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奖百年鉴  追寻自然之律

包邮诺贝尔奖百年鉴 追寻自然之律

诺贝尔奖百年鉴

1星价 ¥6.3 (7.9折)
2星价¥6.3 定价¥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4282559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01-07-01
  • 条形码:9787542825599 ; 978-7-5428-2559-9

本书特色

《诺贝尔奖百年鉴》是为纪念诺贝尔奖颁发100周年而编纂的原创科普图书,总计29卷、270万字,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中40名专家教授撰写。它将诺贝尔科学奖的百年历程放在整个20世纪科学发展的广阔背景之中进行全景式刻画,着眼于突出诺贝尔奖的神髓———科技创新精神。该书除了用3卷综述分别全面回顾现代物理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的百年巨变外,还根据对百年来所有诺贝尔科学奖获奖项目的具体分析,将它们按内在关联和发展脉络归为26个领域,每个领域各设一卷,以该领域科学发展的传承性为主线,以相关诺贝尔奖获奖项目为重点,既通俗介绍有关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并着眼于弘扬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全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而且富有人文色彩,兼具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

内容简介

20世纪是物理学发展史上*富有成就的世纪,物理学在经典物理学的基础飞速发展,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20世纪之前,物理学家对于物质结构的认识还只是观念性的。20世纪前夕的1897年,人类才发了**个基本粒子——电子。在那以后,物理学家才真正开始了探索微观物质世界的进程。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量子论就此诞生。其后,爱因斯坦用光量子理论解了光电效应。1913年,玻尔提出了原子光谱理论,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原子模型。在20世纪20年代,矩阵力学、薛定谔方程、泡利不相容原理、海森伯不确定原理和狄拉克电子方程相继提出,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这是20世纪物理学史上一场名副其实的革命。
  与量子革命几乎同时,爱因斯坦发动了20世纪物理学的另一场革命。1905年,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把自牛顿以来一直根深蒂固的绝对时空观从物理学中驱逐出去了。1915年,他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从而建立起引力的科学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一起,成为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石。40年,量子电动力学诞生,它利用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对电磁力进行了极为深入的阐述。50年代,发现了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现象。60年代,夸克模成功建立。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电弱统一理论和量子色动力学相继提出,标准模型正式形成。标准模型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堪称20世纪物理学的又一场革命。
  然而,标准模型并不意味着人类探索自然的脚步就此停止。一方面,将引力与电磁力、弱力和强力统一到一个完整的大统一理论一直是物理学家无法割舍的梦想;另一方面,实验和观测所提供的数据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弦论的蓬勃发,也许同样将是一场给物理学带来巨大影响的革命。
  上面是《20纪物理学革命》给我们描述的物理学的革命历程。这本书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诺贝尔奖百年鉴》丛书中的一本。本丛书将20世纪物理学、化学和生命科学三大学科的全部诺贝尔奖按具体获奖内容分为26个领域,每个领域写成一部8万字左右的小书,每本书内容以该领域的进展为脉络,以相关诺贝尔奖获奖项目为重点。由此,读者不但能了解这些诺贝尔奖成果的科学内容,更能知道这个领域的发展历程。

目录

一、科学与人
二、现代物理学与诺贝尔奖
三、爱因斯坦:世界的神话
四、灿烂的量子群英
五、标准模型的辉煌
六、新的曙光
七、无冕之王
八、再铸辉煌一、科学与人
二、现代物理学与诺贝尔奖
三、爱因斯坦:世界的神话
四、灿烂的量子群英
五、标准模型的辉煌
六、新的曙光
七、无冕之王
八、再铸辉煌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新洲,男,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七届中国物理学会理事,第五届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专业杂志《引力与宇宙学》编委。曾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合作科学家、德国基尔大学客座教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