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0609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5
  • 出版时间:2012-09-01
  • 条形码:9787122060976 ; 978-7-122-06097-6

内容简介

全书理论部分共九章,包括绪论,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种群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群落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及评价,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平衡,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为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体现职业特色,提高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书还专门设计了一章实验与实训指导。本教材适合农业高职高专院校作物生产技术及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广大农业生产工作者参考。

目录

**章绪论1
**节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1
一、生态学的涵义1
二、生态学的由来2
三、生态学的发展2
四、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6
五、生态学分支学科7
第二节农业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7
一、农业生态学的产生7
二、农业生态学的发展9
第三节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9
一、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9
二、农业生态学的内容与任务11
三、农业生态学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12
第四节农业生态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与研究方法13
一、农业生态学在生产中的地位13
二、农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3
本章小结15
复习思考16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17
**节系统及系统科学17
一、系统的概念17
二、系统的基本性质17
三、系统的调节控制18
四、系统的研究方法19
五、系统的分类19
第二节生态系统20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20
二、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21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22
四、生态系统的结构25
五、生态系统的特点27
第三节农业生态系统28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28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28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29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33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33
本章小结34
复习思考35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36
**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36
一、热力学定律及其应用36
二、食物链与食物网37
三、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44
四、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化45
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48
一、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48
二、几种重要的物质循环50
三、农田养分循环与平衡58
本章小结60
复习思考60
第四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61
**节环境的基本概念61
一、环境的概念61
二、生态因子的概念63
三、生态因子的基本类型及其对生物的作用效应64
四、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生物分布的影响68
第二节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70
一、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特点70
二、限制因子原理72
第三节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73
一、生态适应的概念73
二、生态适应的形式75
三、生活型的概念与类型75
四、生态型的概念与类型76
五、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原理的应用77
第四节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78
一、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78
二、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79
三、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80
本章小结80
复习思考81
第五章种群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82
**节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83
一、种群的大小与密度83
二、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85
三、种群的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87
四、种群的数量动态类型89
五、存活曲线90
六、内禀增长率91
七、环境容纳量91
第二节种群的增长92
一、单种种群的增长型92
二、种群的数量变动及其调节95
第三节生物种间关系及其应用101
一、负相互作用101
二、正相互作用102
三、生物化学分泌物在种间关系上的作用103
四、种间关系的应用105
本章小结107
复习思考107
第六章群落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108
**节生物群落的特征108
一、群落的基本特征108
二、群落的种类组成109
三、群落中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110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结构112
一、群落的水平结构112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113
三、群落的时间结构114
四、边缘效应114
五、群落结构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15
第三节生物群落的演替116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116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117
三、顶级群落120
四、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变化121
五、影响群落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122
六、群落演替理论的应用123
第四节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多样性124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价值124
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关系126
三、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129
本章小结132
复习思考133
第七章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及评价134
**节农业资源的基本概念134
一、农业资源的概念134
二、农业资源的分类135
三、自然资源的特性136
四、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137
第二节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139
一、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139
二、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是矛盾的统一139
三、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原则140
第三节不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利用142
一、不可更新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142
二、不可更新资源持续利用的途径143
第四节可更新资源的利用保护与增殖145
一、可更新资源中的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145
二、可更新资源中生物质资源的增殖146
三、公共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147
四、*优持续收获量与*大持续收获量148
第五节农业生态系统效益的评价150
一、农业生态系统效益的概念及分类150
二、“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155
三、农业生态系统效益的评价方法156
本章小结160
复习思考161
第八章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与平衡162
**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特点162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及特点162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层次164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164
一、自然调控的机制及类型164
二、生态系统稳态机制的类型165
三、自然调控机制的应用166
第三节生态平衡166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166
二、生态平衡的特征167
三、生态失衡的原因及特征167
四、维护生态平衡的具体措施168
第四节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原则168
一、农业技术对农业生态系统调控的途径168
二、农业技术的选择原则172
第五节资金流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74
一、资金流的基本构成174
二、资金流与能、物流的关系175
三、“成本外摊”与“收益外泄”现象175
本章小结176
复习思考176
第九章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177
**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农业177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177
二﹑可持续农业178
三、国外替代农业的发展179
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82
第二节生态工程185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185
二、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点185
三、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技术186
四、 生态学基本原理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应用187
五、我国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188
本章小结196
复习思考196
第十章实验与实训指导197
实训一生态因子测定的若干仪器与使用方法197
实训二若干生态因子的时空变化198
实训三种群增长199
实训四生物种间的竞争与互补200
实训五植物次生化合物质的化感作用200
实训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物多样性测算201
实训七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测算202
实训八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分析204
实训九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设210
实训十农业生态系统的分析与诊断217
实训十一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优化方法219
实训十二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查研究221
实训十三田间调查取样的方法226
实训十四光合作用测定228
实训十五农田小气候观测230
实训十六有机物分解的网袋测定法233
实训十七水体富营养化的测定与分析235
参考文献242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