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国古代诗法学史

包邮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国古代诗法学史

¥67.0 (7.6折) ?
1星价 ¥67.0
2星价¥67.0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453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25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59845351 ; 978-7-5598-4535-1

本书特色

本书按朝代分期书写,简明自然。兼顾各个阶段发展特点,同时展现诗法之间的联系和传承。既表现了线性的发展规律,又能从某个横截面发掘诗法学的个性、个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完整系统地描述中国古代诗法学史的通史著作。作者将整个中国古代诗法学史的发展分为发轫时期的唐前诗法学、初步大规模发现与发掘诗法的唐五代诗法学、全面走向成熟的宋代诗法学、集成与诗法体系兴起的元代诗法学、在反宋复古中推进的明代诗法学、在总结中发展的清代诗法学六个阶段,**次系统而完整地构建起中国古代诗法学发展的历史框架,对中国古代诗法学发展各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呈现的特点、取得的成果,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了全面研究。

目录

前言
**章 发轫时期的唐前诗法学
**节 作为诗法的赋比兴的发现
一、对经典的解释
二、一般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对声律、对偶的研究
一、声律:从不自觉到自觉与一般原理的确定
二、对对偶的探讨
三、对其他诗法的探讨
第二章 初步大规模发现与发掘诗法的唐五代诗法学
**节 对赋比兴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声律、对偶的研究
一、对诗歌声律运用的探讨
二、关于对偶的研究与探讨
第三节 以体、势、格、例等论诗法
一、辨体
二、以阶、式、例、格、体、势论诗法
第四节 关于章法、字法的研究
一、章法研究
二、字(词)法研究
第五节 对诗的各体、各部分、上下旬、各联作法的研究
一、对各体诗法的研究
二、对诗的各部分、上下句、各联作法的研究
第六节 唐五代诗法学的特点、地位与影响
一、研究较全面
二、重点在声律、对偶、赋比兴、势(格、体)的研究
三、研究比较简略粗糙,尚未深入
第三章 全面走向成熟的宋代诗法学
**节 宋代诗法学走向成熟的标志及其原因
一、有关“诗法”及相关概念的提出
二、诗法成为著作中独立的类别
三、对于诗法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四、对具体诗法的研究全面深入,远超前代
第二节 宋代诗法学著作的编纂
第三节 法为诗之本质属性观念的建立与诗法学的开展
第四节 晏殊、王安石等人对诗法的细微研究
一、李虚己对“响字”的研究
二、晏殊对字法与句法的探讨
三、王安石对“法度之言”的实践与探索
四、僧景淳对含蓄、对偶、体势等的研究
第五节 黄庭坚全面的诗法论
第六节 江西后学及南宋学者对诗法的研究
一、关于字法的研究
二、对用典的研究
三、关于句法、联法的研究
四、关于章法的研究
五、“以故为新”与“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六、“活法”“定法”“死法”的提出
七、诗病说
第七节 《天厨禁脔》《环溪诗话》《白石道人诗说》《沧浪诗话》等诗法学著作关于诗法的研究
一、《天厨禁脔》
二、《环溪诗话》
三、《白石道人诗说》
四、《沧浪诗话》
五、《笺注唐贤三体诗法》
第四章 集成与诗法体系兴起的元代诗法学
**节 诗法学著作的编纂
第二节 元代诗法学研究的特征
一、有较为明确的诗法概念
二、研究的重点和成就*高的是对章法的研究
三、集成与创新结合
四、《诗经》成为重要的取法对象
五、分体研究的特征更为突出
第三节 方回的诗法研究
一、字法研究
二、句法研究
三、章法研究
第四节 元代的七大诗法体系
一、“起承转合”理论的提出与阐述
二、《木天禁语》的“六关”说
三、《总论》的“三宜十忌”说
四、《诗法正宗》之“学诗五事”说
五、《诗法》之“意句字”说
六、《虞侍书诗法》之“三造、十科、四则、二十四诗品、道统、诗遇”体系
七、《诗谱》之二十目体系
第五节 关于章法的其他研究
第六节 对赋比兴的研究
第七节 关于各种诗体、各种题材作法及格法的研究
一、《诗法家数》论各体作法
二、《诗解》《杜陵诗律五十一格》以格法析杜诗
三、《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以格法研究唐宋七言绝句
四、《诗宗正法眼藏》对杜甫若干诗法的研究
第五章 在反宋复古中推进的明代诗法学
**节 对诗法的定义、作用、特点等的认识
第二节 诗法著作的编纂
一、朱权《西江诗法》
二、《新编名贤诗法》
三、杨成《诗法》
四、梁桥《冰川诗式》
五、吴默《翰林诗法》
六、李贽《骚坛千金诀》
七、王桢《诗法指南》
八、钟惺撰、李光祚辑《钟伯敬先生殊评词府灵蛇》一集、二集
九、专门的诗法著作
十、非专门但多有论述诗法内容的著作
第三节 明代的诗法学与反宋复古倾向
一、对宋人讨论诗法的整体否定
二、对宋代诗法的具体批评
第四节 明代诗法学的创新
一、对诗歌命题的新探讨
二、对章法的新看法
三、对用字与用事的研究
四、对音律的新论
五、对各类诗体作法的新看法
六、新的诗法体系的建立
第六章 在总结中发展的清代诗法学
**节 系统地审视诗法学有关的基本问题
一、傅山的“无法说”
二、王夫之对无法、非法、死法的阐述
三、黄生的“一定之则”等学说
四、叶燮的系统诗法论
五、翁方纲反定法、板法,主张各得其所的诗法说
六、钟秀“法以意成”说
七、朱庭珍论“以我运法,而不为法用”的诗法观
第二节 “运古于律”诗法的确立与学诗途径的选择
第三节 章法至上观念的强化及研究的深化
一、章法至上观念的强化
二、对章法研究的深化
第四节 对句法、字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德明,男,1963年生,广西灌阳人。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学、宋代文学、广西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广西古代诗词史》《清代粤西文学家族研究》《中国古代诗歌情景关系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句法理论的发展》等。获得过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