫草木状》『木五·雷丸』,明代文俶绘,万历年间彩绘本。
文俶(1595—1634),明代女画家。俶,一作淑。字端容,署寒山兰闺画史。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四家”之一文徵明的玄孙女。聪颖明慧,幼承家学,平时喜写生,亦工仕女,擅花卉草虫,勾勒精细,设色妍丽。“所见幽花异草,小虫怪蝶,信笔渲染,皆能模写性情,鲜妍生动。”(钱谦益语)
《金石昆虫草木状》是文俶传世作品。根据她的丈夫赵均手写的序文,书中大部分作品都是文俶精心描摹的内府珍藏的本草图。全书共二十七卷,含一千三百多幅图,以工笔描绘,粉彩敷色,摹写了一千多种金石昆虫草木情状,形似与色工兼备。此幅是“木”部第五卷之“雷丸”,细致描绘了雷丸的样貌及所生之环境。
作者简介
许晖,1969年出生,自由作家。主编有《“六十年代”气质》《中国历史的后门》,主要著作有《身体的媚术:中国历史上的身体政治学》《乱世的标本: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人格症》《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一、二、三、四、五辑)》《这个字,原来是这个意思(一、二、三、四辑)》《古人原来是这样说话的》《植物在丝绸的路上穿行》《香料在丝绸的路上浮香》《100个汉语词汇中的古代风俗史》《100个成语中的古代生活史》。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5.7¥28.0 -
中国读本:经典版
¥17.7¥46.0 -
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20.3¥58.0 -
茶经(黑白版)
¥10.1¥48.0 -
皇上吃什么-清宫四季饮食风物
¥53.0¥68.0 -
经典常谈
¥4.3¥14.8 -
唐代服饰文化研究
¥24.4¥58.0 -
痴愚百科全书
¥14.7¥49.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9.5¥29.8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平装)
¥9.6¥25.0 -
溥仪偷运国宝
¥6.7¥26.0 -
东瀛印象记
¥12.3¥35.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9.6¥32.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9.0¥25.0 -
世界神秘现象大全-超值版
¥7.2¥28.8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文史足徵录
¥16.2¥49.0 -
北欧神话
¥24.9¥58.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16.0¥39.0 -
庄子
¥9.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