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12888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76
- 出版时间:2017-11-01
- 条形码:9787301288849 ; 978-7-301-28884-9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赵世瑜教授近十年来进行社会史研究的*新成果,作者意在重申他对于区域社会史之方法论意义的论说,以及借由人类学视角下区域社会的探讨,达致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新阐释,从而解释了历史人类学的含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狂欢与日常》及《小历史与大历史》二书的续集,书中的个案从山西的村落、市镇,到明清时期的整体变化,从北方边塞到西南边陲,既寻找区域历史过程的“历史性时刻”,也梳理长时程中的连续性。本书是作者近10年来的论文结集,贯穿了对在一个具体空间的社会结构形成的时间过程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过程(时间)只有在特定的空间中才能得到理解的认知。通过书中的个案,作者意在重申他对于区域社会史之方法论意义的论说,以及借由人类学视角下区域社会的探讨,达致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新阐释,从而解释了历史人类学的含义。
目录
目录
叙说: 从区域社会史到历史人类学1
以明清为基点: 时间上的连续性
从明清史看宋元史
——倡导一种“连续递进”的思考方法17
卫所军户制度与明代中国社会
——社会史的视角50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
——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78
多元的时间和空间视域下的19世纪中国社会
——几个区域社会史的例子103
“中心”·“边缘”·全球史: 空间上的连续性
在中国研究: 全球史、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119
时代交替视野下的明代“北虏”问题131
重观东江: 明清易代时期的北方军人与海上贸易155
明朝隆万之际的族群关系与帝国边略183
连续性与“历史性时刻”: 山西之例
晋祠与熙丰新法的蛛丝马迹201
从贤人到水神: 晋南与太原的区域演变与长程历史
——兼论山西金元时期与清中叶这两个“历史性时刻”218
圣姑庙: 金元明变迁中的“异教”命运与晋东南社会的多样性243
村民与镇民: 明清山西泽州的聚落与认同266赤桥村与明清晋祠在乡村网络中的角色303
族群、地域及其“历史性时刻”
目录在空间中理解时间“岭南”的建构及其意义323
从草原传统到汉人文化的建构
——从明初军户的垛籍谈起339
从移民传说到地域认同: 明清国家的形成349
身份变化、认同与帝国边疆拓展
——云南腾冲《董氏族谱》(抄本)札记369
图像如何证史: 一幅石刻画所见清代西南的历史与历史记忆384
康熙《滇南盐法图》与山水地图的意义415
亦土亦流: 一个边陲小邑的晚清困局433
民国初年一个京城旗人家庭的礼仪生活
——一本佚名日记的读后感456
观察与思考
西樵山: 近世广东史之景观象征
——读《南海县志·序》有感479
锦屏—清水江文书在重建中国历史叙述上的意义487
旧史料与新解读: 对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再反思494
河东与河西: 三十年来的新史学
——帕拉蕾丝-伯克:《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启示录502
在历史中发现族群,于草野间审视朝廷
——读《帝国之于边缘——现代早期中国的文化、族群性
与边界》522
附录从田野中发现历史: 民间文献、传说故事的知识考古531
后记569
作者简介
赵世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文学博士。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史、区域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先后出版《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吏与中国传统社会》等著作,《欧洲史学新方向》等译著及论文百余篇。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乡土中国
¥13.5¥2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文言浅说
¥12.2¥24.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 -
校雠蒙拾 读韩蠡解
¥5.5¥16.8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